洛陽夜泊懷故園朱虛亭熊兩谷諸丈云屏華原兩弟
江邊疏竹帶寒沙,客里開樽感歲華。
詩酒故人同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
鄉心迢遞頻看月,秋夜分明數到家。
幾處吹笳戎馬后,不聞商女弄琵琶。
江邊疏竹帶寒沙,客里開樽感歲華。
詩酒故人同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
鄉心迢遞頻看月,秋夜分明數到家。
幾處吹笳戎馬后,不聞商女弄琵琶。
江邊稀疏的竹子環繞著帶著寒意的沙灘,客居他鄉打開酒杯感慨時光流逝。詩酒相伴的老友分散在四海之內,奔波于風塵中的弟弟們卻遠隔天涯。思鄉之情悠遠綿長,頻頻抬頭看月;秋夜如此清晰,仿佛能數著回到家中的路程。經歷戰亂后幾處傳來胡笳聲,再也聽不到歌女彈奏琵琶。
疏竹:稀疏的竹子。
寒沙:帶著寒意的沙灘。
客里:客居他鄉。
歲華:時光。
故人:老朋友。
風塵:比喻旅途的勞累或紛亂的社會生活。
迢遞:遙遠的樣子。
笳:胡笳,一種樂器,常用于軍中。
戎馬:指戰爭。
商女:歌女。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幾處吹笳戎馬后’可推測當時處于戰亂時期。詩人客居他鄉,在洛陽江邊夜泊時,觸景生情,思念起故鄉的友人、弟弟,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懷人之情,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戰亂中漂泊的心境和對親友的牽掛。
早來雪意遮空碧,晚喜晴霞散綺紅。便可懸知明旦事,一輪明月快哉風。
教君殺賊法,不用苦多方。慧劍當心刺,心亡法亦亡。心亡極樂國,法亡即西方。賊為象馬用,神自作空王。
風塵作惡敗清游,杖履無光久自羞。約我晚來尋小艇,與君愁破對高樓。山分遠翠凝衣重,月借澄輝撲水浮。不是嚴城不容與,徑隨雙鶴宿滄州。
煙霏雨濕路泥濘,鶴駕飄然下紫京。休咎吉兇休動問,細談時事與黃庭。
勝地憶屢到,變革非昔年。律居掃積陋,禪房侈舊觀。老衲不可見,遺事故老傳。使君擅一壑,憑愚妄自賢。定心初不搖,蚊虻卒飛前。赫然漲蛙腹,欲以火燎天。一笠渡清波,絕壁守兩斑。游戲出小異,褫駭飛殘魂。慢敬汝則勞,道力屹如山。一笑置勿問,爐薰裊輕煙。洗盞酌石溜,吻頰冰雪寒。卻憶飛泉句,泫然思老仙。
密國樗軒歲一來,暫憑香茗洗邊埃。花時雨閣連宵話,清夢人間第幾回。
繞湖無處避芳塵,疊鼓紅旗彩鹢新。冉冉春云來不斷,涌金門外踏青人。
玄門牝戶不難知,收拾身心向內推。會得兩儀推蕩理,便知一氣往來時。乾坤闔辟無休息,離坎升沉有合離。我為孚庵明指出,念頭復處立丹基。
涼風入衣襟,斜日照墟落。我稼將登場,筑杵聲橐橐。宵征備寇盜,日行呀鼠雀。腰鐮赴田間,是處竟秋穫。刈疾笑翁健,負重慚兒弱。山炊雜戎菽,野草配場藿。人生累衣食,計較一餉樂。已矣復何言,吾生老耕鑿。
蕭寺兩株紅,欲共曉霞爭色。獨占歲寒天氣,正群芳休息。坐中清唱并陽春,寫物妙詩格。霜鬢自羞簪帽,嘆如何拋得。
山行景物總清奇,知費山翁幾許詩。雪急風號聯騎日,月明霜凈倚闌時。
慚愧好意根,無自亦無他。無自身無垢,無他塵不加。常居清靜地,知有不能過。舊時惡知識,總見阿彌陀。
采石仙人放小舟,荊州老子上南樓。平生風度歸遐想,今日還逢第一流。
水抱孤城,雪開遠戍,垂柳點點棲鴉。晚潮初落,殘日漾平沙。白鳥悠悠自去,汀州外,無限蒹葭。西風起,飛花如雪,冉冉去帆斜。天涯。還憶舊,香塵隨馬,明月窺車。漸秋風鏡里,暗換年華。縱使長條無恙,重來處、攀折堪嗟。人何許,朱樓一角,寂寞倚殘霞。
身世悲涼不可論,寥寥天壤晚相溫。豈惟空谷足音喜,聊欲人間孤誼存。故國春光欺倦眼,五陵殘照黯驚魂。高齋小語風吹斷,愁絕歸來記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