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圖二首為都閫王大經題
萬疊云山紫翠橫,依稀風景似滇城。望中應是將軍寨,鼓角無聲夕照明。
云樹蒼茫落日遲,山城秋色映旌旗。太平邊徼多閑暇,正是將軍運甓時。
萬疊云山紫翠橫,依稀風景似滇城。望中應是將軍寨,鼓角無聲夕照明。
云樹蒼茫落日遲,山城秋色映旌旗。太平邊徼多閑暇,正是將軍運甓時。
第一首:萬重云山紫翠橫陳,那熟悉的風景仿佛是云南的城池。遠望中那應該是將軍的營寨,戰(zhàn)鼓號角悄然無聲,只有夕陽的余暉明亮地鋪灑。第二首:云樹蒼茫,落日緩緩西沉,山城的秋色與軍中旌旗交相輝映。邊境太平多有閑暇時光,這正是將軍如陶侃運甓般勤勉治軍的時候。
都閫:明代都指揮使司長官,掌一方軍事。
滇城:指云南的城市,云南簡稱滇。
邊徼(jiǎo):邊境,邊界。
運甓(pì):典出《晉書·陶侃傳》,陶侃任廣州刺史時,為勵志勤職,每日搬運磚甓(磚),早晚各百塊,后以“運甓”指勤勉自勵。
此詩為詩人為都閫(軍事長官)王大經的《云山圖》題詩而作。當為明代邊地相對太平時期所作,詩人通過描繪圖中邊地風光,結合王大經的身份,贊揚其在和平時期仍保持勤勉治軍的作風。
詩分兩首題畫,首章以“似滇城”的云山軍寨,勾勒邊地寧靜;次章以“運甓”典故點明主旨,贊王大經太平不忘治軍之責。全詩景中含情,典中見志,展現(xiàn)邊將風采與邊地安定之象。
飋飋籠清籟,蕭蕭鎖翠陰。向高思盡節(jié),從直美虛心。迥砌滋蒼蘚,幽窗伴素琴。公馀時引步,一徑靜中深。
祥云粲麗錦茵鋪,雞犬會當交接初。萬戶笙歌城不夜,誰分淑氣到蓬廬。
鯨川四重午,歲月若飄風。詩書萬卷何事,白首課兒童。試把楚詞高詠,更取清尊細酌,醒醉竟誰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豐。愧吾身,猶未脫,世塵中。還丹有訣誰悟,回首憶仙翁。我欲乘云歸去,獨與山靈晤語,修道倘成功。笑謝醯雞甕,白日看長空。
讀書讀律已稱賢,孝友尤聞遠邇傳。方喜故園歸栗里,還愁滄海變桑田。多登烏府三千日,夢熟黃粱五十年。愧我平生曾識面,欲攜雞絮酹新阡。
彼蔚者竹,蕭其森矣。有開者閤,宛其深矣。回檐幽砌,如翼如齒。
寥陽殿上步黃金,一落顛崖地獄深。蘇武窖中偏喜臥,劉琨囚里不妨吟。生前已見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薩心。萬里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
陶山松柏已成陰,地闊天高不可尋。二十年中兒又女,人間獨自有傷心。
泊舟魏塘渚,蕭蕭菰葉風。剪燭紅蕊亂,浮杯綠蟻空。暝吟依雪鷺,遐想接煙鴻。還將此時興,書寄海云東。
野店長渠繞,郊扉晝不開。茅堂蔭榆柳,沙路上莓苔。白鳥晴飛疾,玄禪夕奏哀。主人城市里,經歲幾曾來。
路迷江漢百愁生,亭入滄浪一棹輕。鼓枻偶聞漁父唱,濯纓寧比使君清。層崖雨過芙蓉濕,曲岸煙開翡翠明。塵滿素衣歸未得,石泉空負故山盟。
勝日偶尋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漚。市窮路轉得此地,人語經聲在小樓。君似淵明來白社,我如蘇子說黃州。雪乾沙靜春晴好,出郭何妨更小留。
夜壇祈罷曉開晴,似與天公有宿盟。驚道一旬回白日,可知方寸為蒼生。新秧蒔處期秋稔,殘麥收來足歲耕。喜極載賡循吏句,田翁相慰不勝情。
小梅有約瑣窗前,一樣清寒瘦可憐。畢竟春風能解趣,暗催香雪上詩肩。
休去歇去,絕言絕慮。廓無所依,妙無所住。轉歷歷之機,運綿綿之步。神游方外靈臺,道契環(huán)中虛處。藏身白云云外家,著腳青山山下路。宛轉窮通,旁參回互。十成收得返魂香,一等來撾荼毒鼓。肯觸氣于死蛇,要捋須于猛虎。卻借其功,不謀而遇。枯木龍吟而起云,南山豹變□披霧。律入春筒,影流曉戶。百億儀分,三千體露。大經掇出于微塵,古佛相交于露柱。歷代諸祖只個生涯,一切眾生同時滅度。大用石火遲,全機電光遽。哆哆和和也問若剪答如裁,轟轟磕磕也喝如雷棒如雨。洞山佛對三斤麻,趙州衫重七斤布。道火不我燒唇,道水不我濡褲。無是無非,何規(guī)何矩。柱杖子里許將來,缽袋子那時分付。
飲馬長城窟,水深沒馬腹。朝發(fā)祈連山,暮宿太原谷。男兒事格斗,安能諱殺戮。昨日新戰(zhàn)敗,死者什五六。殘血吹腥風,尸骸路相續(xù)。身死自不悲,所痛在骨肉。嗟哉杞梁妻,哀哀城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