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陂塘 燈花
問青燈、今夕何夕,空閨向人花吐。愁多翠葉常聚,又禁密珠如語。秋又暮。更窗外、蕭蕭幾陣芭蕉雨。無聊心緒。怕玉子敲殘,金釵撥墜,千里阻魚素。
凝思處。繡幕蘭膏月午。微風影搖煙縷。酒闌背壁垂垂影,似妒江郎仙句。占屢誤。但冷結閑開,報喜偏難據。蟲聲正苦。伴淺碧輕紅,遠情深恨,相對共凄楚。
問青燈、今夕何夕,空閨向人花吐。愁多翠葉常聚,又禁密珠如語。秋又暮。更窗外、蕭蕭幾陣芭蕉雨。無聊心緒。怕玉子敲殘,金釵撥墜,千里阻魚素。
凝思處。繡幕蘭膏月午。微風影搖煙縷。酒闌背壁垂垂影,似妒江郎仙句。占屢誤。但冷結閑開,報喜偏難據。蟲聲正苦。伴淺碧輕紅,遠情深恨,相對共凄楚。
問這盞青燈,今夜是何年何月?空寂的閨房中,燈花向著人緩緩綻放。愁緒太多,燈芯的翠葉常聚未散,又像含著密語的珍珠欲說還休。秋意已深,更兼窗外傳來蕭蕭的芭蕉雨聲。百無聊賴的心緒里,怕那玉制棋子敲完,金釵撥燈墜落,只因千里之外阻絕了書信。凝神深思處,繡幕下燈油燃至月到中天,微風吹得燈影如煙霧搖曳。酒盡后燈影背壁垂落,仿佛嫉妒江郎的絕妙詩句。燈花報喜的占卜屢屢失誤,只冷冷地閑開著,報喜的說法偏不可信。蟲聲正透出苦意,陪伴著淺碧輕紅的燈花,帶著遠隔千里的深情與遺恨,相對共訴凄楚。
燈花:燈芯燃燒時結成的花狀物,古人認為燈花綻放是吉兆,可報喜訊。
魚素:代指書信。古有“魚傳尺素”之說,出自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蘭膏:用蘭香煉制的油脂,此處代指燈油。
江郎仙句:指南朝文學家江淹的詩句。江淹以文才著稱,后有“江郎才盡”之說,此處或借指美好的詩文。
占屢誤:指通過燈花占卜吉兇多次不準。
淺碧輕紅:形容燈花淺綠與淡紅的顏色。
具體創作背景暫無確切史料記載。此類詞多為代閨怨之作,或為作者觸景生情而寫,通過燈花這一常見意象,反映古代深閨女子因離別、書信阻隔而生的孤寂與愁思。
全詞以燈花為線索,從燈花綻放寫到燈影搖曳,再到燈花報喜不準,層層遞進地刻畫閨中女子的復雜心緒。語言含蓄婉約,意象典型,是宋代婉約詞中借物抒情的典范之作。
圖書多似道家山,池檻清虛不綺紈。
萬壑春藏三石秀,五湖秋入兩蘆寒。
冰泉噴激珠成貫,繡羽沉浮花作團。
誰伴玉皇香案吏,光風霽月在闌干。
新歲祥分葆羽車,老君抱送浹云霞。
夏正更籥稱觴近,蜀道占星故國賒。
尚憶前時司玉牒,試簪明日剪金花。
這回飛燕知恩舊,肯到尋常百姓家。
及榻青苔疊亂錢,端知骯臟倚門邊。
蒿萊歲晚荒三徑,殽酒人疏問一廛。
懶慢容教著帽進,傳呼驚起藉糟眠。
分庭未覺題輿寵,下士徒知公子賢。
君采北山薪,妾捕西谿魚。
登山莫避險,入山深何虞。
君行妾亦行,辛苦同朝晡。
相樂成家室,此義千載孤。
束裝親匣劍,撥火喚勞饙。
鴉散雞聲斷,煙低野色分。
徘徊半樹月,拍塞一山云。
叫助日車上,扶桑猶未聞。
春采中洲蘭,秋采芙蓉芳。芙蓉以為衣,春蘭佩其香。
曉織比目魚,暮織雙鴛鴦。裁成合歡被,副之君子堂。
粲粲桃李姿,過時空自傷。漢宮專使至,羅搜窮洞房。
長虹直軒轅,秘艷不可藏。平時同閨子,坐看鉛華光。
共解明月珠,私結羅襦襠。出門驅車去,富貴無相忘。
自慚井底蛙,邊幅徒自飾。
行遇南山虎,引首叩白額。
前后履尾者,鮮不斃其側。
長嘯激虛籟,陰風昏月夕。
裴旻抱弱弓,蕭蕭失寒魄。
李廣落神鏃,往往中微石。
嗟無食虎氣,徒爾中區窄。
半夜欲編料,當場浪呼索。
有力但足畏,亡機尚可測。
正將余生輕,無乃狂病發。
貴身非千金,保家空四壁。
王老恰如虎,吞吐不動色。
過口雖幸免,探穴反有得。
祗知抱睡難,誰謂向墻迫。
新詩來相攻,口語頗籍籍。
遭逢摩詰后,騷雅甘伏役。
今雖不負丞,固已愧仙職。
愿交要忘年,憎慵妨割席。
求逐松云飛,距容劍嶺隔。
詩成仍屬君,南窗驚鼻息。
佳哉五英雋,并駕玉為林。
傾蓋分不淺,好山情已深。
春光不約略,晴意恰沉吟。
老病未堪出,詩鋒遙見侵。
秋風錦水樂無涯,獨上亭軒四望嘉。
橘子滿林金作塊,蘆梢拂岸雪飛花。
酒旗高掛芙蓉港,漁棹斜趨菡萏家。
描入畫圖收取去,故人相對飲流霞。
大筆從來不妄褒,特于阡表勇揮毫。
當年種德已如此,今日里門宜自高。
云帶洞山常藹藹,雨鐘明水轉滔滔。
追榮更有豐碑在,行矣巍然壓巨鼇。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齋,貧似庾郎而無二十七種菜。
日食萬錢竟虛語,不糝藜羮時可再。
一杯瀲滟翻綠波,作客不妨窮鼎鼐。
大兒咀嚼等太牢,小兒飲啜甘沆瀣。
青青染腸形于色,阿騖渾無食魚態。
聞君亦有釡轑聲,大本須煩一車載。
何苦厲聲責妻孥,乘興可能來訪戴。
樵青煎茶青竹里,汝欲過門鵲先喜。
我家千里凌風駒,豈比虺隤鞭不起。
我亦西游倦始歸,久闊相望老白眉。
歸家且與阿戎語,長吟未覺長康癡。
雨急煙寒波渺茫,念汝束書辭故鄉。
歸時先驅煩蜀令,卻過竹間尋漫郎。
北風吹窗琴自動,擁爐不覺氈裘重。
孤城日落星斗稀,一寸清霜壓寒夢。
河冰嶺雪隨高深,山雞啄土鶴在林。
西樓歌舞隔珠幄,獨有春風人不覺。
手勻沉實伴蘭蓀,著壁青煙未有痕。
掩鼻新來憎甲俗,拂衣無處避膏昏。
不成亂臭須持棗,卻恐偷生誤返魂。
寄語山間鄭夫子,年來懸麝厭當門。
煙岫供寒翠,風簾舞小晴。
短墻分竹色,虛戶納松聲。
弄筆云窗暖,煎茶玉醴輕。
端知孤檜月,獨伴夜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