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蝶 其二
嫣紅姹紫入吟壇
采取濃香蝶作團
偶伴金鶯來秘館
恒隨玉燕出雕欄
居身淡泊能超俗
立品清高卻不寒
閬苑探花推重汝
漫云本色入時難
嫣紅姹紫入吟壇
采取濃香蝶作團
偶伴金鶯來秘館
恒隨玉燕出雕欄
居身淡泊能超俗
立品清高卻不寒
閬苑探花推重汝
漫云本色入時難
鮮艷的紅花紫卉被寫入詩壇,白蝶采擷濃郁花香群聚成團。偶爾陪伴金鶯飛至幽靜館閣,常與玉燕一同掠過雕花欄桿。身處淡泊之境卻能超凡脫俗,品格高潔卻無孤寒之態。閬苑仙境探花最是推崇你,莫說保持本色難以順應時俗。
嫣紅姹紫:形容花色鮮艷,出自明·湯顯祖《牡丹亭》。
吟壇:詩壇,指詩歌創作領域。
秘館:幽靜的館閣,多指文人雅集之處。
閬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園林,典出《漢武帝內傳》。
漫云:不要說,表否定之辭。
此詩為詠物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詩人或于春日觀蝶時有感而發,借白蝶之姿抒懷,反映其對高潔品格的追求,或為文人雅集唱和之作。
全詩以白蝶為喻,通過描繪其采香、伴鶯、隨燕的日常,突出“淡泊超俗”“清高不寒”的特質,尾句以閬苑推重作結,強調堅守本色的價值,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佳作。
西村送龍歸,東村請龍出。西村雨綿綿,東村猶出日。共稱西人良,或是窮可恤。誰知所雨粟,盡入東村室。儒生無愛憎,但喜蔬蓏實。通年一飽廚,猶在兔園帙。
萬里天南泛使槎,不堪鄉思亂如麻。夢魂不為青山隔,昨夜分明又到家。
華表崢嶸不住塵,望門呼舊只酸辛。霜街一擔油酥餅,猶是當年皺面人。
空庭坐待月華生,蓮葉吹香到骨清。誰把銀箏彈別院,聽來多是斷腸聲。
澄江真皎鏡,短艇戲鳴榔。無復機心動,不驚鷗鳥行。
美若休德,民和歲豐。稼穡云施,其積如墉。惠我四國,先嗇之功。祭之百種,來享來宗。
乾坤蒼莽蘊奇憂,小拓詩壇寄此樓。故國可憐惟夕照,馀芳未泯有清流。銜杯已自難為笑,挾瑟何堪更訴愁。莫話滄桑舊身世,神州無恙恣芳游。
綠房幾夜迎清曉,光搖動、素月溶溶如水。惆悵一枝寒,記東闌閑倚。近日花邊無舊雨,便寂寞、何曾吹淚。燭外。謾羞得紅妝,而今猶睡。琪樹皎立風前,萬塵空、獨挹飄然清氣。雅淡不成嬌,擁玲瓏春意。落寞云深詩夢淺,但一似、唐昌宮里。元是。是分明錯認,當時玉蕊。
無戰復無私,堯時即此時。焚香臨極早,待月卷簾遲。端拱乾坤內,何言黈纊垂。君看圣明驗,只此是神龜。
自古誰無死,惜公遲四年。問公今日死,何似四年前?
昨日苗穗赤,今朝灑然青。頗知窮旅人,百金換顏形。念爾雖微根,同稟造化靈。自古有枯旱,人類幾千齡。恐是自生化,難皆問蒼冥。野草人不憐,何獨不凋零。
孤峰上排霄,群木盡生意。持竿坐石磯,高懷在云際。
云深別有深庭宇。小簾櫳、占取芳菲多處。花暗水房春,潤幾番酥雨。見說蘇堤晴未穩,便懶趁、踏青人去。休去。且料理琴書,夷猶今古。誰見靜里閑心,縱荷衣未茸,雪巢堪賦。醉醒一乾坤,任此情何許。茂樹石床同坐久,又卻被、清風留住。欲住。奈簾影妝樓,剪燈人語。
梨云撩夢送輕寒,異地逢春作客難。何處烏衣尋故壘,獨教紅粉泣南冠。閑調宮羽傳新恨,更檢縹緗結古歡。一卷琳瑯題詠遍,錦囊歸去壓雕鞍。
山頭斗柄掛寒芒,煙水浮空正渺茫。坐久不知江月落,滿身風露濕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