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書麻線堆下
一身半世走奔波,
疑是三生宿債多。
折券已饒麻線嶺,
責償難免竹竿坡。
一身半世走奔波,
疑是三生宿債多。
折券已饒麻線嶺,
責償難免竹竿坡。
半輩子孤身一人東奔西走,懷疑是前世欠下的宿債太多。在麻線嶺已寬恕減免債務,到竹竿坡仍難免被催促償還。
半世:半輩子,指人生的一半時間。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來生,此處代指前世。
折券:銷毀債券,指減免債務。券,古代的契約憑證。
饒:寬恕、減免。
責償:催促償還債務。責,索取;償,償還。
麻線嶺、竹竿坡:可能為地名,或代指具體生活場景。
推測此詩為詩人晚年回顧生平所作。'戲書'二字點明創作時的輕松調侃心態,可能是詩人在經歷長期奔波、與生活壓力周旋后,以幽默筆調記錄日常感慨,暗含對平凡生活的深刻體悟。
全詩以自嘲之語寫半生奔波,通過'折券''責償'等具體事件的描寫,展現平凡生活的真實面貌。語言通俗詼諧,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觀察與豁達態度。
江花紅羕。浪花綠漲。過危磯,憶當年、謫仙情況。燕子掠波回,魚妾隨潮長。但系著、幾行橫網。
騎鯨悽愴。釣鰲疏放。古之人,古之人、祗今安往。帶月臥孤篷,釃酒催三槳。也博得、十分酣暢。
怪石嶙峋古洞幽,
一泓云里響龍湫。
山中神物甘長蟄,
何日為霖遍九洲。
生氣紛去來,屈伸無能撓。
腐儒分夢醒,離析恣智巧。
畫雞厭元旦,冶銅鑄剛卯。
辟火養鸊鵜,驅瘧掛蟹爪。
庚申囚彭倨,己丑訃陳鮑。
趁火螢尻張,垂涎瓠項拗。
染指易為瞋,老拳競相飽。
療妒倉庚烹,咒鬼鵂留煼。
唾星釀流光,占吉灼羊骹。
漸老嘗已熟,觀物覺已稍。
石女孕自生,鐵牛蚊漫咬。
因之參寥游,不畏蒼天狡。
□□先帝開宣室,頻領群儒上石渠。
奏牘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書。
色空勘破偏盲久,記誦俱忘一載馀。
西晉諸人惟樂令,肯將名教矯玄虛。
咫尺樓臺是上方,
問師何事此中藏。
解頤謂我隨緣好,
不欠中庭一炷香。
記衫籠翠羽,袖拂烏絲,淺醉閑吟。步屧西村近,正毿毿細柳,搖飏春陰。畫閣有人垂手,香裊繡簾深。只燕子還來,應從那日,看到如今。
重尋舊游地,剩一樹櫻桃,落盡紅心。羅襪花蟲蠹,況歌紈舞綺,事事銷沈。莫倚夕陽欄檻,愁黛蹙遙岑。待夢繞煙蕪,娟娟月上寒又侵。
是鷗波寫夢,雁路尋詩,冷落江湖。問訊東橋竹,悵故人別后,一紙書無。舊家渺渺天末,煙月老菰蒲。甚懶賦長楊,慵吹短笛,側帽騎驢。
何須怨漂泊,縱不寫鶯花,也戀莼鱸。昨夜西風緊,憶芙蓉江上,相喚提壺。任教醒了還醉,心事水云孤。待說與歸期,瀟瀟暮雨啼鷓鴣。
漢陽新漲布帆輕,檢點郵簽問水程。
云外好山如我瘦,江邊孤月與人清。
煙波到眼知行色,雞犬離家有故情。
初向天涯嘗遠別,夢回觸忤棹歌聲。
成則為王敗則亡,英雄成敗本尋常。滄溟無際何妨死,卻死東郊未耿光。
九江梁楚竟誅夷,自古才高必見疑。脫使酈生猶未死,將軍來此亦何為。
遠來踏草煙,須眉帶秋色。
村村改舊容,始知風雨力。
俯仰剩此亭,高天為我德。
殘荷挺孤房,柳靜溪光直。
稼穡乃民命,豐歉在頃刻。
君聽寒蟬聲,已為霜露得。
桑田萬頃變滄海,
四海茫茫不見津。
天漏祗今無補處,
不知誰是作霖人。
隱隱南山對草堂,秋來佳色傲春光。
野人籬落三更月,青女高寒一夜霜。
簾底憑誰憐瘦影,樽前且自挹幽芳。
早從絢爛歸平淡,正好餐英洗俗腸。
元公開府控西州,伐暴招攜賴壯猷。
八寨從風無吠犬,四山明月有啼鳩。
星辰影淡銀河靜,海宇涼生玉露浮。
畫角五更催出洞,不知何日重來游。
繽紛飛六出,景色兔園同。
桂樹非摧月,楊花不起風。
布銀成世界,屑玉滿虛空。
此地知豐樂,如何答上穹。
船隱蘆洲不見人,
四弦風送到江濱。
主賓僮仆齊傾耳,
寫出尋聲暗問神。
人文兩足慰相思,一刻遲過數度催。
萬事輸君緣有母,半生愛我只因詩。
才華恰是荒年谷,傾倒真如向日葵。
深愿來生作兄弟,老天可許再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