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尚書挽詩二首 其一
憤切身頻痏,
憂多鬢早絲。
有功裨圣主,
無命佐清時。
論事明于掌,
披圖粲若棋。
哀哉聽絕語,
猶抱五年悲。
憤切身頻痏,
憂多鬢早絲。
有功裨圣主,
無命佐清時。
論事明于掌,
披圖粲若棋。
哀哉聽絕語,
猶抱五年悲。
激憤切心導致身體常留創傷,憂慮過多使得雙鬢早生白發。您有功績輔佐圣明君主,卻無福分繼續輔佐清明時代。議論國事如掌上觀紋般清晰,展開圖籍似棋盤布局般明麗。可悲啊聽您臨終遺言,至今仍懷著五年的深切悲痛。
痏(wěi):創傷,傷痕。
裨(bì):補益,幫助。
披圖:展開圖籍或地圖。
粲若棋:形容清晰明麗如棋盤布局。
絕語:臨終遺言。
此詩為挽詩,當創作于黃尚書去世后。具體背景或與黃尚書生前輔佐君主、有功于朝卻早逝相關,作者通過挽詩追思其功績,抒發哀悼之情。
全詩緊扣'挽'字,先寫黃尚書因激憤憂慮而身心受損、早生華發的遭際,繼贊其輔佐君主的功績與理政才能,末以聞其遺言仍懷五年之悲作結,既頌其德才,又哀其不壽,情感真摯,是悼亡詩中的典型之作。
肅肅臨下,有威有容。循循事上,惟信惟忠。盛禮興樂,示慈訓恭。君臣協吉,惟道之從。湛湛零露,晞于載陽。我有旨酒,群臣樂康。既飲以德,亦圖爾良。永言修輔,用協天常。禮均孝慈,樂合韶武。至德光矣,鴻恩亦溥。上下和濟,華夷樂湑。盞斝三行,盛儀斯舉。
芳草滿湖陰,人家隔碧潯。留連魚鳥語,澹蕩水云心。淺立長堤上,微聞橫吹音。采蓮欲有贈,惆悵楚江深。
歲晚人猶隔,汀寒晝不嘩。松門當遠岫,竹檻俯平沙。鷺宿依冰片,鷗飛亂雪花。如聞子猷棹,乘興到山家。
一年春正好,莫放小車空。繡幄籠晴日,雕闌怯曉風。未能辭眼底,可忍污泥中。百匝千回看,巡檐駭落紅。
高齋面旸谷,四序常如春。掛巾扶桑枝,晞發迎朝暾。雍熙逢治世,俯仰信乾坤。未知羲和事,自是堯舜民。
泡沫薄才期速成,胸中墨竭欲強撐。東家牙慧西家唾,拾得葫蘆吊滿棚。誤猜佛眼定青盲,架上逢人得意鳴。鸚鵡有言皆學舌,何曾一句是心聲。
表海何人奏大功,南塘而后此英雄。奇鷹俊與青猊搏,快劍铦宜悍石礱。仗節人知韋睿法,背嵬軍有岳家風。百分飲至歸來后,戰骨休忘蔓草叢。
剖開洪蒙奠清濁,匯為湖江峙為岳。四方環列獨崧尊,氣壓中州勢磅礴。眾峰摩云排玉筍,曉翠夕霏紛錯落。儲祥蘊秀產英賢,捍患禦災司善惡。累朝褒崇載祀典,寶幡天香照林壑。重門秘殿儼深邃,孔蓋長旂下寥廓。憐斯縣小壤田瘠,加以旱乾溝澮涸。我齋致禱竭寸忱,詎意昭孚類期約。飛廉霹靂咸聽命,甘澍既傾炎暑卻。頓令兇荒轉豐稔,復使愁憂成笑樂。微衷曷以答神貺,跽薦溪泉羞杜若。宇宙升平廟貌新,萬古千秋鎮伊洛。
厲階千古恨遼金,戮力終成國步侵。鼎足一時撐海角,旄頭中夜到天心。間關豺虎魂空返,寂寞魚龍共骨沉。臣節屢書猶不盡,欲將遺事托碑陰。
頤養花能秀,謙卑玉似溫。當家衣缽受,外氏典型存。逸驥方開路,歸云遽斂昏。胸中何事了,地下與誰論。未晬俄孤子,垂髫便俊聲。深知表獨立,敢謂竟無成。嗜好惟經史,情親到友生。回看真夢幻,未必泯神明。江漢淵流遠,芝蘭雅韻深。規行真畏友,莊語剩閑心。未悉昭昭理,長懷秩秩音。且隨賢父窆,應伴放翁吟。在昔呻吟作,于今族姓無。致身胡不可,得壽有相須。鬼魅資強黠,乾坤惡好儒。黃陳諸老淚,何獨為惇夫。慟哭叫蒼天,其如手足然。幾年能爾熟,一日棄予先。委翰愁胠篋,賡詩嘆絕弦。求兒方畫褓,有母況華顛。太學三旬食,邢家萬事空。初頭才過我,半后已無公。惚恍扶床語,倉皇就木終。從今顏巷冷,寧復孔尊同。
悤悤方外友,弱冠往蓬萊。劍掛雙龍去,書傳只鶴回。云深丹藥老,春靜碧桃開。閑里披圖看,雙眸厭俗埃。
海國秋高馬正肥,新人歌舞舊人非。松楸古墓麒麟冷,禾黍空城燕雀飛。暮雨暗秋吹畫角,晚亭黃葉落斜暉。嶺南自古繁華地,回首煙花事已違。
郎乘木蘭舟,說道長干去。長干好女兒,留郎再三住。郎留豈不好,妾思令人老。郎心生蒺藜,不如女蘿草。妾有一掬淚,灑向大江流。愿為西北風,吹轉郎船頭。
丹峰突出鴻濛外,瑞靄氤騰紫翠間。太乙老翁盤石坐,萬年臺杞祝南山。
堯母之圣,放勛為子。同心協謀,柔遠能邇。以德康俗,以文興治。斯焉象功,罔不昭濟。至矣坤元,道符惟圣。就養宸極,助隆善政。翟籥紛舉,笙鏞協應。翱翔有容,表德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