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偶成 其二
狂風頓起吼庭槐,驀地驚人倦眼開。
句得枕邊隨夢去,心從靜后觸思來。
言能實踐殊關學,悟到虛元不算才。
光射紙窗天欲曙,殘燈猶映讀書臺。
狂風頓起吼庭槐,驀地驚人倦眼開。
句得枕邊隨夢去,心從靜后觸思來。
言能實踐殊關學,悟到虛元不算才。
光射紙窗天欲曙,殘燈猶映讀書臺。
猛烈的狂風突然刮起,呼嘯著拍打庭院中的槐樹,突然的聲響驚得人睜開了困倦的雙眼。在枕邊想到的詩句,隨著夢境一同消散;內心在平靜之后,萬千思緒便涌上心頭。言語若能真正實踐,才真正關乎學問的真諦;僅領悟到虛空玄理,算不得真正的才學。光線投射在紙窗上,天色即將破曉,殘余的燈火仍映照在讀書臺上。
頓起:突然刮起
驀地:突然,出乎意料
殊關學:實在關系到學問的根本
虛元:虛空玄奧的道理
曙:天亮
殘燈:即將燃盡的燈火
此詩應為作者寒夜讀書時所作。通過描寫寒夜突發的狂風、驚夢、靜思等場景,結合對學問實踐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在深夜獨處時對治學態度的思考與自我勉勵。
全詩以寒夜景象為引,由外而內、由景及理,既描繪了寒夜讀書的具體情境,又借‘言能實踐’‘悟到虛元’的議論點明主旨,強調學問需重實踐、忌空談,體現了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與勤勉的求學精神。
窮巷數聲柝,空庭月自明。
窗疏霜氣重,夢短旅魂驚。
佛火淡逾悄,塵心苦益清。
隔墻雞報曉,齊起又長征。
初冬逢朔日,朔氣正侵人。棲鳳尊前酒,乘龍席上珍。片帆三楚迅,彩服一家新。聚首堪頻笑,黃陵滿地春。
云陽山色回,逐客兩登臨。三湘絲綸地,百年去住心。主恩移八桂,父黨戀長林。君自茶鄉過,無勞嘆陸沉。
懷人似秋色,日在碧梧枝
吾道自千古,斯文共一時
開春結幽愫,每月聯新詩
袖里芳蘭亂,馨香好贈誰
江南花色好,南海更便妍
梅風媚長至,桃日艷春前
芳思歸詞賦,風流入管弦
曲江興絕唱,和者已千年
我輩無相識,孤音待后人
煉成千歲鼎,謝盡片時春
南郭群為吹,西施獨自顰
殷勤寄明月,一月一回新
搖落悲秋客,
隨風亦上臺。
如何千乘出,
只為片云來。
陽臺花一片,
落盡楚宮春。
西家空作賦,
原是夢中人。
落葉蕭條萬井秋,碧云天外水東流。
蒼煙古木寒鴉亂,野徑殘陽旅客愁。
千里音書悲雁斷,十年蹤跡感萍浮。
擎杯欲醉何曾醉,惆悵西風獨倚樓。
脈脈春檐細雨聲,病馀何意訊椒罌。夢回池草詩先報,思入荊花眼倍明。調比古弦諧怨適,音同哀玉扣幽清。彈冠未勝吹篪樂,知恥吾能后薛彭。
閶闔祥云萬里開,蓬萊佳氣九天回。煙花苑陌鶯應至,冰雪關河雁幾來。憶在漢宮陪法輦,并持春酒獻天杯。滄江一臥驚多歲,悵望文昌接上臺。
久謝朝簪棲野徑,漫攜藜杖立江樓。虛無煙雨愁中合,想像湖山意外浮。幸有棣花得相媚,那無萱草為忘憂。春原痛灑松楸淚,霜發晨梳忽半頭。
平津諛武帝,
堯舜未為聰。
歸來東閣士,
稱頌比周公。
勢利變人心,
上下交相蒙。
低顏望眉睫,
一喜生春風。
優游卒茲歲,
安知朝野空。
清溪如練碧沙村
白晝人閒半掩門
山館日長堪駐馬
解鞍欹枕未黃昏
花片灑行廊,苔痕上赭墻。阜陵游幸處,花草亦悲涼。
江水沖鵝鼻,
噌吰鬧若顛。
一灣增曲勢,
瀉出遠連天。
才名海內更無兄
漫汗當年謁太清
閒道舊悲經喪亂
新亭還見泣公卿
黃塵夕警甘泉火
白帽云屯左輔兵
倉猝東山安石去
可令回首計蒼生
已老垂楊,初成野菼。荷花荷葉高于檻。便從檻上摘荷花,江亭即作沙棠艦。
天末風涼,湖心月澹。一聲漁唱開詩膽。隔花似有可人來,新疴誰道狂情減。
腸斷灞陵詩。千里云山雁陣遲。記得銷魂攜手路,尋思。剩有河干舊柳枝。
瘦骨弱難支。先覺輕寒到被池。小夢如煙飛不去,情癡。人似蠶眠十二時。
風雪塞天地,
窮途客淚傾。
幾寒嗟獨立,
道梗少人行。
白日昏無色,
棲烏慘不鳴。
蒼茫關塞斷,
何處問歸程。
一陽初動處,六甲踰周時。宮繡方添線,海籌又益枝。逢衣遲白發,采服幸齊眉。汗血神駒俊,岡陵未有涯。
天隨陽見復,壽與日俱長。豹隱竿同釣,鯉趍酒一觴。云霄曾獻履,風雨莫沾裳。欲拚年來苦,相將入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