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贈 其一
潮來潮去蕩輕舟,
領略清淮十里秋。
摺疊紅梯垂柳下,
板橋東去水關頭。
潮來潮去蕩輕舟,
領略清淮十里秋。
摺疊紅梯垂柳下,
板橋東去水關頭。
潮水漲起又退去,輕舟在波中輕輕搖晃;一路欣賞著清淮河兩岸十里的秋光。折疊的紅色階梯掩映在垂柳之下,木板橋向東延伸至水流交匯的地方。
清淮:指清澈的淮河。
摺疊紅梯:可能指可折疊的紅色階梯,或形容階梯狀的河岸建筑顏色鮮艷。
水關頭:水流交匯的地方,或指水流的關鍵節點。
板橋:用木板搭建的橋,常見于水鄉。
具體創作背景暫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秋日游覽淮河時所作,記錄行舟途中所見的水鄉秋景。
此詩以行舟視角描繪清淮河秋日風光,通過典型意象的組合,展現了淮河兩岸的秋景之美,語言簡潔生動,意境閑適明快,是一首清新的寫景小詩。
幽谷竹成陰,懸流著石清。不妨風月夕,來此聽琮琤。
汗漫鋪澄碧,朦朧吐玉盤。雨師清滓穢,川后掃波瀾。氣射繁星滅,光籠八表寒。來從云漲迥,路上碧霄寬。
路轉城隅更可憐,盡橋橫處響潺湲。篙人不會憑舟意,徑逐西風過水源。
人天苦樂已分途,邂逅何緣入夢俱。詩事久應亡日下,酒痕忍更說西湖。分明血淚同幽顯,冥漠神交定有無。歷劫前悰消不盡,累君存歿再嗚呼。
燕山楚水曾為客,慣聽霜砧搗月明。不似新愁怕新雁,秋風吹落兩三聲。
說破無為趣,玄關奧且深。欲求天上寶,先覓水中金。
袖手闌干獨倚樓,暫舒倦眼對滄洲。云山勸我閒方住,聲利縈人懶即休。后世豈無青史筆,浮生那欠赤泉侯。巖幽得似銅駝陌,粟飯藜羹卻易求。
丹楓黃槲壯秋容,詰曲僧房一徑通。塔似道人飛白筆,開窗還見倚晴空。
天南霜力微,不洗瘴地煖。窮冬雪一尺,坐受坑谷滿。夢聞淅瀝聲,驚起欲窺管。敢倚狐貉溫,但愁衣帶緩。王孫雪爭妍,耿耿抱丹款。閉門不知寒,高臥腹自坦。紙窗飛花集,亂撲書檠短。不憂詩作魔,政藉酒為伴。忽枉郢人曲,懸知和者罕。猶馀雪清甘,味勝茶七椀。
開軒僅尋丈,水竹亦蕭疏。客來須起敬,題榜了翁書。
熠耀游何處,蟾蜍食漸殘。棹翻銀浪急,林映白虹攢。練彩連河曉,冰暉壓樹乾。夜深高不動,天下仰頭看。
靈隱山前獨子知,清溪渾似潁川湄。何當把手東南去,卻向山前話此時。
小圃宜初夏,朝朝眾綠還。新涼階似水,薄霧樹疑山。飽飯殘生愧,關門一味閒。終難聞見滅,猶羨石能頑。
雨多南國惜春歸,多謝詩人賦采菲。墮白殘紅無處著,漫隨風絮作團飛。
靈地無纖翳,潔庵無點塵。瓊蟾圓皎皎,光透九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