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元日 其一
心驚歲月箭離弦,駒隙匆匆又著鞭。
檢客遺書懷故友,聽兒笑語想童年。
多能招忌原非福,俗事看空轉近禪。
懶作應酬聊靜坐,重簾緩下放茶煙。
心驚歲月箭離弦,駒隙匆匆又著鞭。
檢客遺書懷故友,聽兒笑語想童年。
多能招忌原非福,俗事看空轉近禪。
懶作應酬聊靜坐,重簾緩下放茶煙。
心驚歲月像離弦之箭般飛逝,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又要揚鞭策馬向前。整理舊客遺留的書信懷念故友,聽著孩兒的歡聲笑語回憶童年。多才招致忌恨本非福分,看空世俗之事反而接近禪境。懶于應酬姑且靜坐,緩緩放下重重簾幕,看茶煙裊裊升起。
箭離弦:比喻時間飛逝如離弦之箭。
駒隙:白駒過隙的略語,出自《莊子·知北游》,形容時間短暫。
著鞭:驅馬加鞭,此處指時間繼續前行。
檢:整理、翻看。
多能:多才、能力出眾。
禪:禪理,指超脫世俗的心境。
重簾:多層簾幕,形容環境靜謐。
茶煙:煮茶時升起的輕煙,營造閑適氛圍。
此詩當作于乙未年(可能為清代或近世某乙未年)元日(春節)。詩人于歲首之際,面對時間流逝的緊迫,回顧過往經歷(如與故友的交游、童年的溫馨),結合自身“多能招忌”的人生體悟,逐漸轉向對世俗事務的淡泊,選擇靜坐觀茶的閑適生活,反映其心境從感慨到釋然的轉變。
全詩以元日為背景,圍繞“時間”與“心境”展開,前半感慨歲月與懷舊,后半轉向對人生的哲思與生活選擇,主旨是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感悟、對故友的懷念,以及追求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展現了傳統文人的歲時感懷與精神超脫。
故宅春山中,來逢夕陽入。汲少井味變,開稀戶樞澀。樹朽鳥不棲,階閑云自濕。先生何處去,惆悵空獨立。
一線懸崖鳥道通,石床鐘乳斗玲瓏。飛流萬尺無人到,誰縮廬山此洞中。
昨朝新霽又沉霪,叵奈泥污巷陌深。七八月間愁渴死,當時何苦不為霖。
竹密如云不見天,好山無數簇溪田。秪應黟縣溪山勝,盡在魚亭驛舍前。故人相繼別休寧,山路籃輿睡復醒。所恨溪山正佳處,不能同我到魚亭。
江風瑟瑟雨瀟瀟,吹笛人過長板橋。對坐西窗無語夜,蘭花一葉泛春潮。
九月西湖天漸涼,枯荷半倒臥斜陽。蘇公堤上閒行過,何處飄來丹桂香。
系馬翠樓下,斗雞花樹傍。飛毛驚辟易,喋血壯摧傷。奮擊方乘勢,歡呼忽擅場。忿心能幾許,嗟爾太匆忙。
雙澗縈回石徑微,煙嵐分翠濕人衣。松林夜靜鶴初睡,花院日長僧未歸。萬里云霄飛錫遠,半江風浪渡杯遲。無緣相見空相憶,自嘆心期與愿違。
種柳今春拂地垂,黃鸝來掛最長絲。高城過水銜青嶂,古樹搖花照綠池。猿鶴忘機堪結侶,馬牛多病枉逢時。揚雄錯指玄經好,覆瓿他年總莫知。
錦江一派自天開,誰寫春流映翠臺。萬木深中疑欲斷,千崖裂處訝還來。蒸成暖浪魚翻尺,繞向仙家客渡杯。瀑掛玉龍如起蟄,沫飛野馬似吹埃。探源詎識臨河意,乘木誰堪涉險才。近水人家巢鸛鶴,遠山天際落莓苔。趁流蜀賈回輕舸,燒野巴僮墾廢萊。萬里風煙真縮地,丹青技蓋至此哉。
涼州城頭聞打鼓,涼州城北盡胡虜。羽書昨夜到西京,胡兵已犯涼州城。涼州兵氣若云黑,百萬人家皆已沒。漢軍西出笛聲哀,胡騎聞之去復來。年年此地成邊土,竟與胡人相間處。胡人有婦能漢音,漢女亦解調胡琴。調胡琴,按胡譜。夫婿從軍半生死,美人踏筵尚歌舞。君不見古來邊頭多戰傷,生男豈如生女強。
東峰亭廢江山在,故址誰將枳棘開。作記名高龍虎榜,監州聲重鳳凰臺。煙云竹樹丹青筆,風月軒窗紫翠堆。稚耋謳歌禽鳥樂,朱轓時引畫熊來。
黃金如土筑高臺,郭隗才登樂毅來。若使當年輕駿骨,臨時焉有急難材。
斯身何由生,絪缊閉幽谷。舌用以卷舒,清明溢雙睩。晴曦濯淥流,緒飔浣修竹。氛塵乃塞充,蹇滯遽沒輻。朝暮交肥臞,意豈效朓朒。野菼尚可芟,茂桑頗堪朷。靈藥何從施,銷此豐脂腛。不掉猶大國,吅囂類螇螰。刀俎紋黼黻,典謨棄毈贕。碩鼠如人立,擲蟲呼喌喌。豈因食地味,致失光音福。暫卻白玉粒,舉足匪齪齪。逾日未知饑,顱囟似蒸焀。夜坐口生津,直欲潤枯髑。起臥不異常,泠然行毣毣。麗日滿軒窗,嘉樹鳴布谷。
未脫來時舊衽衣,語言面目復何施。無心求僭士人服,糊口可為童子師。過世有緣蒙顧遇,窮途乏力仗扶持。漢江十月蕭蕭雨,一夕顛毛半作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