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銅官感舊圖 其一
百戰中原血,江山一敝袍。
艱難軍國計,生死布衣交。
道以相知重,功為不賞高。
咸同諸將在,專閫各旌旄。
百戰中原血,江山一敝袍。
艱難軍國計,生死布衣交。
道以相知重,功為不賞高。
咸同諸將在,專閫各旌旄。
中原歷經百戰,鮮血染紅大地,江山破敗,人也如穿著破舊長袍。謀劃軍國大事艱難重重,生死之際更顯布衣之交的珍貴。道義因彼此相知而更顯重要,功勞太大反而得不到應有的賞賜。咸豐、同治年間的將領們還在,各自掌握著軍事大權,威風顯赫。
百戰中原血:指中原地區經歷了多次戰爭,血流成河。
敝袍:破舊的長袍,象征江山破敗和人的困窘。
軍國計:有關國家軍事和政務的謀劃。
布衣交:指普通百姓之間的交情,這里強調真摯的情誼。
不賞高:功勞太大,難以給予相應的賞賜。
咸同:指清咸豐、同治年間。
專閫:指掌握軍事大權。
旌旄:旗幟,這里代表將領的威風。
此詩創作于清咸豐、同治年間,當時中國內有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外有列強侵略,國家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作者目睹了戰爭的慘烈和社會的變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展現戰爭的殘酷和權力的復雜。其特點是通過鮮明的意象和對比手法,深刻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它為研究晚清社會和人們的思想情感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典刑釀出洞庭霜,只取青圓不待黃。凡俗盡從千佛轉,忘言老宿但拈香。
高升洞陽界,論道太常前。與彼群仙游,一夕千萬年。眼中屢曾見,滄海為桑田。時同宴玉醴,廣樂聽鈞天。
疏檐不礙,漸愔愔一碧,圍住窗外。料得高樓,簪鬢香消,凝妝好關眉黛。韶華小劫滄桑感,巧變換、綠天花海。喚起它、蝶夢惺忪,來認清涼仙界。回首春三二月,飛英薦酒后,佳會難再。如水空庭,選石眠琴,只有斜陽紅隘。芭蕉葉嫩薔薇老,隨意任、東皇分派。甚惱人、梅子黃時,聽雨聽風無賴。帷天席地,僅柳遮畫閣,苔襯香砌。接葉成陰,似水如云,簾波一色無際。涼生滿院琴書潤,暈遍了、綺窗烏幾。但著將、淺碧羅衫,隱約曲闌干里。長記鶯啼草長,江南兩岸樹,翠合篷底。唱老紅情,綠意初翻,試把玉箏重理。嘗梅斗茗燒新筍,又遠勝、花時風味。笑杏梁、燕燕飛來,還問好春歸未。
秋入平原動鼓鼙,弓鳴風勁塞云低。漢家營壘沿山后,秦郡川原盡隴西。征調頻年憂戍士,逃亡□計復蒸黎。徘徊險阻誰為守,花馬池邊落日迷。
皎皎天上月,回光照羅幃。盈盈窗間女,手弄天孫機。上有雙鳳皇,翱翔綵云飛。愿秉古刀尺,裁為君子衣。君子在遠道,無由接容輝。裴回不能寐,矯首望金扉。流云夜無聲,月直南斗間。明星爛華采,歷歷當高天。側身望八極,長夜何漫漫。鶴鳴知露下,蛩響識天寒。思欲凌霄漢,上接雙飛翰。黃鵠絕四海,一去何由攀。中情不可寫,掩抑坐長嘆。皎皎天上月,照我白玉樓。列星垂光采,河漢西南流。不知誰氏女,哀歌樓上頭。歌聲入云響,思挾鳳凰游。鳳兮翔千仞,宛在昆崙丘。豈無云間鳥,念之非我儔。含情掩羅袂,惻愴令心憂。采采芙蓉花,涓涓弄秋水。停君木蘭棹,聆我歌聲起。采花欲寄遠,思君隔千里。紅顏能幾何,悲哉遠游子。池中有天荷,亭亭照秋綠。薄言折其莖,絲斷不可續。欲知別情苦,甚于蓮子心。棄置勿復念,裴回以沈吟。孟冬寒欲至,珠箔沾微霜。冀馬向北鳴,燕鴻亦南翔。朗月懸中天,驚飆吹洞房??蛷哪虾?,遺我雙明珰。何以報區區,系在紅羅裳。珍藏篋笥中,三載生輝光。努力保明哲,愿言勿相忘。黃鵠東南飛,乃在霄漢間。五里一返顧,十里一回旋。人生念儔侶,況乃隔河關。我有綠綺琴,為君鼓猗蘭。商飆激流響,中曲何由宣。合并固有時,躊躇不能言。晝臥北窗下,雙蝶何蘧蘧。悠然尋夢去,變化在須臾。蓬萊易清淺,日月無根株。魯連東蹈海,李斯西上書。人生各有適,萬事徒區區。
高林霜落萬星攢,論品先應薦太官。不是詩家評素定,閩南合讓荔枝丹。筠籠輸寫入金槃,錯落珊瑚間木難。本色未除君莫笑,調羹滋味也須酸。
野浦凍云深,柴扉晚煙薄。山村不見人,夕陽寒欲落。
岸幘坐清夜,冥冥山雨過。微涼生密竹,急響亂衰荷。即事易成感,會心寧在多。不須憐骯臟,客醉且狂歌。
少事高皇僅十年,每因圣節賜歸船。丁寧天語看嚴父,八十閒居似列仙。瞻望宸游又十年,三年宦轍到窮邊。天回地轉星河近,夜夢升朝奉御筵。
村路初晴雪作泥,經旬不到小橋西。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
近代一人耳,吾鄉老朱先。甲子如我今,猶活十許年。漳州復潭州,說經入從班。無何黨禍作,委順不怨天。馀生幾明日,小子其勉旃。
日坐案頭身不動,年來人似晚秋蟬。吉兇悔吝何堪說,且向閒中問老禪。
去年風雨漫天黑,浪里舟危一間中。好是斜陽今日渡,輕帆正遇剪江風。
制錦無工拙,迷途有是非。承符何所恃,投檄會須歸。未飽豺狼欲,寧論雁鶩肥。歸來羞碌碌,老去與心違。
五色云光久黯然,玉函空嘆失家傳。喜逢剝復循環日,快讀陰陽相宅篇。上古龜龍亡秘讖,中原蛟蜃遍腥涎。抗懷欲說全球勢,兩運同交待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