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傳付偈頌 其一 五祖
情種俱收入混成,
還并四事得無生。
字雖不識人休笑,
壁上留題已可驚。
情種俱收入混成,
還并四事得無生。
字雖不識人休笑,
壁上留題已可驚。
各種情感和事物都被納入到渾然一體的境界之中,連同四大(佛教概念,指地、水、火、風)也能達到不生不滅的狀態。不要笑話他不識字,他在壁上留下的偈語已經足夠令人驚嘆。
情種:指各種情感和事物。
混成:指渾然一體的狀態。
四事:在佛教中常指地、水、火、風四大。
無生:佛教術語,指不生不滅的境界。
此詩圍繞禪宗五祖弘忍的傳承故事而作。禪宗發展過程中,五祖弘忍欲傳衣缽,讓弟子們作偈。慧能不識字卻作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偈語,展現出高深的悟性,此詩可能就是基于這一背景創作,表達對慧能智慧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不識字的慧能展現出的佛教智慧。其突出特點是將佛教哲理融入簡潔的詩句中。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價值,體現了禪宗不拘泥于文字,重視心性領悟的思想。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懷先怯。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離別。 淚苦滴成襟畔濕, 愁多擁就心頭結。 倚東風,搔首謾無聊,情難說。 黃卷內,清白日; 青鏡里,增華發。 念歲寒交友,故山煙月。 虛負人生歸去好, 誰知美事難雙得。 計從今,佳會幾何時?長相憶。
廣庭臨璧沼,多士侍金閨。英宰文儒葉,明君日月齊。 集賢光首拜,改殿發新題。早夏初移律,馀花尚拂溪。 壺觴接云上,經術引關西。圣德鴻名遠,將陪玉檢泥。
銜泥燕,飛到畫堂前。占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輕漠漠,低鬢蟬釵落。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紅繡被,兩兩間鴛鴦。不是鳥中偏愛爾,為緣交頸睡南塘。全勝薄情郎。
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無端裊娜臨官路,舞送行人過一生。
中歲分符典石城,兩朝趨陛謁承明。闕下昨承歸老疏, 天南今切去鄉情。親知握手三秋別,幾杖扶身萬里行。 伯道暮年無嗣子,欲將家事托門生。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士氣未饒軍氣振,文場端似戰場酣。 九關虎豹看勁敵,萬里鹍鵬竚劇談。 老眼摩挲頓增爽,諸君端是斗之南。
二月風柔雨霽初,芳塘流水碧珊瑚。 欲維畫舫絲猶弱,稍撲湘簾絮已無。 微影揚波驚鯉隊,新陰分色映鵝雛。 調箏莫按《陽關》曲,時到藏鴉興未孤。
黃華丹樹繞漁莊,錦瑟秋風子夜長。 驚起水禽棲不定,背人飛去不成行。
妙算申帷幄,神謀及廟庭。兩階文物備,七德武功成。 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將軍獻凱入,歌舞溢重城。
溪山曉來深,片光萬物新。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道則心藏無價珍,十方諸佛我同身。 一切諸法皆無相,萬法無非是我心。
種得門闌五福全。常珍初喜慶華筵。王環醉拍春衫舞,今見康強九九年。 神爽朗,骨清堅。壺天日月舊因緣。從今把定春風笑,且作人間長壽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