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宮詞二首
露華如水蘸宮墻,紅豆花兼荔子香。多少峨眉閑待月,九龍帳底貯歸郎。
四條弦上按新聲,半是先皇手教成。舊事內人誰敢泄,春來燕子不呼名。
露華如水蘸宮墻,紅豆花兼荔子香。多少峨眉閑待月,九龍帳底貯歸郎。
四條弦上按新聲,半是先皇手教成。舊事內人誰敢泄,春來燕子不呼名。
露水像水一樣浸濕了宮墻,紅豆花和荔枝散發(fā)著香氣。多少美麗的宮女悠閑地等待著月亮升起,而皇帝卻在九龍帳里與寵愛的人相聚。在四條琴弦上彈奏著新的樂曲,大半都是先皇親手教成的。宮廷里的舊事宮女們誰敢泄露,春天歸來的燕子也不提及往昔的人名。
露華:露水。蘸:浸潤。
紅豆花:紅豆樹開的花。荔子:荔枝。
峨眉:代指美女,這里指宮女。
九龍帳:皇帝所用的華麗帳幕。貯:容納,這里指皇帝與寵愛的人相聚。
四條弦:指樂器,可能是琵琶等四弦樂器。按新聲:彈奏新曲。
內人:指宮女。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可能創(chuàng)作于朝代更迭或宮廷發(fā)生重大變故之后。當時宮廷人事變遷,先皇已逝,新皇即位,宮女們的命運也隨之改變,詩人通過詩詞來反映宮廷生活的變化和宮女們的遭遇。
這兩首詩主旨是反映宮廷生活。第一首描繪宮女被冷落,第二首借舊曲抒發(fā)人事變遷之感。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含蓄委婉。在文學史上,這類宮詞為后人了解古代宮廷生活和宮女命運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縱酒觀群惠,倏忽四落周。
不覺所以然,實非有待游。
相遇皆歡樂,不遇亦不憂。
縱影玄空中,兩會自然疇。
碧透雙溪尾。蒲桃浪、慣被暖風吹碎。琉璃正滑,簟紋小展,一川空翠。
春衣篷艙慢倚。十載事、從頭都記。算飄零、曾度汶水,漳水沁永泜水。
汶水長繞孤城,漳水又抱,銅臺廢址。可憐沁水,還灌太原殘壘。
三關怒濤夜起。過泜水、重嗟馀耳。總不如、春水江南,柔藍千里。
東家昨日問為誰,
西舍今朝走馬追。
孤負滿城冠蓋念,
只緣衰邁倦參隨。
有心臘燭還垂淚,
何事燈花艷到明?
是否春光知獨占,
佳音漏泄到寒檠?
蝶倦枝頭飛不去。醉色迷香,抵為春留住。翅染青青隴頭雨。聯翩斗影扶風舞。
為惜花開蜂蝶妒。花幻蝶飛,幻蝶看猶誤。夢斷夕陽芳草路。春深花蝶歸何處。
景陽樓上鐘聲曉。半面啼妝勻未了。斜月紛紛。斜影幽香暗斷魂。
玉顏應在昭陽殿。卻向前村深夜見。冰雪肌膚。還有斑斑雪點無。
瓊林殿側玉鉤欄,
雪覆新花四月閑。
密影酡容千客坐,
柔條何啻萬龍蟠。
滄海桑田剩此身,
欲論天下更何人。
瀟瀟風雨雞鳴夜,
但覺高歌有鬼神。
品畫臨書亦自忙,得君蘭卷喜如狂。
墨花淡灑湘皋雨,彩筆紛披大國香。
懷托風光秋色泛,韻含幽谷野情長。
美人倘許重貽贈,何物還誇雜佩芳。
江山行目畫中詩,吟弄風光只自知。
穿破亂云飛水鳥,擘開紅毯見江蘺。
四時勝境逢春好,萬古驚塵逐世馳。
芳草天涯歸未得,斷腸游子舊時衣。
曉陟山巔霽色縈,碧云踏破紫云生。
應憐石髓勞仙餉,共看曇花隱鹿行。
峰出飛霞真作護,水流明月足為盟。
滕蘭一去無消息,倦客從誰問化城。
枝干亭亭葉葉疏,
午陰收后晚涼初。
客懷茗酒從容地,
一色侵檐眼更虛。
忽憶梅花空斷腸,十年依約夢中香。如今濯錦江邊路,不見栽花黃四娘。
玉雪驚看亂后枝,梅花雖在鬢成絲。當時一醉還如夢,今日嫣然復為誰。
溪上長眠雙玉瓶,只今誰在復誰傾。花知何事遽如許,人亦看花太瘦生。
竟以蒿丘浪得名,
孫吳宣化到堂明。
即今舉目山川異,
愁聽江流日夜聲。
東風吹晚步,拄杖散閒身。
燕掠春陰薄,鳩鳴桑葉新。
過君文杏館,呼我謫仙人。
政有煙霞骨,還知麋鹿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