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圃雜詠五首 媚清軒
綠筱媚清漣,清漣媚綠筱。水竹兩相媚,于中寄吾傲。
夭矯五蒼龍,一夜化為玉。欲乘向瑤池,懶不代吾足。
暝色團一丘,炊煙四無際。如入法華境,面面青螺髻。
竹為眾鳥欣,廬亦吾所愛。不作物我觀,彼此兩無礙。
于我既已適,于彼寧參差。惟當慕落際,我適彼不知。
綠筱媚清漣,清漣媚綠筱。水竹兩相媚,于中寄吾傲。
夭矯五蒼龍,一夜化為玉。欲乘向瑤池,懶不代吾足。
暝色團一丘,炊煙四無際。如入法華境,面面青螺髻。
竹為眾鳥欣,廬亦吾所愛。不作物我觀,彼此兩無礙。
于我既已適,于彼寧參差。惟當慕落際,我適彼不知。
綠色的竹子在清澈的漣漪中顯得嫵媚,清澈的漣漪也因綠色竹子而更動人。水與竹相互映襯,我在這美景中寄托自己的傲世情懷。那彎曲矯健的五棵蒼松,一夜之間好像變成了玉樹。本想乘著它去瑤池,卻又懶得把它當作代步工具。暮色籠罩著山丘,炊煙在四周彌漫無邊。仿佛進入了法華經描繪的境界,四周的山巒像青螺發髻。竹子讓眾鳥欣喜,我的廬舍也是我所喜愛的。不把物與我分開看待,彼此都沒有隔閡。對我來說已經感到舒適,對它們又何必在意是否整齊。只應當向往那曠遠的境界,我舒適它們卻不知道。
綠筱:綠色的竹子。媚:顯得嫵媚,相互映襯。清漣:清澈的漣漪。夭矯:彎曲而有氣勢。蒼龍:這里指蒼松。瑤池:神話中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暝色:暮色。團:籠罩。法華境:指《法華經》所描繪的美妙境界。青螺髻:形容山巒像婦女頭上的青螺發髻。物我觀:將物與我區分開的觀念。落際:曠遠的境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約圃這一環境優美之地,面對水竹等自然景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出他閑適、超脫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超脫塵世的情懷。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心境,語言清新。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闃寂叢祠過客稀,靈風夢雨得同歸。歲時猶享雞豚供,圣女神孫一款扉。
三春風雨似梅天,欲過蘇端履錯然。阿閣不聞儀彩鳳,郊關是處有饑鳶。秫荒乏釀茶為酒,魚熟難賒米當錢。見說卦爻增著述,研池滴露費摩編。
云鶴上羅衣,犀鞶映壽眉。年高喜身健,恩重覺行遲。
揮灑云煙筆有神,袞褒字字燭吾真。從今詩畫多增重,寒谷頓回天地春。政徹宸旒久有聲,何消入夢更圖形。行看大展經綸手,整頓乾坤萬國寧。
一種吟詩號孔徒,滄江有客獨疏愚。初筵盡辟知名士,許到風前月下無。
雨岸黃蘆霜滿船,推篷曉爨鷺鷥前。小孤山下風初定,江面剛生一寸煙。
高寒戶牖,虛白尊罍,千山盡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平生此興不淺,記當年、獨據胡床。怎知道,是歲華換卻,處處堪傷。已是南樓曲斷,縱疏花淡月,也只凄涼。冷雨斜風,何況獨掩西窗。天涯故人總老,謾相思、永夜相望。斷夢遠,趁秋聲、一片渡江。
會昌郭外暫維舟,滿眼風光慰宦游。日落千山紅樹晚,夜深二水碧溪秋。忘憂草色迷官舍,桂子花香沁酒樓。回首鄉關何處是,白云遮斷使人愁。
黃菊開時霜滿林,山風吹冷薜蘿襟。肯忘沂水歸時詠,也到廬山酒處尋。自得不須言有命,太虛元只是無心。白頭不作人間夢,一笑江門契亦深。
溪上蒼煙一道開,誰家日夕采菱回?片帆不舉波間過,無限好山波底來。萋萋宿草暗荒丘,落日徘徊上上頭。一曲悲歌天地窄,怪人獨鳥入長楸。
仗鉞曾登大將壇,貂裘遠賜朔方寒。出師無律真兒戲,負國全身獨汝安。論將每時悲趙括,攘夷何日見齊桓。尚方有劍憑誰借,哭向蒼天幾墮冠。
身世西風一釣船,行看青鬢換霜顛。尚能一笑向江天。云雁往來同寂歷,蘆花開落任荒寒。更吹鐵笛破暝煙。
淮南千里少遺民,萬頃膏腴變棘榛。辟地營田真上策,稻粱已見滿倉囷。
壞屋頹垣藤蔓垂,書簽藥裹亂蛛絲。茅茨又費三年筑,風雨應煩一木支。野老許分林屋住,故人誰寄草堂貲。玄經自笑揚雄苦,門掩寒云有所思。
逢君燕市魯山眉,洵是沅江九肋奇。骨亦黃金臺下買,名于白馬寺前知。賀家從古能投佩,董子于今已下帷。政合與君刑白鷸,圖他戴笠路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