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傳付偈頌 其十三 初祖
萬枝燈,千江月,
一燈傳,一月攝。
莫知根種有虛空,祇見祥光無斷絕。
三千世界掌中知,百億化身天下說。
秘密豈當容易談,一臂尤輕冷欺雪。
萬枝燈,千江月,
一燈傳,一月攝。
莫知根種有虛空,祇見祥光無斷絕。
三千世界掌中知,百億化身天下說。
秘密豈當容易談,一臂尤輕冷欺雪。
眾多的燈火,如千江之中的明月。一盞燈的光明可以傳承,就像一輪月亮能攝取千江之影。人們不知這根源如同虛空一般,只看見祥瑞之光連綿不斷。三千世界的奧秘在手掌中就能知曉,百億化身的事跡在天下傳揚。這其中的秘密哪能輕易談論,就像當初達摩祖師斷臂求法,那斷臂之舉比冰雪還清冷。
萬枝燈、千江月:比喻佛法的光明如同燈火、月亮般能照亮世間。
攝:攝取、涵蓋。
根種:根源。
祥光:祥瑞之光,象征佛法的殊勝。
三千世界:佛教用語,指整個世界。
百億化身:佛教中佛菩薩為度化眾生可化現眾多身形。
一臂:指達摩祖師的弟子慧可斷臂求法之事。
此詩圍繞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相關事跡而作。禪宗強調以心傳心,不立文字。達摩祖師將佛法東傳,慧可斷臂求法,體現了對佛法傳承的重視和求法的堅定。作者可能是有感于禪宗傳承的神圣與艱辛,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禪宗初祖及佛法傳承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禪宗初祖及佛法傳承。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意,以意象傳達佛法哲理。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禪宗文學的內容,展現了禪宗文化的獨特魅力。
一年一見識,不用看詩書。古井釵為雀,斜陽鼠化鴽。神明吾已淡,秋水爾同虛。堪笑驕才技,黔中又有驢。
臺門枕岳庭,襟帶盡滄溟。北斗斟元氣,南郊禮壽星。神明歸化育,文武得儀刑。作誦多髦士,紛葩勒翠屏。
早見雪兒飄粉,見梅兒瀟灑,蕊蕊爭春。夢兒凍死也離魂,氣兒呵殺全無影。門兒重掩,被兒半薰。人兒不見,病兒怎禁?屏兒靠熱床兒冷。
久客槐園未有詩,別來三徑草離離。賴君青眼重為掛,容我閒身再到時。苦李不留當路實,新松須長拂云枝。東林此去無多遠,白犬馳書待寄誰。
初宿長淮上,破鏡出云明。今夕千馀里,雙蛾映水生。的的與沙靜,滟滟逐波輕。望鄉皆下淚,非我獨傷情。
效顰常鎖遠山愁,蹙損東風翠黛羞。笑貼鬢鈿雙玉燕,一天秋思上眉頭。
十年江上無人問,兩手今朝一度叉。
虛館鳴箏秋正清,停弦掩抑最關情。當年愛殺恒司馬,賞會由來是此聲。
昔人留曲幾,何似石貞堅。鳥跡縱橫遍,安知后世傳。
霜雪渾如掠鬢飛。少年歌賦憶朝曦。南山寺近捫星罷,西部牛排蹈醉回。不覺流光濕,春在柔條欲綻雷。
幾日秋將盡,山中葉亂飛。凄涼時物改,漂泊旅心違。王事應難緩,他鄉孰可依。故人猶在遠,云樹轉霏微。
三月中旬已送春,薔薇架畔木香新。能黃能紫非無色,終與東風隔一塵。
免耕遺藁九京幽,宿諾吾方負仲由。宿諾斜陽悲宿草,沉思一旦落沉浮。池生春草虛堂夢,楓落吳江何處舟。有子九京如不死,一輪明月墓山頭。優游一辟難贊經,仲舒師友盡時名。已登鄉國一經薦,未究天人三策情。文定浚源雖瑩徹,牧堂奕葉必敷榮。紫陽風水深留意,磨石佳城后世評。
重巖煙靄合,寶閤春風暮。山深月影遲,坐久識歸路。伊昔府中彥,征驂同夜駐。徂年能幾時,變滅等輕霧。禪房伴茗飲,豈待酒中趣。臥來清不寐,瘦鶴驚宿露。黎明覓舊題,松間宛如故。
一別武林道,幾年才見君。帆開百花雨,衣拂五湖云。握管梁書懶,橫琴楚淚分。魯連去巳久,誰為解茲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