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直挽詩 其一
赤手開荒徑,朱門照廣津。
兩班通印紱,三桂襲簪紳。
壽考尊鄉曲,光華勸邑人。
我生當恨晚,猶及望靈椿。
赤手開荒徑,朱門照廣津。
兩班通印紱,三桂襲簪紳。
壽考尊鄉曲,光華勸邑人。
我生當恨晚,猶及望靈椿。
您憑一己之力開辟出人生的新道路,朱紅色大門映照在廣闊的渡口。家族中兩班官員都佩戴著印綬,三代子孫都承襲著官職。您年高德劭受鄉里尊崇,榮耀光彩激勵著同邑之人。我只恨自己出生得太晚,不過還能有幸瞻仰您這如靈椿般的長者。
赤手:空手,指憑借自身能力。
荒徑:荒蕪的小路,喻指艱難的人生道路。
朱門:紅漆大門,指富貴人家。
廣津:廣闊的渡口。
兩班:指官員。
印紱:印信和系印的絲帶,代指官職。
三桂:三代。
簪紳:指仕宦。
壽考:長壽。
鄉曲:鄉里。
光華:榮耀光彩。
靈椿:傳說中的長壽之樹,喻指德高望重的長者。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是高通直去世后,詩人為悼念他而作。高通直可能是當地一位德高望重、家族顯赫的人物,詩人聽聞其事跡,對他十分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高通直的一生成就和高尚品德。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勾勒出逝者的形象和家族榮耀。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對于了解當時的家族文化和人物關系有一定參考價值。
鵲橋東畔鳳城西,問竹尋花識舊蹊。載酒又詢前日字,改詩兼換向來題。豈知明月思千里,未厭江離種百畦。為向天池鵬鳥道,鷦鷯隨分亦安棲。
海榴隨處傍人紅,只有溪山趣不同。看畫卻疑家在眼,出門隨步任西東。
宋亡死節文丞相,不受宣封信國公。祠廟至今松柏在,世皇盛德及孤忠。
插了新梅歲又終,蝸居佳氣滿簾櫳。銅瓶香發花酬愛,錦瑟吟清筆建功。萬事云煙高枕畔,百年心力彩毫中。并山遍寄閑居賦,聊代銀觴祝華嵩。
家園松菊久相違,明月江頭憶釣磯。自是東山高蠟屐,每從恭岳望春暉。廟廊昔日多黃發,鄉國于今半白衣。別后幾回頻送客,渭城楊柳色依依。
玉壺天酒號長春,五岳金符字字真。若到緱山逢子晉,為言俱是姓王人。
疏枝瘦蕊點莓苔,月下沉吟枉費猜。誦罷青丘當日句,林間恍見美人來。
女中堯舜豈虛名,惜也垂簾月晝明。后世春秋誰秉筆,應將斧鉞示儀型。
義豐一世師,才識鮮其比。斯文張朱氏,稱許異諸子。不肯趨權門,南走雁山死。嗣子尚勉旃,興大庶有以。
酒傾蘭勺石泉香,水剪荷盤露氣涼。誰料十年江海興,閉門疏雨對橫塘。白纻衣裳碧玉冠,綠波池上獨盤桓。水禽飛下涼飔起,閒看冰荷側露盤。
鴻飛冥冥不可弋,當時肯入搜羅中。暫往自為故人屈,竟歸不與馀子同。眇視富貴意誰識,大關名教功奚窮。近來士氣頗卑懦,艤舟祠下歌清風。
晉國燔山求介子,荊人角黍祀靈均。圣君念舊仍從諫,千古忠賢氣亦伸。
煙暖沙堤碧草茸。枇杷門巷駐青驄。雍容節度有儒風。扇底花箋傳秀句,尊前檀板訴離悰。背人愁思上眉峰。
識破塵勞苦。苦樂清閑,恣情歌舞。有似孤云來又去。沒牽纏,得逍遙,內自補。日夜調龍虎。時時姹嬰相聚。養就神珠空里吐。放光明,現元初,相貌主。
應盡須盡,顏子短命。加我數年,亦已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