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尊生齋贈張仲慧
古人既已無,后人猶未有。欲識生者尊,古人落吾口。
試問張仲蔚,蓬蒿空滿園。嚴霜一夜至,方悟喬松尊。
群動各相役,而我獨無言。生當貯萬古,那得不為尊。
道言有身患,佛說無生樂。問生何以尊,為汝解其縛。
古人既已無,后人猶未有。欲識生者尊,古人落吾口。
試問張仲蔚,蓬蒿空滿園。嚴霜一夜至,方悟喬松尊。
群動各相役,而我獨無言。生當貯萬古,那得不為尊。
道言有身患,佛說無生樂。問生何以尊,為汝解其縛。
古人已然逝去,后人還未誕生。要明白生命的尊貴,古人的智慧在我口中講述。試問像張仲蔚那樣的人,蓬蒿空滿庭院。嚴霜一夜降臨,才領悟到喬松的尊貴。萬物相互驅使忙碌,而我獨自沉默。生命應當容納萬古,怎能不尊貴呢。道家說有身體便有憂患,佛家說無生才是快樂。問生命為何尊貴,我為你解開這束縛。
尊生:尊重生命。
張仲慧:人名。
張仲蔚:古代隱士,常居窮巷,蓬蒿沒人。
喬松:高大的松樹。
群動:指萬物。
道言有身患:道家認為人有身體就會有各種憂患,出自《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佛說無生樂:佛家認為無生滅變化才是真正的快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對生命意義有所思考的階段,看到社會上人們為各種事物奔波忙碌,結合道家、佛家思想,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贈予張仲慧,與友人探討生命的價值。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生命的尊貴,呼吁人們尊重生命。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哲學思考相結合,以生動的意象闡述抽象的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命的獨特見解和哲學思辨。
鬯嘉禮。承休錫。盛德符景緯。昌華應帝策。圣藹耀昌基。融祉暉世歷。聲正涵月軌。書文同日跡。寶瑞昭神圖。靈貺流瑞液。我皇崇暉祚。重芬冠往籍。
西風一夜霜團屋。丹楓界破寒筠綠。蛩語替幽心。教成秋士吟。流光如羽迅??纯葱W。斜日轉長松。僧房又晚鐘。
隴頭一段氣長秋,舉目蕭條總是愁。秖為征人多下淚,年年添作斷腸流。
青桑柳暗山前路,麥腳含滋一鋤雨。陽林桃是舊家春,冷眼靈云合頭語。
嘉遁橋西樂趣真,綠筠環堵絕囂氛。嵐光翠滴林梢露,黛影青含樹杪云。蔥茜暖從天外見,空濛晴向霧中分。倚欄細詠梨花月,一段清貞盡屬君。
松花酒熟菊花期,野老門開對石磯。便喚鄰翁相對飲,一簾疏雨看霏霏。
一巘盤回萬壑分,故人曾此憩清群。雁鴻已失孤飛影,鸞鳳空馀五色文。詩冢久埋江上草,使車遙隔嶺南云。獨將一掬傷時淚,忍對黃庭說右軍。
懊惱嘉榮白發年,逢人依舊唱陽關。渭城朝雨今誰聽,砑鼓跳踉一破顏。謝傅凄涼已老年,胡琴羌笛怨遺賢。使君于此雖不俗,挽斷髭須誰見憐。遍地花鈿嘆百年,蒼顏白發意凄然?;仡^笑指此郎子,破賊將來知有天。
江云黯黯夜寒生,風暈鐙花結未成。枕畔淚珠檐外雨,隔窗同滴到天明。
羅浮主客一泉分,泉影天邊似白云。湯沐東西雙瀑布,仙人誰似子期君。
壯惜身名晚,因人作遠游。風塵三尺劍,天地一沙鷗。星落黃姑渚,貂馀季子裘。散才嬰薄俗,心折此淹留。
人心污物本來靈,動靜那分晦與明。晝接事為思有主,夜思無主夢因成。
渺渺城東路,焦仙有舊廬。嘗聞大雄讖,真合懶融居。貧病飄流際,艱難問訊初。一庵容聽法,吾老合捐書。
夜夜云氣浮,帶得香煙濕。萬籟本無情,一一秋聲入。須臾離合間,應笑兒曹泣。新雨漲鄞江,明日桅檣立。
間道斜通海,朝宗一線微。勢分修岸穩,漲過舊漕非。汛早誠堪慮,農忙詎忍違。興工聊代賑,鼓腹荷恩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