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登大觀亭
萬里初秋月,中江第一亭。
塹深規地險,祠古吊忠靈。
云共遙天碧,鐙馀隔岸青。
登高發長嘯,疑有蟄龍聽。
萬里初秋月,中江第一亭。
塹深規地險,祠古吊忠靈。
云共遙天碧,鐙馀隔岸青。
登高發長嘯,疑有蟄龍聽。
在萬里之外的初秋之月,我登上了江中的第一亭。護城河很深,地勢險要,古老的祠堂讓人憑吊忠魂。云朵與遙遠的天空一樣碧綠,對岸的燈火還殘留著青色的光影。我登高發出長長的嘯聲,懷疑有蟄伏的蛟龍在聆聽。
中江:江的中央。
塹:護城河。規:謀劃,這里有體現的意思。
鐙:同“燈”。
蟄龍:潛伏的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在初秋夜晚登上大觀亭,面對眼前的壯闊景色和歷史遺跡,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詩人或許在憑吊歷史忠魂的同時,也寄托了自己的抱負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登亭所見之景,抒發對歷史的緬懷和自身的豪情壯志。其特點是寫景雄渾壯闊,抒情豪邁奔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早緣民事失茶官,解印重來十二年。美惡一周還自復,始知東里解言天。梓漢東西甲乙州,同時父子兩諸侯。它年我作西歸計,兄弟還能得此不。酒壓郫筒憶舊酤,花傳丘老出新圖。此行真勝成都尹,直為房公百頃湖。
煩君遠餞意偏饒,念我離群乍寂寥。祖帳雨催詩欲就,郵亭風勁酒頻澆。舟移射瀆黃昏近,路轉江村碧樹遙。記取今宵分手處,烏啼時節過楓橋。
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巖花籬蕊開遍,時節正重陽。喚起沙汀漁父,攬取一天秋色,無處不瀟湘。有酒時鯨吸,醉里是吾鄉。濟時心,憂國志,問穹蒼。是非得失,成敗何用苦論量。年事飛烏奔兔,世事崩崖驚浪,此別意茫茫。但愿身強健,努力報君王。
草中肅。九五相追逐。
嗚呼,河伯不仁。令受民于天子,戕吾民,令寧當以身。民為魚兮,令不忍獨生。長鯨利齒饑蛟舞,欲訴馮夷逢帝怒。可憐恨比滄溟深,碧血空斑堤畔土。令有一片心,不化精衛魂,化為砥柱堅。精衛只解銜木石,砥柱萬古回狂瀾。嗚呼,古之名賢率以死守職,公獨不幸而罹不測。君不見漢王尊、宋蘇軾。
依山種竹襯山佳,傍水栽花水妒霞。一意生生俱好玩,休分紅翠有無遮。
寂寞三徑下,亭亭帶晨霜。行人愛嘉色,君子懷清香。
繁花落盡鶯聲老,汀洲綠遍王孫草。百尺游絲拂地輕,一爐沈水披香早。長門深閉金鎖合,小殿清幽玉階掃。遙見朱衣小隊來,隔花低唱風光好。
朵朵開殘口有綿,雪花飛滿女郎前。織成白緤溫柔甚,持與蘭房作褥眠。
青驄去盡斜陽道。斜陽更戀青驄好。若問去時情。迢迢不可名。平林看不盡。啼鳥時堪聽。誰與辨西東。苔痕煙影中。
鳥鼠是家川,周王昔獵賢。一從離子卯,應見海桑田。
節近花朝蜂蝶喧,一枝濃艷倚前軒。新妝半學東鄰子,巧笑宜酬北海樽。瓶貯蘭湯供晚沐,夜燒銀燭醒香魂。鶯啼燕語催詩急,憐爾含情獨不言。
幽亭翼翼起巖巒,誰植良材自結團。翠葉輕羅翻古砌,香枝森玉拂闌干。清陰不獨祛炎暑,瑞世偏宜宿鳳鸞。坐久薰風飄動處,瑯然疏越入清彈。
白發羅含偏好客,沖泥載酒出林矼。來尋僧子煙霞地,醉臥山人云霧窗。薜荔晴沙深晚徑,芙蓉疏雨滿秋江。獨憐此去青峰隔,城府何由更識龐。
遠望晴煙散綠蘋,推篷起坐整烏巾。野花開處多臨驛,水鳥飛來似送人。愁里聽窮三日雨,客邊吟別一分春。今朝已有尋芳客,來往東風陌上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