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上憶吹簫 九日
憔悴黃花,蕭森綠鬢,近來怕上曾樓。正關河迢遞,菊徑香浮。回首天涯人在,多少恨、一寸眉頭。丹楓冷,茱萸寂寞,雁字橫秋。
凝眸。黃昏到也,又疏風疏雨,畫角城頭。念故園松竹,秋老田疇。搖落江潭疏影,登臨處、目盡東流。江南夢,霜天素月,供我離愁。
憔悴黃花,蕭森綠鬢,近來怕上曾樓。正關河迢遞,菊徑香浮。回首天涯人在,多少恨、一寸眉頭。丹楓冷,茱萸寂寞,雁字橫秋。
凝眸。黃昏到也,又疏風疏雨,畫角城頭。念故園松竹,秋老田疇。搖落江潭疏影,登臨處、目盡東流。江南夢,霜天素月,供我離愁。
黃花已顯憔悴,烏黑的鬢發也已稀疏蕭索,近來害怕登上曾經到過的高樓。正逢山河遙遠,菊花小徑香氣飄浮。回首天涯,人在遠方,多少離恨,都聚在眉頭。經霜的楓葉透著寒意,茱萸無人問津顯得寂寞,大雁排成字陣橫過秋天的天空。凝神注視,黃昏已至,又有稀疏的風和雨,城頭上畫角聲聲。思念著故鄉的松樹竹子,秋天已深,田野一片蕭索。江邊的樹木枝葉搖落只剩疏影,登高遠望之處,目光盡隨江水東流。江南的夢啊,霜天里的皎潔明月,都增添了我的離愁。
憔悴黃花:指菊花枯萎衰敗。
蕭森綠鬢:綠鬢,烏黑的鬢發,蕭森形容頭發稀疏。
迢遞:遙遠的樣子。
丹楓:經霜的楓葉。
茱萸:一種植物,古時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雁字:大雁飛行時排成的“人”或“一”字隊形。
畫角:古代軍中的號角,因外加彩繪,故稱畫角。
田疇:田地。
搖落:凋殘、零落。
疏影:指稀疏的樹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表達的思鄉之情和愁緒來看,可能是詞人在異鄉漂泊,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的團圓節日,觸景生情而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不穩定時期,使得詞人漂泊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從而借詞抒發內心的孤獨和對故鄉的思念。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思鄉離愁。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細膩描繪秋景來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以其細膩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詞人的文學功底,為研究古代文人的思鄉情感和創作風格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塊處江城無與游,蘆花楓葉楚天秋。蕭然霜鬢傷遲暮,久矣灰心任去留。道阻每懷千里念,時危豈為一身憂。何年棣萼還相映,醉臥元龍百尺樓。
潛龍當蟄處,雅不興云雨。偶然伸一足,天掀海為煮。
患難人多畏,信郎獨不疑。再從牌上寫,曩在手中提。每日多君厚,經年濟我饑。老夫窮困里,報汝一聯詩。
狂霖棹屋赴蓬瀛。一斛殘宵醞宿酲。惘惘悲心生壯氣,爇之長令眼空明。
客舍何因戀采薇,親闈長日夢魂飛。猶欣太白陪明月,漫訝中臺隔少微。龍袞乍開新鳳闕,羊裘聊問舊漁磯。春風咫尺長安道,拂曙蘭橈度海圻。
十月朝天春始回,洛邦真喜使君來。柳條臨路若相侍,梅花滿堂渾欲開。雪晴幾過回變浦,日落時登承露臺。九重他日求賢詔,不道今無賈傳才。
高臺多涼風,朔氣橫莫云。黃金與時盡,駿骨為灰塵。荒煙走狐兔,落日蔽棘榛。感慨百代下,誰是悲歌人。平沙漫浩浩,黃流去沄沄。遠游諒已倦,歸踏江南春。
世涂差狹道難行,獨負文章一代名。舊日著書無恙不,人間千載子云生。
里巷燈幽,樓臺歌隱,清宵綠蟻離筵。閒吟小盞,淑氣漫爐邊。卻問巖廊碧嶂,明月下,幾許愁煙。還記否,青衫翠袖,遍倚玉欄桿。流連。佳期遠,飛花不再,春色誰憐。任高情別后,暫寄樽前。詞筆可堪說與,空剩了,孤夢難圓。且珍重,天涯尺素,消息報年年。
獨對西風酒一尊,可憐庭院正黃昏。何當釣出滄浪月,豁我詩魂伴醉魂。
誰敞華筵綠野間,尊開仙液醉酡顏。歌翻樂府嬉春曲,錦奪宮袍戲楚斑。竟日賓朋邀北海,暫時棋局住東山。奇文倘許侯芭授,愿乞玄經一部還。
新詩寄遠慰南冠,墜露遙知飲木蘭。素愛少游乘下澤,尚憐子美縛微官。遭罹貝錦如吾少,漂泊兵戈見汝難。華發比年老兄弟,相思對案不能餐。
十載辭京國,常懷玉筍班。鳳麟游璧水,虎豹啟天關。海樹分秦雨,江云隔楚山。壯游須努力,況子正紅顏。
人皆有母而我獨無,嗟我之生曾不如彼慈烏。慈烏有母能反哺,我養不逮獨飲泣以躊躇。人皆有子而母獨亡,嗟母之生曾不如彼空桑。空桑有子能返顧,母年不待獨飲泣以彷徨。
故人零落各山河,觸景其如感慨何?劍槊風生秋氣重,琴床月墮夜涼多。傾杯且得孤懷壯,纜鏡那愁兩鬢皤。擾擾黃塵車馬客,不知留意在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