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銀臺弟及寫懷各一首俱用其采石登高韻
樹色凝寒雁陣橫,兩回江上送君行。長年也識沿洄意,流水何如去住情。將父事諧心最樂,登高詩到語堪驚。別來還夢金陵否,早晚相親是友生。
柳暗春城起暮煙,城頭殘照數峰妍。欣同道侶尋顏樂,懶聽詩翁詠李娟。蜂蝶有營終自苦,夔蚿何校漫相憐。素來心事如弦直,得謝浮名更灑然。
樹色凝寒雁陣橫,兩回江上送君行。長年也識沿洄意,流水何如去住情。將父事諧心最樂,登高詩到語堪驚。別來還夢金陵否,早晚相親是友生。
柳暗春城起暮煙,城頭殘照數峰妍。欣同道侶尋顏樂,懶聽詩翁詠李娟。蜂蝶有營終自苦,夔蚿何校漫相憐。素來心事如弦直,得謝浮名更灑然。
樹木的顏色凝聚著寒意,大雁排成陣列橫飛,我兩次在江邊送你遠行。長久以來也能體會順流逆流的意味,可流水哪能比得上你我去留之間的情誼。侍奉父親的事順遂,心中最為快樂,你登高所作的詩,詩句令人驚嘆。分別后你是否還會夢到金陵,早晚能相互親近的還是好友。柳樹成蔭的春天城中升起暮煙,城頭的殘照下幾座山峰格外美麗。欣喜能和志同道合的人追尋顏回安貧樂道的樂趣,懶得去聽詩翁吟詠美人。蜂蝶有所營求終究自尋苦惱,夔和蚿又何必計較而相互憐憫。我向來心事像琴弦一樣正直,拋開虛名后更加灑脫自在。
凝寒:凝聚著寒意。
沿洄: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
將父:侍奉父親。
顏樂:指顏回安貧樂道的樂趣。
李娟:這里可能代指美人。
夔蚿:夔和蚿,比喻相互計較的事物。
灑然:灑脫自在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平靜的時期,有時間與友人相聚、送別。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穩定,詩人在生活中能夠享受侍奉父親的天倫之樂,與友人交流詩作。其心境平和,對世俗功利看得比較淡,追求一種精神上的自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友情、親情以及對安貧樂道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友人的牽掛和贊美,又有對自身心境的表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學素養。
衡山入夢扶床起,拂袖飄然出大荒。老愛江山得閒散,幸逢堯舜垂衣裳。長江倒注留人意,峽水深情滌客腸。撫玩紗籠題壁句,倚云南望思茫茫。
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巳覺祖師低一著,紛紛法嗣復何人。
高松奇石入九霄,天際天都去未遙。兩上黃山云中客,蕭然懷古雨瀟瀟。
煙景抱空意,蘅杜綴幽心。心憂望碧葉,涵影顧青林。風光多樹色,露華翻蕙陰。水苔方下蔓,石蘿日上尋。霞衣已具帶,仙冠不持簪。徒為多委郁,精魄還自臨。始獲瓊歌贈,一點重如金。山中有雜桂,玉瀝乃共斟。
山下城如斗,千家共結廬。風生潮怒后,雨挾海波馀。谷口奔成潦,溪聲溜決渠。臨流三五戶,猶恐復為魚。
霜清木葉下庾關,卻指金莖杳靄間。官列瑣闈知地重,功收溟海見時艱。仙山多暇方聯步,宣室無端又召還。北闕恩深猶未報,因君長夢紫宸班。
負郭依山結筑牢,到門唯見一峰高。翚飛輪奐饒云物,鳳食瑯玕足羽毛。東閣書聲喧彩服,西軒茗色醉方袍。主人本是忘機者,肯向春田事桔槔。
山中尊野服,谷紙亦宜人。吾粵多奇布,無如此更珍。染成黃栗色,裁稱白華身。感子持相贈,輕寒及暮春。
老謝尚書返舊堂,百年吾道益增光。洞庭南去還裴野,震澤東來有召棠。調劑口曾嘗藥苦,經綸手復理蕓香。深秋一得沙羨報,回首蒼梧夢轉長。
簾捲見山近,窗開竹香香。訟庭公事少,靜坐納微涼。
風疏門柳薄,日落暝煙濃。向樹鳥群亂,隔溪山數重。病閑吟短句,衰怯倚枯筇。更有幽深意,寒流來暮鐘。
來伴秋風十日閑,筆端久已識波瀾。煩君一醉雙峰月,乞與兒曹白眼看。
黃樓西畔徐州治,西楚當時作都處。尚馀一半長荊蓁,今作州倉積官米。伯圖巳自足奢豪,正好將金貯阿嬌。如何拓土為宮室,不及咸陽一夕燒。豈是鑒秦等殷夏,或因爭戰無閒暇。一朝淚盡帳中人,千古波沉臺上瓦。獨破秦師無一人,親將隆準放鴻門,英雄絕世無等倫。牧羊之子一豎耳,誰遣黃袍擁在身,一為放弒蒙惡名。總有奇勛不可贖,黃須判吏持大獄。噫嗟嗟,每當讀史為三覆。
姑射真人自少群,要親高節許交君。一臺二妙逢清賞,甘遜佳名得致榮。江頭盡醉似泥何,管領仙姿酒醟多。煙艇兩三橫岸處,惜花佇立想凌波。
金風初度井梧枝,正是懷人病起遲。兩地離愁懸一鏡,九秋新恨上雙眉。久虛詠雪聯芳句,每憶挑燈共課時。塞雁已歸書未達,江城寒月照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