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五十七
瓊字金扉迥倚天,南齊七志罕遺逸,西漢九流咸粲然。
瓊字金扉迥倚天,南齊七志罕遺逸,西漢九流咸粲然。
朝起視事畢,晏坐飽食終。
散步長廊下,臥退小齋中。
拙政自多暇,幽情誰與同。
孰云二千石,心如田野翁。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剪根斷,浩浩隨長風。
昔游秦雍間,今落巴蠻中。
昔為意氣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雖寂寞,中懷頗沖融。
賦命有厚薄,委心任窮通。
通當為大鵬,舉翅摩蒼穹。
窮則為鷦鷯,一枝足自容。
茍知此道者,身窮心不窮。
高城直下視,蠢蠢見巴蠻。
安可施政教,尚不通語言。
且喜賦斂畢,幸聞閭井安。
豈伊循良化,賴此豐登年。
案牘既簡少,池館亦清閑。
秋雨簷果落,夕鐘林鳥還。
南亭日瀟灑,偃臥恣疏頑。
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
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
卷簾睡初覺,欹枕看未足。
影轉色入樓,床席生浮綠。
空城絕賓客,向夕彌幽獨。
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長慶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間十四年,六年居譴黜。窮通與榮悴,委運隨外物。
遂師廬山遠,重吊湘江屈。夜聽竹枝愁,秋看滟堆沒。
近辭巴郡印,又秉綸闈筆。晚遇何足言,白發映朱紱。
銷沉昔意氣,改換舊容質。獨有曲江秋,風煙如往日。
疏蕪南岸草,蕭颯西風樹。秋到未幾時,蟬聲又無數。
莎平綠茸合,蓮落青房露。今日臨望時,往年感秋處。
池中水依舊,城上山如故。獨我鬢間毛,昔黑今垂素。
榮名與壯齒,相避如朝暮。時命始欲來,年顏已先去。
當春不歡樂,臨老徒驚誤。故作詠懷詩,題于曲江路。
山城雖荒蕪,竹樹有嘉色。
郡俸誠不多,亦足充衣食。
外累由心起,心寧累自息。
尚欲忘家鄉,誰能算官職。
宜懷齊遠近,委順隨南北。
歸去誠可憐,天涯住亦得。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復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參雜種,千枝次第開。天時有早晚,地力無高低。
紅者霞艷艷,白者雪皚皚。游蜂逐不去,好鳥亦來棲。
前有長流水,下有小平臺。時拂臺上石,一舉風前杯。
花枝蔭我頭,花蕊落我懷。獨酌復獨詠,不覺月平西。
巴俗不愛花,竟春無人來。唯此醉太守,盡日不能回。
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漠漠花落盡,翳翳葉生初。
每日領童仆,荷鋤仍決渠。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樹低數尺,大樹長丈余。封植來幾時,高下隨扶疏。
養樹既如此,養民亦何殊。將欲茂枝葉,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勸農均賦租。云何茂枝葉,省事寬刑書。
移此為郡政,庶幾甿俗蘇。
涼風起禁掖,新月生宮沼。
夜半秋暗來,萬年枝裊裊。
炎涼遞時節,鐘鼓交昏曉。
遇圣惜年衰,報恩愁力小。
素餐無補益,朱綬虛纏繞。
冠蓋棲野云,稻粱養山鳥。
量能私自省,所得已非少。
五品不為賤,五十不為夭。
若無知足心,貪求何日了。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眾心愛金玉,眾口貪酒肉。
何如此溪翁,飲瓢亦自足。
溪南刈薪草,溪北修墻屋。
歲種一頃田,春驅兩黃犢。
于中甚安適,此外無營欲。
溪畔偶相逢,庵中遂同宿。
醉翁向朝市,問我何官祿。
虛言笑殺翁,郎官應列宿。
春來有色暗融融,先到詩情酒思中。
柳岸霏微裛塵雨,醉思詩侶有同年,
春嘆翰林無暇日。云夫首倡寒玉音。
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冥寞重泉哭不聞,
蕭蕭墓雨人歸去。
花枝缺處青樓開,
艷歌一曲酒一杯。
美人勸我急行樂,
九江十年冬大雪,江水生冰樹枝折。
百鳥無食東西飛,江童持網捕將去,手攜入市生賣之。
我本北人今譴謫,雁雁汝飛向何處,第一莫飛西北去。
淮西有賊討未平,健兒饑餓射汝吃,拔汝翅翎為箭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