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東山張、許二公祠為文丞相題沁園春詞處,旁即丞相祠也,秋日過謁,敬賦二律
夜半元旌出嶺東,文山曾此拜雙忠。百年胡運氛何惡?一旅王師氣尚雄。滄海夢寒天水碧,沁園歌斷夕陽紅。荒郊馬冢尋遺碣,秋草蕭蕭白露中。
石闕苔荒一徑深,悲秋懷古此登臨。九州難畫華夷限,萬死思回天地心。南客旅愁觀海大,東山云氣壓城陰。斜陽照起英雄恨,枯木寒鴉淚滿襟。
夜半元旌出嶺東,文山曾此拜雙忠。百年胡運氛何惡?一旅王師氣尚雄。滄海夢寒天水碧,沁園歌斷夕陽紅。荒郊馬冢尋遺碣,秋草蕭蕭白露中。
石闕苔荒一徑深,悲秋懷古此登臨。九州難畫華夷限,萬死思回天地心。南客旅愁觀海大,東山云氣壓城陰。斜陽照起英雄恨,枯木寒鴉淚滿襟。
第一首:元軍的旗幟半夜出現在嶺東,文天祥曾在此拜謁張巡、許遠兩位忠烈。元朝百年的兇氣是多么惡劣?南宋殘軍的士氣依然雄壯。滄海的夢境清冷,天水一片碧藍,《沁園春》的歌聲斷絕在夕陽的紅光中。在荒郊尋找戰馬冢旁的殘碑,秋草蕭瑟,白露沾濕衣襟。第二首:石闕上青苔荒蕪,小徑幽深,秋日悲懷古跡,我在此登臨。九州難以劃分華夷界限,雖萬死仍想挽回天地人心。南來客子的旅愁如大海般浩渺,東山的云氣籠罩著陰沉沉的城郭。斜陽映照起英雄的遺恨,枯木寒鴉下淚水沾滿衣襟。
元旌:元朝軍隊的旗幟。
文山:文天祥的號,南宋抗元名臣。
雙忠:指張巡、許遠,唐代安史之亂中死守睢陽的忠臣,后立祠祭祀。
胡運:指元朝的氣運(含貶義)。
王師:指南宋抗元軍隊。
沁園:指文天祥在此題寫《沁園春》詞的地方。
遺碣:遺留的石碑。
石闕:祠堂前的石質建筑,此處指張許二公祠或文天祥祠的門闕。
華夷:華夏與少數民族,此處指宋與元的對立。
南客:作者自指,因客居南方。
作者秋日拜謁潮陽東山張巡、許遠二公祠(文天祥曾在此題《沁園春》詞)及旁側的文天祥祠,觸景生情,追思歷史上的忠烈事跡與南宋抗元背景,感懷家國變故,遂作此二律。
詩歌以古跡為引,串聯張巡、許遠、文天祥等忠烈形象,既頌其氣節,又嘆國勢衰微。通過秋景的蕭瑟與英雄的壯懷形成張力,展現深沉的歷史悲情與民族精神,是一首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的懷古詩。
江亭勝既冠三湘,仁智所樂皆其旁。翠岫俯映青羅光,上月喬木摩穹蒼。
亭下川遐覆銀塘,水面風來笑語香。騷人相值喜飛觚,雄辯清談五月涼。
飲馀相與坐方床,論文日暮興何長。佳篇疾讀韻瑯瑯,直疑星斗煥光芒。
格高調古說奇方,況復筆法追二王。事業無窮嘆茫茫,丹鉛點勘策非郎。
與公致道心可忘,浩歌直造無何鄉。
兩宮旄鉞何其盛,來自廬州共武昌。廣甸白云飛渺渺,大江黃鶴去茫茫。
靈妃旋旆神燈見,龍女吹笙水殿涼。八月灤河回象駕,愿勞太子奏多方。
耿耿孤光海上流,幾家空想大刀頭。欲探蟾兔應無跡,始信山河總是愁。
白露丹楓寒自化,清霜白骨爛誰收。此身若有雙鳧舄,不向人間嘆九州。
一覽清厓萬里過,百年秋興此時多。鮫童袂薄遺珠淚,織女機寒濕鳳梭。
鶴語不知人是否,烏啼數問夜如何。江湖莫動魚龍寂,應有凄涼及釣蓑。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縣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輒搏噬之;往往為所傷。傷,則主人躬詣謝罪,出財救療之。如是者數矣。冉氏以是頗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殺,故置之。
劉位東謂余曰:“余嘗夜歸,去家門里許,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橫掃之,群狗皆遠立,獨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幾傷者數矣。余且斗且行,過冉氏門而東,且數十武,狗乃止。當是時身憊甚,幸狗漸遠,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猶望而吠也。既歸,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盜夜往劫之,狗拒門而噬,雖數人能入咫尺地哉!聞冉氏頗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囑之使勿殺;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數曰,冉氏之鄰至。問其狗,曰:‘烹之矣!’驚而詰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盜,主人覺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盜驚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應,遍索之無有也。將寢,聞臥床下若有微息者,燭之,則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轉側,垂頭閉目,若惟恐人之聞其聲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隱忍而不之殺者為其有倉卒一旦之用也,惡知其搏行人則勇而見盜則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見賊者,豈獨此狗也哉!今夫市井無賴之徒,平居使氣,暴橫閭里間,或竄名縣胥,或寄身營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遙避之;怒則吸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誰何,若壯士然。一旦有小劫盜,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數十人,忽廄馬夜驚,以為賊至,手顫顫,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猶震震相擊有聲;發火器,再四皆不然;聞將出戍地,去賊尚數百里,距家僅一二舍,輒號泣別父母妻子,恐不復相見;其震懼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戰。”又奚獨怪于狗而烹之?嘻,過矣!
雖然,畜貓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盜也,茍其職之不舉,斯固無所用矣;況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殺石虎,其母曰:“快牛為犢多能破車,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滅于虎。貪牛之快而不顧車之破尚不可,況徒破車而牛實不快乎!然而婦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過人遠矣。
人之材,有所長則必有所短;惟君子則不然。鐘毓與參佐射,魏舒常為畫籌;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滿數,發無不中,舉坐愕然。俞大猷與人言,恂恂若儒生;及提桴鼓立軍門,勇氣百倍,戰無不克者。若此者固不可多得也。其次,醇謹而不足有為者。其次,跅弛而可以集事者。若但能害人而不足濟事,則狗而已矣!
雖然,吾又嘗聞某氏有狗竟夜不吠,吠則主人知有盜至;是狗亦有過人者。然則搏噬行人而不御賊,雖在狗亦下焉者矣。
浮云四掃天宇清,蒼芒海底銀蟾生。是誰與日去其足,翻解萬里中天行。
目光烱烱忽墮地,夜深窺戶來軒楹。憐我孤孑伴似影,行止起坐俱同情。
欲憑此影向天問,汝蟾何物能縱橫。頭尾藏縮止馀腹,中孕大地山河精。
金銀宮闕安附麗,桂非土植難為榮。嫦娥云是后羿配,有窮未還國幾更。
常聞靈藥頃刻就,豈待千秋兔杵方能成。不然將與世人起沈痼,胡不分我瓊瑤英。
汝身亦有圓和缺,晦昧那得常光明。缺處曾非石可補,圓時真比珠之瑩。
歲移月改已非舊,腹中諸有誰胎萌。俟命不得魂夢驚,天風環佩如傳聞。
仙童兩兩來相迎,敕至天上白玉京。訶斥汝輩誠不慧,下土妄意橫譏評。
此意莫遣聞上帝,卻恐詩書從此令人輕。生從盤古自虧盈,壽十二萬五千八百無危傾。
運隨大化寧有跡,人間物色皆虛名。再拜莫敢復仰視,歸來零露沾冠纓。
始知聞見盡無實,獨抱靈光還太清。
山人敝廬不馀粟,樓有古書數千軸。寶之不啻西昆玉,紫縹青緗互裝束。
六月六日庭中暴,常恐蟬蠹生腰腹。何知黷鼠能穿櫝,竄身文字恣顛覆。
神圖圣牒蒙污瀆,恨不移檄磔其肉。三歲貍奴手所蓄,食至相呼蒙顧育。
邇者朝出暮不復,乳雌雛雀潛遭毒。聱聱白晝聲來酷,靜臥檐頭爪牙縮。
彼誠何幸汝何辱,欲訴神明正威福。嗚呼人世愛憎多隱伏,不敢高歌防忌觸。
石磴連云竹樹垂,洞門深閉落花時。人間幾度春風老,未了仙家一局棋。
倭奴器物巧絕劍最奇,大都千年鐵精始為之。沈埋陰井忘歲月,選練吉日分雄雌。
人血為涂見者悸,禁以神咒傳相秘。腥氣非關龍甲文,光怪自逐夷形異。
不獨國中爭價高,往往犯險來夸示。飛渡鯨波幾萬重,包截鮫皮一尺二。
金環紐束成宛轉,青組交織橫襻系。畫屏文箑貢尚方,此物自詭從藏置。
丁戊山人獨見知,貨之不惜傾囊貲。當年攜持游武夷,山鬼莫敢窺茅茨。
謂我骨相非凡姿,什襲緘封為贈遺。開匣拂拭驚陸離,左揮右霍寒風悲。
即令朔方上谷多鼙鼓,爾獨奚為與我隨。噫吁嚱少年意氣不在茲,會須自斷貪嗔癡。
休歌渭城曲,楊柳思依依。明日秦關客,江州云樹迷。
共坐深巖掩薜蘿,向人獨奈月明何。縱饒白發難禁酒,莫對青山不放歌。
石有道情留洞榻,天將秋意到庭柯。囊琴雖好無弦在,空負年來借聽多。
人間多道路,天上亦風波。臥看雙星轉,聞當七夕過。
神猶甘處野,智不及踰河。祠禱憐兒女,紛紛奈巧何。
藏身隨地足,動著便堪疑。兩利計為上,交鋒機已危。
每當拂心處,頗嫌收手遲。旁觀今更審,鷸蚌莫相持。
云里度遙岑,臨虛谷轉深。石迷多伏虎,樹隱獨聞禽。
乍識為霖意,誰明出岫心。鴻濛如解語,吾欲寄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