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二 雜詠
江南好,錦里是儂家。
綠野堂前馀竹石,翠微亭外接煙霞。
清景望中賒。
江南好,錦里是儂家。
綠野堂前馀竹石,翠微亭外接煙霞。
清景望中賒。
江南風景美好,錦里是我的家園。綠野堂前還留存著青竹與奇石,翠微亭外連接著煙霞繚繞的景色。清美的景致在視野中顯得悠長。
儂:吳語方言,意為“我”。
錦里:本指成都錦官城附近,此處泛指江南風景秀美的地方。
綠野堂:可能為作者居所中的堂名,或借用唐代裴度“綠野堂”之名,代指雅致庭院。
翠微亭:青翠山氣中的小亭,或為作者居所附近的建筑。
賒:此處意為長遠、悠長,形容景色延綿不盡。
此詞為“雜詠”系列之一,當是作者于江南居住或游歷期間,因感于當地清美景色與居家之樂,即興創作以抒懷。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推測為作者晚年或閑適時期所作。
全詞以“江南好”總領,通過“綠野堂”“翠微亭”等具體場景的描繪,展現江南家園的清幽之美,語言簡練而畫面感強,主旨鮮明,是一首典型的江南風情詠嘆之作。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閑掩,日上簾鉤。生怕閑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云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
歲華晼晚,念羈懷多感,佳會難卜。草草杯盤聊話舊,同剪西窗寒燭。
翠袖籠香,雙蛾斂恨,低按新翻曲。無情風雨,斷腸更漏催促。
匆匆歸騎難留,鸞屏鴛被,忍良宵孤宿。回首幽歡成夢境,唯覺衣襟芬馥。
海約山盟,云情雨意,何日教心足。不如不見,為君一味愁蹙。
小舫半簾山色,斷橋兩岸秋陰。
芙蓉消息已愁深。紅染云機翠錦。
幾度煙波共酌,半生風月關心。
飛來鷗鷺是知音。一笑歌邊醉醒。
梨花院宇。澹月傾云初過雨。
一枝輕寒。夢入西瑤小道山。
花深人靜。簾鎖御香清晝永。
紅藥闌干。玉案春風窈窕間。
眼看西園紅與紫,年來幾度芳菲。吾生四十漸知非。祗思青箬笠,江上雨霏霏。
飲酒但知尋夏季,不須遠慕安期。丹成仙去是何時。龜藏何必學,春日正遲遲。
春水湖塘深處。
竹暗沙洲無路。
閑伴落花來,卻信東風歸去。
且住。且住。
細看兩山煙雨。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里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階下寶鞍羅帕,門前絳蠟紗籠。
留連佳客悵匆匆。賴有新團小鳳。
瓊碎黃金碾里,乳浮紫玉甌中。
歸來襲襲袖生風。齒頰馀甘入夢。
浮云散,天似碧琉璃。月正是、上弦時。
姮娥蟾兔俱何在,廣寒宮殿不應虧。這神功,千萬世,有誰知。
甚知解、催人須鬢老。更不算、將人情緒惱。攛掇酒,撼搖詩。
山頭望伴疏星落,庭前看照好花移。夜無眠,應笑我,怎如癡。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闌紅芍藥,已抽簪。
雨馀風軟碎鳴禽。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沈吟。身閑時序好,且登臨。
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也愛休官。也愛清閑。謝神天、教我愚頑。眼前萬事,都不相干。訪好林巒。好洞府,好溪山。
日月如盤。缺又還圓。自然他、虎踞龍蟠。河東上下,一撞三關。看也非慳。也非易,也非難。
月上疏簾,風射小窗,孤館岑寂。一杯強洗愁懷,萬里堪嗟行客。
亂山無數,晚秋云物蒼然,何如輕抹淮山碧。喜氣拂征衣,作眉間黃色。
役役。馬頭塵暗斜陽,隴首路回飛翼。夢里姑蘇城外,錢塘江北。
故人應念我,負吹帽佳時,同把金英摘。歸路且加鞭,看梅花消息。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雪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蛾眉修綠。正君王恩寵,曼舞絲竹。華清賜浴瑤甃,五家會處,花盈山谷。
百里遺簪墮珥,盡寶鈿珠玉。聽突騎、鼙鼓聲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金輿還幸匆匆速。奈六軍不發人爭目。明眸皓齒難戀,腸斷處、繡囊猶馥。
劍閣崢嶸,何況鈴聲,帶雨相續。謾留與、千古傷神,盡入生綃幅。
樓下清歌,水流歌斷春風暮。
夢云煙樹。依約江南路。
碧水黃沙,夢到尋梅處。
花無數。問花無語。明月隨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