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宏知事
風浪曾驚滟滪堆,憐君新手護高桅。相逢話舊渾如夢,已過年光二十回。
烏帽西歸向我辭,久來忘卻贈行詩。聞君歌罷還惆悵,轉覺吟情愧往時。
隨牒年來多苦辛,青云此日荷恩新。南都列衛應相問,知是尚書幕府人。
風浪曾驚滟滪堆,憐君新手護高桅。相逢話舊渾如夢,已過年光二十回。
烏帽西歸向我辭,久來忘卻贈行詩。聞君歌罷還惆悵,轉覺吟情愧往時。
隨牒年來多苦辛,青云此日荷恩新。南都列衛應相問,知是尚書幕府人。
曾經被滟滪堆的風浪所驚嚇,憐惜你初次行船守護高桅。今日相逢敘舊恍若夢中,時光已流逝二十春秋。你戴烏帽西歸向我辭別,我久未想起寫這贈別詩。聽你歌罷仍覺心中惆悵,反覺此刻詩情愧對往日。多年任職歷經艱辛,今日得遇新恩平步青云。南都眾衛若問起你,當知你是尚書幕府之人。
滟滪堆:長江瞿塘峽口的險灘,為古代行船最險處,常喻指險惡環境。
新手:此處指初次經歷風浪的行船者,喻陳宏初入仕途的艱辛。
烏帽:古代男子常戴的黑色帽子,此處指陳宏西歸時的裝束,代指其行程。
隨牒:跟隨公文調遣,指依官職調動任職,此處指陳宏多年輾轉任職的經歷。
青云:比喻高位或顯達的地位,此處指陳宏今日獲新恩、得升遷。
南都:明代以南京為留都(應天府),置諸多衛所,故稱“南都列衛”。
尚書幕府:指尚書的官署,此處代指陳宏所任官職的上級機構或榮耀身份。
此詩為詩人送友人陳宏知事西歸時所作。二人曾有二十載未見之隔,此次重逢后陳宏將赴任新職,詩人感于舊情與友人“隨牒苦辛”到“青云荷恩”的人生變遷,寫下此詩以表贈別與祝福之意。
全詩圍繞“贈別”展開,既回憶二十年闊別之思,又感慨友人仕途艱辛與今日榮遇,情感真摯動人。語言質樸而內涵深厚,于家常敘事中見深情,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與對其前程的美好期許。
一曲高歌春日宴。花底尊前,只當尋常見。柳葉如眉花似面。今春真個天涯遠。裁得美箋抒別怨。懶賦新詞,不是心情懶。翻酒黦痕雙袖滿。音書未斷腸先斷。
春情乍被柳相挑,盡費支持不自聊。作意將來令眼媚,關情偏可惹魂銷。瘦猶含態驕梅格,暖故拖寒帶雪條。漫教疏黃與深綠,好風吹綻看來朝。
鄉名里號一朝新,乃覺臺恩重萬鈞。建水閩山無故事,長卿嚴助是前身。清泉引入旁添潤,嘉樹移來別帶春。莫憑欄干剩留駐,內庭虛位待才臣。雖言閩越系生賢,誰是還家寵自天。山簡愧兼諸郡命,鄭玄慚秉六經權。鳥行去沒孤煙樹,漁唱還從碧島川。休說遲回未能去,夜來新夢禁中泉。君王面賜紫還鄉,金紫中推是甲裳。華構便將垂美號,故山重更發清光。水澄此日蘭宮鏡,樹憶當年柏署霜。珍重朱欄兼翠拱,來來皆自讀書堂。
中使開扃曉一通,云車傳駐上陽宮。黃鶯喚醒殘春夢,獨對東風惜落紅。
九日逢連雨,賓朋屢費邀。實孤黃菊盞,虛想綠云簫。蟋蟀聲逾近,梧桐葉盡飄。喜聞歸不遠,旌節候來朝。
相尋復相別,把酒意如何?云石有時合,風湍無定波。此生無出處,一笑對嵯峨。長揖下山去,暮煙浮女蘿。
板橋通徑薜蘿深,濃翠浮衣竹十尋。啼鳥漸馴時近客,歸云不動似知心。剪苔盤石移棋局,添火香篝續水沈。賦筆惟應潘岳好,恨無樽酒與同斟。
為政若沐也。雖有棄發之費而有長發之利也。
竹與梅為友,梅非竹不宜。截筒存老節,折樹凍疏枝。靜牖初安處,清泉滿注時。暗香披拂外,細細覺風吹。
小泊稽莊月正弦,莊官驚問是何船。今朝哨馬灣頭出,正在青山大路邊。
煮酒重論當世豪。星騰紫靄映晴霄。尋春豈畏千山雪,琢玉休辭百代勞。循鶴背,上云腰。凝聽天籟正蕭蕭。濁沙淘盡煙波靜,一鑒清光枕泬寥。
椒蘭采罷館娃傾,香徑惟存舊日名。游客春來吊遺跡,野花芳草不勝情。
于菟猶踞薜蘿屏,須識名泉本地靈。調水可憐人更癖,濯纓誰遣夢初醒。魏公字簇山花艷,蘇老詩镵石蘚青。泡影果緣僧咒起,欲將真偽勘圖經。
天申佳節繼天中,賀慶年年信始通。明詔重頒浮論息,共知至計出天衷。
蒼朮頻燒煙霧蒸,紫藤初爇蕙蘭清。歲除卻憶升平夜,蕭鼓喧喧滿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