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彭處士夫婦
隱君元是彭仙后,一日凌風去不回。寂寞王屯坡下路,杖藜誰復聽松來。
我愛梅邊最不群,每從先達訪遺文。由來國子先生母,卻是梅邊嫡派分。
擇繼當時屢問名,邑南唐氏有家聲。平生婦道堪書處,請看彭門七弟兄。
隱君元是彭仙后,一日凌風去不回。寂寞王屯坡下路,杖藜誰復聽松來。
我愛梅邊最不群,每從先達訪遺文。由來國子先生母,卻是梅邊嫡派分。
擇繼當時屢問名,邑南唐氏有家聲。平生婦道堪書處,請看彭門七弟兄。
隱居的先生本是彭祖仙人的后代,有一天乘風而去不再回來。王屯坡下的道路一片寂寞,還有誰會拄著藜杖來聽松聲呢。我喜愛那梅邊與眾不同之人,常常向先輩們尋訪遺留的文章。向來是國子先生的母親,原來是梅邊這一嫡派的分支。當初選擇繼嗣時多次詢問姓名,邑南唐氏家族有聲望。這位婦人一生的婦道值得書寫之處,看看彭家的七個弟兄就知道了。
隱君:隱居的人。彭仙:指彭祖,傳說中的長壽仙人。凌風:乘風。杖藜:拄著藜杖。不群:與眾不同。先達:有德行學問的前輩。遺文:遺留下來的文章。國子先生:指國子監的官員。嫡派:嫡系。擇繼:選擇繼嗣。問名:古代婚禮“六禮”之一,男方請媒人問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家聲:家族的聲譽。婦道:婦女應遵守的道德規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彭處士夫婦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他們的緬懷和敬意而作。當時社會可能注重家族聲譽和婦道等傳統觀念,彭處士夫婦在當地可能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首詩主旨是挽悼彭處士夫婦。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敘述和意象營造出緬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人們對品德的重視。
天下事,問天怎忍如此!陵圖誰把獻君王,結愁未已。少豪氣概總成塵,空馀白骨黃葦。 千古恨,吾老矣。東游曾吊淮水。繡春臺上一回登,一回揾淚。醉歸撫劍倚西風,江濤猶壯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長淮、猶二千里。縱有英心誰寄!近新來又報胡塵起。絕域張騫歸來未?
舊時心事,說著兩眉羞。長記得、憑肩游。緗裙羅襪桃花岸,薄衫輕扇杏花樓。幾番行,幾番醉,幾番留。 也誰料、春風吹已斷。又誰料、朝云飛亦散。天易老,恨難酬。蜂兒不解知人苦,燕兒不解說人愁。舊情懷,消不盡,幾時休。
獨自上層樓,樓外青山遠。望以斜陽欲盡時,不見西飛雁。 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待到黃昏月上時,依舊柔腸斷。
夜來風雨匆匆,故園定是花無幾。愁多怨極,等閑孤負,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對人容易。算好春長在,好花長見,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舊事,恨星星、不堪重記。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來風味。待繁紅亂處,留云借月,也須拚醉。
情脈脈。半黃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記得,袖香熏窄。 別來人遠關山隔。見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書無雁,寄誰歸得。
春猶淺,柳初芽,杏初花。楊柳杏花交影處,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遠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驚他。
月掛霜林寒欲墜。正門外、催人起。奈離別如今真個是。欲住也、留無計。欲去也、來無計。 馬上離魂衣上淚。各自個、供憔悴。問江路梅花開也未?春到也、須頻寄。人到也、須頻寄。
食肉何曾盡虎頭,卅年書劍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黃祖,襆被今猶窘馬周。 自是汝才難用世,豈真吾相不當侯。 須知少日拏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荷蓋傾新綠,榴巾蹙舊紅。水亭煙榭晚涼中。又是一鉤新月、靜方櫳。 絲藕清如雪,櫥紗薄似空。好維今夜與誰同。喚取玉人來共、一簾風。
紫貂南北分榮,有人瑞鳳池疏秀。月斧云斤,斫成三絕,輝華星斗。早歲從軍,烏戎口伐,奇功立就。更題衡忠義,傳家清白,人道外甥似舅。好看五經說後。步蟾宮、桂香盈袖。紫橐持荷,清班布武,履聲依舊。回意刊山,當年垂棒,月明煙袖。隱巖清秀,露玉風金,歲歲祝千秋壽。
紫貂南北分榮南鄭相、北鄭相,有人瑞鳳池疏秀鄭仁表。月斧云斤,斷成三絕,輝華星斗鄭虔三絕。早歲從車,烏戎口伐,奇功立就鄭元壽口伐可汗。更題衡忠義,傳家清白,人道外甥似舅鄭乃陳光州之甥。 好看五經說后鄭欽。步蟾宮、桂香盈袖。紫橐持荷,清班布武,履聲依舊鄭尚書。回憶刊山,當年垂棒,月明煙袖。隱巖清秀鄭太師退處隱巖,露玉風金,歲歲祝千秋壽。
佳麗東陽境,瑞炁曉籠晴。中元逾了十日,上相喜重生。四海文章宗匠,百里弦歌德化,官與水雙清。懇切勸分意,賑恤活饑甿。 幸依劉,空頌魯,阻稱觥。遙瞻快倚樓上,一點壽星明。聞道璽書將下,看取蓬瀛直造,指日秉鈞衡。大展平戎略,談笑復神京。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千頃山中月,三黃頂上云。 相看無一語,今日喜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