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竺興福寺新閣五首 其二
面面峰巒杰閣新,
好山借我倚欄身。
商量壁記留名易,
未是題詩第一人。
面面峰巒杰閣新,
好山借我倚欄身。
商量壁記留名易,
未是題詩第一人。
新建成的樓閣四周都是峰巒,景色壯美。我有幸憑靠著欄桿欣賞這美好的山色。想要在壁記上留下名字很容易,但我卻不是在這里題詩的第一人。
面面:四周。
杰閣:高大的樓閣。
商量:這里有打算、考慮的意思。
壁記:寫在墻壁上的文字記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登上新建成的樓閣后,看到四周的美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文化氛圍較好的時期,人們有閑情雅致游覽名勝并留下文字記錄。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登閣觀景的感受,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雖未在文學史上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柏如愁病渴,韓眾與神丹。一粒投人易,千金報爾難。飛鴻連遠漢,征馬出長安。他日乘云去,無忘寄犬還。
隔江遙望綠楊斜,聯袂女郎歌落花。風定細聲聽不見,茜裙紅入那人家。
書來已悔三年事。奈人去、關河千里。落花浮水認前歡,甚枝葉、都無留意。春寒撩亂鴛鴦被。料斜月、還窺半睡。依依別夢異初心,到清曉、明妝有淚。
溪園召飲意偏濃,亦有浮眉九尺筇。才過中和三月節,尚馀花信幾番風。思援逸駕詩無敵,為制頹齡酒有功。至境更尋花柳外,百年行樂許君同。
朝有程書野有歌,行過潁水復黃河。天于斗極瞻時近,風自棠陰憩處多。七郡圖經隨我在,百年田里謂民何。尋常莫擬題名處,萬仞嵩高石可磨。
六朝跡蒼莽,長江流古今。高臺自風月,不廢我登臨。
有客骨氣清,南來自仙都。眷此山水地,相逢意交孚。游神于先天,理象窮六虛。炯然雙瞳光,為人辨榮枯。流觀文物海,妙泄造化樞。上有星緯垣,下有龍穴區。甲子起上元,萬古數不渝。溯流探其源,奇言如貫珠。蹇余久巖壑,澹素以自娛。坐視歲月遷,不忍棄詩書。朋游或要津,笑我猶癯儒。子來筮卦畫,謂當應時需。窗前共尊酒,談笑忘羈孤。天高秋氣肅,鴻雁來賓初。去意不可留,贈之乏瓊琚。豈無小山徒,招隱上亨衢。猗彼盤中人,寧久盤中居。時至諒毋失,江左暫踟躕。
湖光祗在闌干外,憑虛遠迷三楚。舊柳猶青,平蕪自碧,幾度朝昏煙雨。天涯倦旅。愛小卻游鞭,共揮談麈。頓覺塵清,宦情高下等風絮。芝山蒼翠縹緲,黯然仙夢杳,吟思飛去。故國樓臺,斜陽巷陌,回首白云何處。無心訪古。對雙塔棲鴉,半汀歸鷺。立盡荷香,月明人笑語。
閣道中宵急雨鳴,遙憐牛女渡河情。吳臺驚鵲飛來重,長信流螢洗后明。不謂金壺能續漏,祇緣玉箸剩沾纓。江湖亦有佳期隔,愁見蘭濤混太清。
云深山路失高低,足快身輕定不迷。占斷云根晞白發,望窮山色上丹梯。空生卻被巖花笑,莊叟難將物論齊。長老峰頭相見后,缽囊高掛不須攜。
喬木千章畫不如,白鷗煙雨到江湖。誰為求仲營三徑,竊比揚雄有一區。故國興亡樹如此,他年聲利蔓難圖。屋西便與秋山約,莫遣歸來見白須。
燕戲還檐際,花飛落枕前。寸心君不見,拭淚坐調弦。
留滯鄉園久,無心更出山。圣人方罪己,逐客豈投閒。未敢終違世,何妨更抱關。招邀慚已再,花下強酡顏。
辛苦羚羊峽,東西割紫云。青花因水見,白葉與天分。沐浴乘佳日,精華得大文。裁成風字好,珍重一貽君。
霧迷三里橫陂道,相逢系舟曾許。約腕痕深,同心結密,還為雪肌憐汝。辭歸別浦。正亂梗搖秋,遠峰銜雨。只恐波翻,岸南楓黑老蛟舞。冰弦拗折未斷。縱牽情萬縷,難抵遲暮。潤玉寒銷,清輝靜倚,禁得韶年虛度。離懷漫訴。想水淈塵飛,久埋終污。碧幌今宵,莫教留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