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書事
薄雪籠日護初晴,
沙岸潮來春水生。
間傍柳堤騎馬去,
一鞭春色柳風輕。
薄雪籠日護初晴,
沙岸潮來春水生。
間傍柳堤騎馬去,
一鞭春色柳風輕。
薄薄的雪幕籠罩著太陽,守護著剛剛放晴的天空,沙灘岸邊潮水涌來,春天的河水開始上漲。我悠閑地沿著柳堤騎馬前行,一鞭子揮出,感受著柳風中那輕盈的春色。
薄雪籠日:薄薄的雪好像籠罩著太陽。
初晴:剛剛放晴。
間傍:偶爾沿著。
柳風:夾雜著柳樹枝葉氣息的風。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春日景色可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春日初晴之時,詩人在外出游玩時有感而發,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景色,突出特點是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它生動展現了春日生機,讓讀者感受到詩人的愉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
杖策松門興未窮,更過金地雨花中。山泉淅瀝通幽戶,林葉蕭森下晚風。目極平皋方蒼莽,煙深城郭自空濛。他年襆被僧房宿,聊與支郎話色空。
流浪江湖久,攀緣歲月闌。高名當世重,好句逼人寒。月苦蟬聲嗄,鐘清柿葉乾。龍鐘千萬里,擬欲訪師難。
到處是春光,萬紫千紅生色。歌唱人民公社,好基層形式。相逢不再道家常,唯共競心力。模范英雄稱號,看何人先得。
飄然攜手躡松關,蘭渚風流若可攀。浮世已隨蒼狗換,勞生偶共白云閑。瀑懸三疊飛靈澍,香散諸天破醉顏。一抹匡山青未了,抱琴松下聽潺。
蒼蒼龍闕晚,九陌雜香塵。方外無他事,僧中有近臣。青門玉露滴,紫閣錦霞新。莫話三峰去,澆風正蕩淳。
平生耳里湘西寺,此日真成叩梵宮。地辟晉朝多勝概,人師支遁有高風。身游大士毗耶境,目盡湘東返照中。佳處未能頻駐屣,此行尋勝亦匆匆。
金陵勢休。吳中惠流。百年試聽民謳。盼長江轉頭。遺文盡收。遺宮尚留。湖山重認蘇州。問英靈慰否。
柳殘花謝宛三秋,雨閣云低風撼樓。中酒懨懨人愈病,思君故故日增愁。豺狼當道生何益,洛蜀紛爭死豈休。只恐中朝元氣盡,極天烽火掩神州。
林壑盤紆松徑深,華臺暇日暫登臨。云開楚岫千重出,日落蒼梧萬里陰。賈傅文章仍自昔,武王城郭已非今。傷時訪古堪流涕,徙倚聊為澤畔吟。
墟落生煙晝欲昏,亂山行盡到平原。雨馀疊嶂添新秀,水落寒沙見舊痕。古寺有僧棲壞屋,遺斜無主自荒村。徘徊欲訪當時事,黃葉驚風斷客魂。
覆載象天地,日月并光芒。春風吹煦萬物生意各軒昂。既有及時雨露,又有驚雷破敵,魑魅影潛藏。舉世共翹首,卓立此新邦。堯謂舜,天之合,出蒙莊。我道天人合德,堯舜豈能當。徹底翻新社會,再造山河大地,功在黨中央。六億謳歌起,主席壽無疆。
共產黨人意志堅,赴湯蹈火我當先。嚴刑拷打何足畏,“鐵砧”美名萬古傳。
悠揚秋日澹岡陵,系馬喬林叩梵扃。過雨溪流初瀰瀰,無風竹影自泠泠。空馀古柏庭前老,依舊寒山戶外青。惆悵祖師飛錫地,巖阿誰為一鐫銘。
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
萬畦霜稻臥黃云,小徑縈紆接寺門。不見高人空像設,更無衲子辯風幡。樓觀遠岫秋增媚,窗枕寒溪夜更喧。他日重來瞻近影,一憑香火薦蘋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