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離別三首
送別垂楊下,淚沾樹上花。曉風吹不盡,飄泊到天涯。
天涯忽已遠,日暮心如焚。盼望空階下,寒山隔彩云。
綵云撩亂飛,去作相思夢。覺來縈妾腸,閒把玉簫弄。
送別垂楊下,淚沾樹上花。曉風吹不盡,飄泊到天涯。
天涯忽已遠,日暮心如焚。盼望空階下,寒山隔彩云。
綵云撩亂飛,去作相思夢。覺來縈妾腸,閒把玉簫弄。
在垂楊樹下送別,淚水沾濕了樹上的花。清晨的風也吹不盡離情,這離情漂泊到了天涯。天涯忽然變得那么遙遠,傍晚時分我的心像火焚一樣。我在空階下盼望,卻只見寒山被彩云阻隔。彩云繚亂地飛舞,我進入了相思的夢境。醒來后愁緒縈繞在我的心頭,我閑來拿起玉簫吹奏。
垂楊:垂柳,常與離別相關。
曉風:清晨的風。
空階:空曠的臺階。
彩云:彩色的云,此處有虛幻之意。
縈:縈繞。
閒:同“閑”。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描寫古代女子送別愛人的場景。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后相見困難,女子的離情別緒便更為濃烈。詩人可能是有感于此類現象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的離別相思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細膩動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詩歌中常見的離別主題,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人生出處天難問,聞有靈山試扣之。三月裹糧真不易,一生如夢復何疑。天臺雁蕩歸時路,秋月春風別后思。我亦有疑煩致問,蒼生帖息定何時。
雨來何所動,定里不聞聲。僧老無求矣,霞光作補丁。
儒墨稱堯舜,皆謂真堯舜。堯舜不復生,儒墨誠誰定。同浴譏裸裎,萬古一爭競。不齊以為齊,漆園真自圣。
膩脂呈曉暈,含醉惜紅衣。獨抱風光好,偏憎露粉肥。枝間春煖透,煙外早寒微。物色從人轉,遐心莫我違。
羽人新得虞翁號,歸筑衡茅并翠微。丹室有風鳴夜帳,斗壇多露濕秋衣。畫中昨者薛少保,華表當年丁令威。直擬身形鍊相似,玉笙吹上白云飛。
郎宿臨初度,村翁喜欲顛。要知儂甲子,老弟已稀年。爵并開鄉邑,官皆視大蓬。年齡高略似,須發黑難同。我昔單棲久,君今半被空。天公將老壽,裨補兩鰥翁。菰甘因輟送,荔熟亦均分。食指真欺我,脾神不似君。平生老兄弟,歲晚共婆娑。蘇氏推同叔,程家說二哥。
總教拋卻宦情何,忽自悲傷忽笑歌。半百年來遷客里,數家開閣不曾過。
閑齋澹無營,忽念山中侶。鶴馭杳難期,瑤笙竟何處。心懷九轉丹,夢繞三花樹。矯首望孤云,飛聲寄玄圃。
秋風相挽出門庭,東望云邊白玉京。婚嫁自嗟何日了,利名誰信本來輕。揮毫為我光行色,傾蓋知公不世情。文字清新有如此,底緣淡墨未題名。
大塊噫聲遠疊。報開徹、風姿幻雪。萬點春瘢擦肩拂。六銖衣、雨天華、顫如睫。骸色逾明月。已剔作、琉璃灰蝶。覆水流緋鋪粉纈。花葬也、一漚生、一漚滅。
氣節摩霄漢,文光射斗杓。禮闈高擢桂,憲府早乘軺。曉日聽鳴鳳,秋空見落雕。君才有如此,不負圣明朝。
園井汲寒綠,當窗煮金屑。應有山僧來,從君泛春雪。
豪真欺酒綠,老每厭花紅。人事年年異,春風物物同。云霄猶旅雁,時序又新菘。潦倒元吾分,金尊莫放空。
鑾輿翠蓋始東巡,隆準依然泗上身。父老已非豐沛舊,塵埃誰識帝王真。八千子弟空歌楚,百二河山竟去秦。莫道四方須猛士,商山閒殺采芝人。
水火暫相當,調羹陰與陽。過橋方識味,味在勿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