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梅盛開與施秋官黃司訓聯句三首
先春元是百花魁,歷盡冰霜暖自回。冷艷不虞蜂見妒,清標應許鶴相陪。心中夙負調羹具,眼底終慚作賦才。愿與松筠結三友,羅浮山月待重來。
幾年京國夢梅花,香影真宜退士家。興動巡檐頻索笑,吟成煮雪一烹茶。向來紅紫渾無賴,此去孤高詎有涯。頗覺逋仙心太苦,相看贏得鬢雙華。
一日花神遇賞音,歲寒于此見天心。閣杯且論閒邊易,對雪誰聲譜外琴。佳實終為商鼎用,暗香不許漢宮吟。山堂從爾增高價,杜老何須策蹇尋。
先春元是百花魁,歷盡冰霜暖自回。冷艷不虞蜂見妒,清標應許鶴相陪。心中夙負調羹具,眼底終慚作賦才。愿與松筠結三友,羅浮山月待重來。
幾年京國夢梅花,香影真宜退士家。興動巡檐頻索笑,吟成煮雪一烹茶。向來紅紫渾無賴,此去孤高詎有涯。頗覺逋仙心太苦,相看贏得鬢雙華。
一日花神遇賞音,歲寒于此見天心。閣杯且論閒邊易,對雪誰聲譜外琴。佳實終為商鼎用,暗香不許漢宮吟。山堂從爾增高價,杜老何須策蹇尋。
第一首:早于春天原是百花中的魁首,歷經冰霜寒冷暖意自然回歸。冷麗的姿態不必擔心蜜蜂嫉妒,清高的風度應當有仙鶴相陪。心中早懷治國的才能,眼前終愧缺乏作賦的文才。愿與松竹結為歲寒三友,羅浮山的明月等待我再次到來。第二首:多年在京城夢見梅花,那香影正適合退隱之人的家。興致來了繞著屋檐頻頻歡笑,吟詩時煮雪烹茶。從前那些紅紫花卉實在無賴,此去梅花的孤高哪有盡頭?頗覺林逋愛梅心太苦,相對看時已兩鬢斑白。第三首:一日花神遇到知音欣賞,寒冬里可見天地的心意。放下酒杯且論閑適的易理,面對飛雪誰奏譜外之琴?梅花終會成為商鼎中的佳實,暗香不許在漢宮中輕吟。山堂因你更增身價,杜甫何須騎驢來尋?
先春:早于春天。百花魁:百花之首,指梅花。
冷艷:梅花冷麗的姿態。清標:清高的風度。
調羹具:用商王武丁以傅說為相,調鼎鼐(喻治國)的典故,指治國才能。
松筠:松與竹,歲寒三友之一。羅浮山月:化用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遇梅仙的典故。
京國:京城。退士:退隱之人。
逋仙:指宋代林逋(和靖),隱居孤山,種梅養鶴,號“梅妻鶴子”。
歲寒:寒冬,喻困境。天心:天地的心意。
商鼎:商王的鼎,喻國家重用。杜老:指杜甫。策蹇:騎驢。
此詩為作者與施秋官、黃司訓同賞庭梅時聯句所作。明代文人雅集常以聯句唱和,梅花因“歲寒三友”之譽,常被借喻高潔品格。詩中“愿與松筠結三友”“歲寒于此見天心”等句,或作于冬季,三人共賞梅景,借梅抒懷,反映文人以梅自喻、追求清高品質的心境。
三首聯句以梅為中心,托物言志,通過描繪梅的孤高、耐寒、不媚俗等特性,表達堅守高潔品格的追求。語言清俊,用典自然,將梅的自然屬性與人格象征巧妙結合,體現明代文人雅集唱和的雅致與思想深度。
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門。
德光義且富,肯易王侯尊。
魏主欽其賢,軾廬情亦敦。
秦兵遂不舉,高臥為國藩。
君不見夜來渡口擁千艘,中載萬姓之脂膏。
當樓船泛泛于疊浪,恨珠貝又輕于鴻毛。
又不見朝來津亭維一舠,中有一士青其袍。
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風號。
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為水府之腥臊。
個個覓長生,根元不易尋。
要貪天上寶,須去世間琛。
煉就水中火,燒成陽內陰。
祖師親有語,一味水中金。
神仙不可學,形化空游魂。
白日非我朝,青松為我門。
雖復隔幽顯,猶知念子孫。
何以遣悲惋,萬物歸其根。
寄語世上人,莫厭臨芳尊。
莊生問枯骨,三樂成虛言。
露草芊芊,頹塋未遷。
自我居此,于今幾年。
與君先祖,疇昔恩波。
死生契闊,忽此相過。
誰謂佳期,尋當別離。
俟君之北,攜手同歸。
適向人間世,時復濟蒼生。
度人初行滿,輔國亦功成。
但念清微樂,誰忻下界榮。
門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雨雪霏霏天已暮,金鐘滿勸撫焦桐。
詩吟席上未移刻,劍舞筵前疾似風。
何事行杯當午夜,忽然怒目便騰空。
不知誰是虧忠孝,攜個人頭入坐中。
仙翁上升去,丹井寄晴壑。
山色接天臺,湖光照寥廓。
玉洞絕無人,老檜猶棲鶴。
我欲掣青蛇,他時沖碧落。
姹女住瑤臺,仙花滿地開。
金苗從此出,玉蘂自天來。
鳳舞長生曲,鸞歌續命杯。
有人明此道,海變已千回。
浪闊波澄秋氣涼,沈沈水殿夜初長。
自憐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谷王。
香裊碧云飄幾席,觥飛白玉艷椒漿。
酒酣獨泛扁舟去,笑入琴高不死鄉。
水得天符下玉都,三千日里積功夫。
禱祈天地開金鼎,收拾陰陽鎖玉壺。
便覺凡軀能變化,深知妙道不虛圖。
時來試問塵中叟,這個玄機世有無。
仲連秉奇節,釋難含道情。
一言卻秦圍,片札降聊城。
辭金義何遠,讓祿心益清。
處世功已立,拂衣蹈滄溟。
萬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
青龍精是汞,白虎水為鉛。
悟者子投母,迷應地是天。
將來物外客,個個補丹田。
伊彼維揚,在天一方。
驅馬悠悠,忽來異鄉。
情通幽顯,獲此相見。
義感疇昔,言存繾綣。
清江桂洲,可以遨游。
惟子之故,不遑淹留。
退仙時此地,去俗久為榮。
今日登云天,歸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騰舉不為名。
為報學仙者,知余朝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