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浴
滟滟蘭湯傍翠屏,
個中倩影認伶俜。
華清水滑侵溫玉,
豆蔻泉流發暗馨。
一幅畫圖郎看煞,
十分嬌態妾松惺。
臉波腰柳花應妒,
出浴新妝黛掃青。
滟滟蘭湯傍翠屏,
個中倩影認伶俜。
華清水滑侵溫玉,
豆蔻泉流發暗馨。
一幅畫圖郎看煞,
十分嬌態妾松惺。
臉波腰柳花應妒,
出浴新妝黛掃青。
波光粼粼的香湯旁立著翠色屏風,其中那美麗的身影顯得孤獨又輕盈。華清池的水滑潤,輕觸著溫潤如玉的肌膚;豆蔻般的泉水流淌,散發出暗暗的香氣。這如同一幅畫卷,讓情郎看入了神;十分嬌柔的姿態,是我剛出浴的困倦模樣。眼波流轉,腰如細柳,連花兒都該嫉妒;新妝初成,黛眉輕掃,青黑如墨。
蘭湯:加蘭草的香湯,古代用于沐浴的溫水。
伶俜(líng pīng):形容孤獨輕盈的樣子。
溫玉:比喻女子肌膚溫潤如玉。
松惺:嬌柔困倦、朦朧不清的狀態。
黛掃青:用青黑色的黛墨描畫眉毛。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古代文人描寫閨閣生活的作品,通過對女子出浴的細致刻畫,展現傳統審美中對女性柔美姿態的關注。
全詩以“出浴”為核心,通過環境、姿態、細節的多重描寫,生動展現女子出浴時的嬌美動人。語言艷麗而不失細膩,善用比喻與側面烘托,是古代描寫女性美的典型詩作。
六出弄陰機,
新晴閃夕暉。
馀寒隨雁去,
殘雪帶春歸。
無才無德劇癡頑
家國爭□付等閑
底事人欽長樂老
死時猶欲比尼山
九日至黃州,欣然獨西笑。
赤壁落吾手,于焉恣游眺。
一杖陵層崖,劃然發長嘯。
把酒呼魚龍,踞石登虎豹。
小亭遺像在,長髯側烏帽。
卓哉東坡叟,煜煜神光照。
群兒戲弄兵,蟻斗何足道。
想公吊古心,還為后人吊。
鶴影落寒空,笛聲來遠棹。
杖策下荒岑,江煙起漁灶。
南莊北宅眼前花,
好兒好女莫縵誇。
我若一朝身死后,
又屬張三李四家。
聞說火山奇,共入火山去。遙望白芙蓉,排列白云處。廿里大仙巖,寄宿許小住。俯視來時途,白云積如絮。
破曉乘籃輿,重覓火山路。沿徑詰曲行,四塞皆煙霧。林外聞清鐘,引向禪堂駐。老僧瘦于猿,問答多妙悟。
引我觀火穴,舍輿著芒屨。崎嶇歷蠶叢,陰翳入深樹。攀蘿數里馀,倏忽睹奇趣。
山頭曲突如,火光爛飛炷。其穴乃有六,穴烈燄競吐。中有清泉流,如瀑勢奔注。水火同一源,上炎下流溯。
有樹奇不枯,去火甫兩步。青草環四傍,土色儼鐵鑄。煮茗有異芳,飲之等甘澍。對此共稱奇,莫能明其故。
徘徊同忘歸,不覺碧天暮。紀異愧無才,即景詩聊賦。
溱洧遺風多芍藥。
好訂蘭亭春約。
曲水流觴酌。
因修禊事看魚躍。
匝樹花芳鶯語樂。
斗草東風池閣。
可有金人落。
水心長劍凌波托。
關河雙鬢白,
風雪一燈青。
檜肉不可食
但增忠義悲
焚香臨決日
扼腕議和時
偃月人何在
凌煙草亦知
曾聞無垢語
刊入墓頭碑
步虛離地不沾塵
云送風行露半身
呼吸九州游已遍
到來招手戲時人
木蘭花放勺梁春,
環佩空祠鎖暗塵。
十二年間金鼓地,
此花照見女郎身。
江山憔悴悲詞客,風雨凄其對故人。旅火夜涼秋似水,新詩為洗北來塵。
扶衰健筆肖昌黎,若論才華讓玉溪。相對令人慚飯顆,秋宵剪燭客窗西。
碧空無云雨所洗,長風舒波一萬里。大月入戶天蒼涼,幽人攬衣坐驚起。
孤光遠映金輪峰,喚取空山生海水。是時孟夏甫過望,太陰未覺虧全體。
老蟾飛鏡入匡廬,驪龍吐珠出彭蠡。一片愁心天地青,半空島色星辰綺。
法宮鐘鼓宵沈沈,雄壓天聲萬山趾。長廊可飯數百僧,濁酒相呼二三子。
夜深人稀聲籟絕,犬吠蟲吟清可喜。諸天寂寂守龍象,下界紛紛斗牛蟻。
諸僧鼾睡了不聞,佛亦無言垂兩耳。繞庭千遍看未足,更欲開門覓山鬼。
愁入天邊壞塔孤,夢飛海外神州幾。吾聞世界本漚浮,何況人身一稊米。
百年易盡如風鐙,聚散死生皆偶爾。要持屢劫妙明心,一學昭文絕成毀。
君知今夕是何年,佛在虛堂正彈指。
降表修成看陸沈,
仍希姓字附東林。
名山悵望《中州集》,
歧路徘徊上堵吟。
天火不容留宛委,
佛鐙可許懺威音。
青青轉羨章臺柳,
擘石研丹見素心。
谷隱多牡丹,一花百千葉。一根出一切,一切一根攝。愛君看花處,立悟恒沙劫。其誰知此意,祇有花間蝶。
樓閣倚天外,鐘梵落人間。俗客有時去,野僧長日閑。白云何所往,飛鳥未能還。一望輒一嘆,令人唯厚顏。
甘棠如眾木,峴首如眾山。燕人愛召公,公去不忍攀。襄陽思叔子,墮淚濕孱顏。至今山外溪,日夜波瀾翻。如公章貢祠,亦在山水間。
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陽池。魚鳥如故人,相忘不相疑。但持青蓮葉,不倒白接?。我與之子游,何似山公時。
城西古剎倚層空,鷲嶺東來有路通。樵唱不知蘿徑外,梵音只在竹林中。隔江鼓棹人乘月,溽暑添衣客避風。白發老僧殊解事,問誰詩句似休公。
古寺遙看入碧空,竹間石徑暗相通。九重宮闕云霄里,千里山河指顧中。地迥自應消暑氣,樹高偏易起秋風。翠微舊址今安在,不用殷勤問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