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韻 其一
垂髫孫子侍閒行,
只此閒中度此生。
偏是杜鵑能愜意,
不如歸去兩三聲。
垂髫孫子侍閒行,
只此閒中度此生。
偏是杜鵑能愜意,
不如歸去兩三聲。
垂著短發的小孫子陪伴我悠閑漫步,就在這閑適的生活中度過此生。偏偏是杜鵑鳥最能讓人感到愜意,那‘不如歸去’的啼鳴聲傳來兩三聲。
垂髫:古代兒童頭發下垂未束,代指年幼的孩子,此處指小孫子。
侍:陪伴、跟隨。
閒行:悠閑地行走。
偏是:偏偏是,強調出乎意料的契合。
杜鵑:鳥名,其啼聲似“不如歸去”,常引發歸思或閑適之情。
愜意:符合心意,令人滿足。
此詩為作者與退休的李大夫(致政李大夫)郊外散步時的唱和之作。李大夫退休后,二人共游郊外,作者有感于退休后與孫輩相伴、閑適自在的生活狀態,遂依李大夫原詩之韻創作此篇,表達對悠閑生活的滿足。
詩通過描寫與孫輩閑游的日常場景及杜鵑啼鳴,展現退休后閑適自得的心境。語言平淡自然,以生活細節與自然意象傳遞情感,體現對平凡生活的珍視與滿足。
馬蹄騰踏去如流,雨止車塵凝不浮。驛道夷平桑柘美,人言從此屬皇州。
夕云盡沒月芒東,腰下寒冰意不窮。質酒將溫西北令,折光猶鑒項華瞳。黃金珰去來風雨,秋夜霜生滿胄弓。斫地成詩疆一丈,水銀直溢斗牛宮。
太陽添個行星繞。行星恰是由人造。飛過月宮時。常娥驚且疑。羿弓原誕說。此箭從何出。一發破天心。天狼光影沈。
溧陽三日雪平地,城市十家九家閉。官舍無氈冷徹骨,省事正宜尋老計。小人自不知紀年,我久忘吾豈忘世。出門無礙將何之,已拚食貧了三歲。深雪沒履寒徹綿,誰子扣門四詩仙。袖中黃絹齏臼辭,涂抹既醉鳧鹥篇。我非不納學泄柳,政爾欲眠如孝先。忘形爾汝子勿怪,坦率從來六十年。
柳絲搖曳拂堤沙,瑞氣中藏上相家。風動五云迷御俎,香從雙闕賜天花。仙韶合奏塵飛盡,中使宣斟日未斜。既醉太平誰事業,為傾恩意入流霞。
譽自馨香道自怡,相思嶺上卻無機。荒蕖葉覆深霞在,片石人吟一鳥飛。何處風砧傳古曲,誰家冢樹掛斜暉。因思往事真堪笑,鶴背漁竿未是歸。
風定南溪映碧虛,扁舟選勝百蟠紆。荇花荷葉明人眼,猶記當年入鏡湖。
早晚聽潮催事非,一訇一默惘難違。鬼廚慷慨牛刀滯,冥紙張揚馬屁飛。歿節嘗哀頒圣盜,活生每祭益犧肥。徒栽香火焚高器,太史夷猶書不歸。
生兒是處皆堪托。垂髫男女歌聲樂。拍手笑顏開。阿姨真早來。為求勞動力。健婦中閨出。不用作羹湯。四鄰新食堂。
重屋雕甍勢欲翩,睿題藻翰揭中天。秪緣吉德存方寸,乃爾叢霄格大圓。傳自孔門皆一道,稽諸說命合三篇。中興如問君臣美,萬世昭時六字傳。
當年而父同吾父,各罄籯金共教兒。可惜兩翁黃壤下,不知二子綠衣時。著鞭雖已撞樓破,列鼎寧無負米思。千里送君何以贈,長歌泮水蓼莪詩。蘭佩蓉裳似倦游,東隅雖失尚堪收。君騎漱玉亭前馬,我艤投金瀨上舟。八品一官俱獨冷,兩州千里隔三秋。南溟鯤化君能事,甘分西湖侶白鷗。
澗香霞影繞樓臺,捲箔憑闌耳目開。況從旌旗近鸞鳳,可憐談笑出塵埃。火云不入長松徑,露茗何須白玉杯。誰道迎仙仙不至,今朝還有謝公來。
咫尺齊山不易登,力驅煩冗得身輕。瑤巔珉洞須尋遍,從此乘風上玉京。
炎精光復論元功,事業伊周信比蹤。許國一心明貫日,存孤高節凜經冬。甲區地勢羅千雉,奎畫天門跳六龍。自古至誠參化育,濟時行道本中庸。
尖端科技同飛躍。文人積習消除卻。下筆費躊躕。床頭多異書。高唐無復意。夢跨雙龍尾。星際快游行。滿身皆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