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韻二首與宣溪
選勝同來竊供茶,晤言終日愧投瓜。幽人泉上堪刳竹,短簿祠前訪種花。山犬不驚隨鶴氅,野僧如悔認星槎。老天故爾供吟嘯,容我登臨直到家。
重揖山靈欲酹茶,秋風今熟幾回瓜。題名石裂攢金薤,殉劍池深冷鐵花。詩壘眾降新立幟,酒船如泊小浮槎。煩君并作南游錄,乞與兒孫記兩家。
選勝同來竊供茶,晤言終日愧投瓜。幽人泉上堪刳竹,短簿祠前訪種花。山犬不驚隨鶴氅,野僧如悔認星槎。老天故爾供吟嘯,容我登臨直到家。
重揖山靈欲酹茶,秋風今熟幾回瓜。題名石裂攢金薤,殉劍池深冷鐵花。詩壘眾降新立幟,酒船如泊小浮槎。煩君并作南游錄,乞與兒孫記兩家。
其一:我們一同選勝探幽,我謙卑地供上茶點;終日暢聊,自愧沒有像《詩經》中那樣以瓜相贈。隱士在泉邊正剖竹為器,我們到短簿祠前探訪種花。山犬不驚慌,跟著披著鶴氅的我們;野僧似有悔意,認出了我們這乘星槎而來的訪客。老天特意供我們吟詩長嘯,容我登臨直到歸家。其二:再次揖拜山靈,想以茶祭奠;秋風起時,不知這是第幾回瓜熟。題名的石頭裂開,如金薤攢聚;殉劍的深池里,冷映著劍上鐵花。詩壇眾人歸降,我新立旗幟;酒船如泊,像那小浮槎。煩請您將這些一并寫入南游錄,求您讓兒孫記下我們兩家的情誼。
竊供茶:謙辭,指自己謙卑地準備茶點。
投瓜:化用《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喻指朋友間的贈答。
刳竹:剖竹,指用竹子制作器物。
短簿祠:可能指某處古跡,具體所指需結合當地人文背景,此處泛指游賞之地。
鶴氅:用鶴羽制成的披風,多為隱士或道士穿著,此處指詩人或友人的裝束。
星槎:傳說中往來天河的木筏,或指使者所乘之船,此處喻指訪客的不凡。
酹茶:以茶灑地祭奠,表達對山靈的敬意。
金薤:薤葉形的金飾,或形容文字如薤葉般修長,此處指題名石刻的形態。
鐵花:劍上的花紋,因年代久遠而顯得冷寂。
詩壘:詩壇,喻指詩歌創作的領域。
浮槎:木筏,或指傳說中的仙槎,此處形容酒船輕盈。
此詩為‘用前韻’之作,當是詩人與友人宣溪的唱和詩。從‘秋風今熟幾回瓜’可知作于秋季,背景為二人同游山林,探訪古跡(如短簿祠),品茶論詩,即興而作以記錄此次游歷,抒發游興與友情。
全詩以記游為線,融合自然之景與人文之思,既展現了秋日山林的清幽,又通過詩酒唱和傳遞友情。藝術上善用意象與典故,對仗工整,語言清新,是宋代唱和詩中兼具意境與情致的佳作。
西風門巷掩深幽,一臥兼旬倦出游。江上行舟猶渺渺,窗前落葉更悠悠。新寒未慰相如病,舊雨仍增宋玉愁。明日陰晴知未卜,有無詩酒對中秋。
山氣秋更清,山花秋亦好。芳馨襲人衣,俯首拾瑤草。
栗主重迎入舊祠,柳營兵馬駐初移。十年俎豆惟家祭,百戰功名剩口碑。日照扶桑塵劫換,風飄大樹將門衰。不堪回憶褒忠典,淚濕青山奠酒卮。當年廟貌肅清高,守令親來薦少牢。易世未崇新祀典,傳家愁對舊戎韜。結纓殉國千秋重,持節還鄉一代豪。痛絕鴉軍能繼起,伯兄埋玉亦蓬蒿。
客里遙逢令節,城中不見繁華。南山漠漠煙遠,清渭迢迢日斜。獨樹桃花自發,高樓燕子誰家。可惜年年春色,催人白發天涯。
宴樂亭臺近落成,誰將一鶴伴孤生。秋深月長青田影,日上風傳碧落聲。對客舞時誇獨步,穿松行處號雙清。高涼半剌平生契,知我元無玩物情。
烽火兼旬信息沉,故園回首棘森森。幾回欲覓來人問,相對無言淚滿襟。
上天降神明,錫我仁慈父。臨民布德澤,恩惠施以序。穿溝廣溉灌,決渠作甘雨。
片帆明日下長洲,今日分攜浙水頭。回首故鄉猶更遠,雁來紅葉夕陽秋。
瓶花命,長命勝枝頭。苦雨酸風都不管,明窗凈幾一生休。天道在人謀。
且莫渡河去,風吹水倒流。隔沙人不喚,空老濟川舟。
此是空門不住身,到來香國作花神。墻隈籬腳多多插,看取枝頭日日新。
備員無補見絲毫,幸喜為官似馬曹。每許蕪音持布鼓,更容劣技試鉛刀。兼收屢賜百金諾,借重終期一字褒。廊廟他時應有待,誓將么么寄鈞陶。
主人結屋依晴洲,松蘿深處林塘幽。練湖水落石齒齒,玉峰雨過云悠悠。清潭白沙遠相帶,浴鷺飛鳧還自由。君恩未許卻歸去,空向夢中懷舊游。
今歲壺柑子,霜稀頗不甜。味回須十日,香在且雙奩。摘恨松皮少,歸勞素手纖。就中魚凍者,幸未使君嫌。冬至甘酸雜,黃堆幾案遲。凝心霜瓣冷,浸齒玉津滋。陽擘皮方好,陰乾核更宜。明年多買蟻,盡護故園枝。載自端州遠,青黃滿一槎。氣寒純是雪,香熟總如花。盤里多秋色,懷中有露華。人言洞庭上,朱橘讓紛葩。開籠閒數數,大小愛圓勻。香霧長濡手,甜霜每在唇。藏時須待臘,寄日欲當春。兒女爭懷袖,歡聲動隔鄰。至日爭攀摘,離離尚滿柯。山人分未少,縣令贈偏多。皮厚春能到,瓤乾臘欲過。兒童紛賭核,食奈太寒何。
一望渺何許,簇簇黃金芽。春罌煮殘雪,詩興清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