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刑部李尚書挽詞三首 其一
仙宗出趙北,
相業起山東。
明德嘗為禮,
嘉謀屢作忠。
論經白虎殿,
獻賦甘泉宮。
與善今何在?
蒼生望已空。
仙宗出趙北,
相業起山東。
明德嘗為禮,
嘉謀屢作忠。
論經白虎殿,
獻賦甘泉宮。
與善今何在?
蒼生望已空。
您的仙族宗系出自趙北之地,輔佐帝王的功業起始于崤山以東。以光明的德行踐行禮儀,高明的謀略多次彰顯忠誠。曾在白虎殿論說經典,又于甘泉宮進獻辭賦。上天佑善如今何在?百姓的期望已成空。
仙宗:對李尚書家族的尊稱,意其家族尊貴如仙。
趙北:指戰國時趙國北部地區,約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帶。
相業:輔佐帝王的功業。
山東:崤山以東,古代指秦以外的六國地區。
明德:光明的德行。
嘉謀:高明的謀略。
白虎殿:漢代宮殿名,漢章帝曾在此召集學者講論五經。
甘泉宮:漢代宮殿名,皇帝常在此接見諸侯、處理政務,亦為文人獻賦之地。
與善:上天佑助善人,典出《老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蒼生:百姓。
此詩為李尚書去世后所作挽詞。李尚書生前歷任要職,以德行、才學與忠誠著稱,深受百姓愛戴。詩人通過此詩追述其生平功績,表達對逝者的深切哀悼及對其離世的痛惜。
此詩為悼念故刑部李尚書而作,前六句追述其尊貴出身、顯赫功業與才學,后兩句以問句與感慨收束,突出其離世對百姓的重大損失。全詩敘事凝練,情感真摯,既頌其德才,又哀其早逝,是唐代挽詩中的典型之作。
花容相映鳥相呼,無限春光在畫圖。可愛爭棲傍修竹,不知誰是鳳凰雛。
桃花水暖清明前,長堤柳色青如煙。男兒年少重意氣,春風買醉吳江船。西湖三月春更好,笙歌錦繡神仙島。紫燕樓深翠黛閒,碧羅天凈楊花老。興亡往事置勿論,千金不惜酬歌樽。酒酣莫作后庭曲,游人思斷江南魂。去去知君訪陳跡,吳水吳山青歷歷。花殘鈿碎館娃空,春草年年為誰碧。君行正樂我為愁,白發送君思舊游。平生漫浪無似我,努力功名須黑頭。
天道生混沌,一氣妙萬方。廢興理所定,誰能易其常。造化本無言,賢圣持天綱。孔明不忘漢,仁杰還造唐。日月暫薄蝕,倏忽回重光。神靈護明哲,小人物所戕。彼哉莽卓徒,澌滅何由長。
切忌尋春預作謀,教君行樂定成愁。老夫乘興翩然出,不遣風知雨覺休。
有德由來必有言,天球剛栗且清溫。汲公出守謀難寢,李勉歸來國始尊。梟獍不同麟鳳翥,松篁會與稻粱蕃。乾坤直氣長留在,萬轉千回道自存。
欲發泉南值寒食,一壺聊復飲酴醾。鶯前榕葉云迎蓋,馬首梨花雪點衣。北顧清涼晴翠積,東臨滄海暮潮微。人煙簇處長亭在,深念群黎有瘠肥。
柘岡西路白云深,想子東歸得重尋。亦見舊時紅躑躅,為言春至每傷心。
急云拖暴雨,行過倏已滅。太陽躲未及,瞠目猶驚怵。路人皆惶惶,四覓檐與壁。近者歸取傘,出門悔已失。我唯持一心,不懼亦不急。嗟傘小伎倆,安與造物變幻敵。
官河水鳥鳴關關,少婦與郎同日還。車上繃兒方解語,到家不識婺州山。
調羹商鼎愧非才,孤負百花頭上開。夜半西湖空有夢,月明誰見鶴飛來。
龍池潤灑遍貞岷,霽色初開入望新。野老莫愁天不雨,文仙原是作霖人。
好景良辰近上元。天公為閑產英賢。政聲洋溢春風外,德澤流行漢水邊。官一品,壽千年。應知仁者得兼全。鳳凰池上恩波暖,指日丹墀步武聯。
江之水兮東流,溯湍流兮寄人舟。舟無袽兮載函重,風乘波兮棹人用。濟不濟兮奈何,橫中流兮涕滂沱。來何為兮不待,今雖嗟兮安悔。舟方乘兮人不吾以,覆且溺兮我則同人死。江之水兮東流,濟欲濟兮何由。水浸浸兮灘露,暮濤下兮夜潦收。舟不行兮推之于陸,力不足兮汗顏,行無由兮涂足。時不逝兮奈何,歸日暮兮涂遠,去風高兮水波。行躊躇兮佇望,聊逍遙兮永歌。江之水兮東流,沿湍流兮望歸舟。舟來歸兮何時,步芳洲兮濯足,陟南山兮采薇。江風波兮日暮,望夫人兮未來。江之水兮東流,沿湍流兮望歸舟。風滔滔兮浪波苦,嗟往者兮未還,惜行人兮將去。去何適兮歸何時,執子手兮牽子衣。行何如兮來復,濟豈無兮他時。
離愁蹙蹙走天涯,聞道南臺又駐車。亂后倘逢應失笑,一盤清帳亂如麻。
寂寞秋風老,紛紜蜂蝶飛。年年花落后,隊隊日相違。玉翅穿楓葉,黃須點客衣。山中隨意好,何必逐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