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雙峰寺
凈土無憂暑氣侵,
坐來清秘滌塵襟。
水穿石隙笙簧細,
煙積山坳翡翠深。
疏磬一聲虛閣靜,
遠嵐四起夕陽沈。
誅茅亦有幽棲意,
暫倚云關寄短吟。
凈土無憂暑氣侵,
坐來清秘滌塵襟。
水穿石隙笙簧細,
煙積山坳翡翠深。
疏磬一聲虛閣靜,
遠嵐四起夕陽沈。
誅茅亦有幽棲意,
暫倚云關寄短吟。
這清凈的佛地沒有暑氣的侵擾,坐下后清幽隱秘的環境洗去了塵世的煩憂。水流穿過石縫,如笙簧般細響;煙霧積聚山坳,似翡翠般幽深。稀疏的磬聲響起,空閣更顯寂靜;遠處山霧彌漫,夕陽漸漸西沉。我也有在此結廬隱居的念頭,暫且靠著云門,抒發這短暫的吟唱。
凈土:佛教指清凈之地,此處指雙峰寺。
清秘:清幽隱秘的環境。
滌塵襟:滌,洗;塵襟,塵世的胸懷,指世俗的煩惱。
笙簧:笙管中的簧片,此形容水流聲如樂器般清脆。
翡翠:青綠色美玉,此處形容山坳煙霧的青翠幽深。
疏磬:稀疏的磬聲,磬為佛寺中敲擊的法器。
虛閣:空寂無人的樓閣。
誅茅:割除茅草,此指搭建草廬隱居。
云關:高入云端的山寺門。
詩人游覽雙峰寺時小憩,見寺中清凈無暑、景致幽美,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抒暫歇山寺的閑適與隱逸向往。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考,當為詩人游歷途中有感而發。
此詩描繪雙峰寺清幽之景,通過細膩的視聽描寫,營造出靜謐禪意的氛圍,隱含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語言清新凝練,寫景生動,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紀游之作。
明發占雞唱,停驂數暝鴉。
半生多在路,十日九懷家。
照水芙蓉色,滿園蕎麥花。
歸田何日是,對客話桑麻。
男兒重意氣,咄咄寧書空。
笑人愧鄧禹,抵掌隨臧宮。
信是心如珠,有物蒙其中。
非珠亦非物,點雪付爐紅。
兩崖蒼蒼峭天柱,停策崖邊喚舟渡。
青巾羽客打舟來,驚起靈蛇絕溪去。
千年神漿不自惜,萬里晴天安得雨。
但見飛流落半空,空中此水來何處。
巖下猶涵太古泉,安知上不通銀浦。
蒼藤半濕苔蘚昏,石罅無根迸孤樹。
洞門一隙僅通人,可惜鑿空開洞府。
乾坤明晦自有時,突然棟宇那非數。
開辟豈無人到來,巖崖尚絕猿猱路。
先生朝昏息丹巖,萬壑歸心心不語。
瑤磬一聲天壁寒,白云紫霧驚相顧。
半月陪杖屨,此別情詎忘。
平生兩知心,蹤跡長相望。
茲游天相之,簷雨對夜床。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鄉。
如何遽此去,泛彼天臺航。
知君愛奇觀,赤城有霞光。
儻逢五百尊,問我今行藏。
詩骨瘦未改,雙鬢塵已蒼。
山人猶未去,空使山猿驚。
迎風坐枯藤,吟作長短聲。
山猿汝何知,亦有故舊情。
人兮不如猿,冷暖隨時生。
不見求友鶑,喬木長嚶嚶。
春事都無十日留,何妨款段出城游。
榴花不入詩人眼,柳絮偏供客子愁。
枝上五禽言似訴,籠中二鼠去如流。
斜風細雨湖山路,一片花飛人倚樓。
藤蘿紆古徑,努力共躋攀。
佛屋泉聲落,僧窗云影閑。
經殘香篆冷,杯短錦囊慳。
興盡未歸去,夕陽猶在山。
清秋不可奈,先自懶登樓。
一雁叫寒水,數峰生遠愁。
乾坤消劍氣,江海笑詩流。
不解人間事,眠鷗盡自由。
吟帆歸路遠,花雨落紛紛。
鷺過山加點,鷗飛水破紋。
淡煙依古樹,殘照下空墳。
未見巫陽面,高塘韻漫分。
夜夢到山居,回頭千里余。
屢傳歸去信,不得寄來書。
小逕應添筍,荒畦欠理蔬。
客程頻得雨,田里事何如。
幾年待漏趣朝班,乞得閑身返故山。
公論盡歸恩怨外,清談不落是非間。
屠龍肯信無高手,畫虎雖成亦強顏。
馬革裹尸徒自壯,爭如投老得生還。
倚欄商好句,云散海山青。
風急天無恙,人驚心地靈。
潮頭迎日月,帆片落滄溟。
夜靜濤聲息,龍吟得細聽。
八月寒氣高,芳蓮謝幽池。
時運迅不留,俛仰黃華暉。
少年不再得,而不從以嬉。
蕭條旅館秋,滿耳寒螀啼。
君不見長安市,擾擾行人如聚蟻。不惟賈客與廛民,往往冠紳大夫士。
投身閙處思山林,欲歸未歸長苦心。夜深燈火如白晝,嘔啞弦管喧繁音。
孤客欲眠眠不得,四更五更人暫息。忽然車轂鳴枕中,百官朝早傳呼亟。
我時起坐一喟然,推窗孤月方流天。嗟哉市朝不知夜,挹此清景何由緣。
歸求重覓麋鹿伴,塵勞余業猶羈絆。高僧過我出畫圖,月照巖心僧仰看。
有巖有月盡佳哉,僧叉不俗何方來。此巖豈是南海觀,不然五臺峨眉鴈蕩與天臺。
巖空月圓僧靜坐,不用話頭勞勘破。人言腰錢騎鶴上揚州,何如巖中月下從僧游。
南來趨斗祿,出處最分明。
不受吏塵觸,常依古道行。
宦情云樣薄,心事水邊清。
待洗巢由耳,欹風聽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