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休寧趙氏云屋省心翠侍問道亭有有堂五首 其四
三叉路口駐車輪
莫訝知津更問津
何限出門向西笑
忙行不似慢行人
三叉路口駐車輪
莫訝知津更問津
何限出門向西笑
忙行不似慢行人
在三叉路口停下前行的車輪,不必驚訝已知路徑的人還要再次詢問方向。有多少人出門后向西邊笑著趕路,匆忙行進的人不如從容慢行的人。
駐車輪:停下車輛。駐,停留。
知津:典出《論語·微子》中孔子使子路問津(渡口)的典故,原指知曉路徑,此處引申為已有方向。
問津:詢問渡口,此處指再次確認路徑。
何限:多少、無數。
慢行人:從容不迫、不急于趕路的人。
此詩為寄題之作,或創作于作者與休寧趙氏交游時。詩中通過路口問路的日常場景,反映對生活節奏的思考,可能與文人雅集中探討處世之道的氛圍相關。
全詩以小見大,通過三叉路口問路的細節,揭示‘忙行不如慢行’的生活哲理,語言淺近而意味深長,體現對從容處世態度的推崇。
旱馀雖喜見滂沱,可奈連朝不已何。萬事人間如此雨,無時太嗇有傷多。
芙蓉開后涉波頻,落日回舟獨愴神。鷗鳥幾回相見熟,故穿菱葉避歸人。
東門嘶馬去,幽志幾人同。問寢歸吳苑,含香別漢宮。關山雙寶鋏,江海一秋蓬。欲覓南州信,時看西北風。
南屏環擁翠云堆,誰遣精廬特地開。祭酒先生甘隱遁,燃藜太乙忽飛來。胸中礧磈五千卷,門外芙蕖十萬栽。白日竟拋妻子去,群仙攜手上瑤臺。
聚觀夾道捲紅樓,奪得南朝一狀頭。將謂燕人騎屋看,而今馬首向真州。
森森佳木映陽坡,不比槐陰十訟多。誰見一花如菡萏,人傳七葉是娑羅。漠貂謾藉金張業,月兔空涵海水波。昨夜虛堂聞子落,定知仙客費吟哦。
何須他選勝,隨意得佳泉。石氣如將雨,花畦漸及田。烹茶澆苦月,繪雪借寒煙。時與松濤并,聽秋坐檻前。
意句難分別,風騷格外求。提刀空四顧,駐步失全牛。落眼情塵脫,歸根景象幽。萬緣俱不到,佛祖莫能酬。
抱病經年客過稀,閒階重疊上苔衣。何緣天上青云士,來扣林間白石扉。山犬失驚遙吠影,沙鷗才狎便忘機。相逢未煖詩壇約,迢遞寒江一棹歸。
夙駕踰城廓,決策戒行游。良朋欣屢集,積潦況初收。鳴鳥盈芳甸,嘉樹蔽層丘。覽籍眷名跡,茲焉獲所求。披榛陟危磴,拂石漱寒流。暝投東溪宿,密竹僧廬幽。松嶺露微月,蒼蒼煙露浮。
即令耽臥病,何事薄淮陽。伏枕春云過,開門碧草長。世情增骯臟,吾道付滄浪。卻限羅浮郡,無由下鳳凰。
來日應長想,舊事哪能忘?剩水殘山,局天蹐地,不成模樣。是蘇聯革命振先聲,是一聲炮響。事業,人民創,領導,英明黨。古老、青卷,舊邦、新命。百花齊放。看十年建設彩斑斕,共放聲歌唱。
風又雨。吹面落花紅舞。把酒不禁春思苦。別離聞杜宇。疊嶂樓頭佳處。猶想襞箋容與。思入云山便好語。莫辭頻寄取。
春采薇,嬰兒拳。賣與豪門破肥鮮,年年得米不費錢。冬采薇,潛虬根。白石犖確斸掘難,俯身榛莽如獸蹲。山寒雪高衣裂破,塹藤束縛筠籃荷。瘦妻羸子暮候門,地碓夜舂松節火。沸漿浮浮翻小杓,濕霧騰騰升土銼。熬烹成餌廿比飴,一飽聊償終日餓。冬采薇,猶可為,春采薇,今年根盡春苗稀。豪門有米無可賣,隴麥短短難接饑。采薇采薇,我聞夷齊嘗食之,餓死首陽天下悲。嗚呼天高蕩,萬物微,我死安得蒼天知。
二八藥苗陰嶺采,采得雪金英。四腳無為鼎鑄成。三性聚真晶。海底款吹無焰火,煅煉數研精。烹就冰肌耀素瓊。魂圣貌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