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三十六首 其十九
中秋光景好,
中州煙水奇。
天重初寒候,
人便半醉時。
榻緣明月掃,
襟待好風吹。
一點胸中事,
人間都不知。
中秋光景好,
中州煙水奇。
天重初寒候,
人便半醉時。
榻緣明月掃,
襟待好風吹。
一點胸中事,
人間都不知。
中秋時節景色美好,中原地區煙水景色奇特。天氣正值初寒時節,人正處于半醉狀態。床榻因明月映照而顯得潔凈,衣襟等待著清風吹拂。心中那一點心事,世間無人知曉。
中州:指中原地區,廣義上指黃河中下游一帶。
初寒候:剛入秋的微寒時節。
榻緣明月掃:榻,床榻;緣,因為;掃,此處形容月光籠罩,使床榻顯得潔凈。
襟:衣襟,代指人的衣飾或狀態。
此詩為宋末元初詩人連文鳳《秋懷三十六首》組詩之一。連文鳳為宋遺民,入元后隱居不仕,組詩多寫秋日感懷。此詩或作于中秋時節,詩人面對中原煙水之景,借閑適之景抒內心隱微之情,暗含對時代變遷的感慨。
全詩以中秋美景起筆,由景及人,描繪半醉閑適之態,末句轉折點出隱秘心事,含蓄委婉。通過明月、好風等意象,營造清寂意境,體現詩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達,是組詩中借景抒懷的典型之作。
試圓石上再生身,嘯月吟風性益真。解脫蓮花祛夢幻,忽驚野馬逐埃塵。雙峰莫遂幽棲志,一缽誰為嫡嗣人。便恐叢林無正脈,為君一哭涕橫陳。
翠娥顰雪度龍沙,欲悔還愁卻自嗟。爭似后宮無履跡,此生長擬見中華。
大丈夫,秉慧劍,一掃邪魔如掣電。金剛三昧獨威雄,不是觀音誰得見。
為誰厭塵世,屏跡入荒林。山月凍逾瘦,溪煙春轉深。清寒高士夢,靜穆貴人心。欲覓追陪者,茫茫不可尋。
聞弦那用濕青衫,俛首鹽車驥可驂。珍重居污自貞潔,飛揚巢幕漫呢喃。云天意氣生懷抱,尊俎風流入笑談。不礙哦詩佐清逸,明朝斂板又庭參。
海風入樹作秋聲,愁里那堪更送行。紅葉青山人已遠,孤城寒月為誰明。
結廬深山頂,遂懷安隱心。安隱如之何,道勝塵慮沈。青霞白云致,茂樹修竹陰。翛然北山上,令人思重尋。
帆外一峰秀,秋風晚更宜。螺勻千斛翠,玉立五棱奇。斫石分天巧,探泉及地維。夕陽松意僻,歸路不妨歧。
春碧深斟,夜黃低唱,往時佳夢如煙。近來花信,重到海棠邊。依舊香巢翡翠,渾不似、三十年前。垂髫女,依人密坐,不識杜樊川。流連。紅燭下、鴉鬟漸集,鳳紙才宣。把齊安龍靚,聊當花看。對此茫茫百感,鶯花海、也有桑田。伊涼曲,悲歌勸酒,金雁落箏弦。
粼粼非石亦非沙,天作漣漪水作霞。不畏江寒頻濯足,中流羨殺白蓮花。
經時三徑為誰開,乾鵲聲中屐齒來。久客奚囊多舊句,貧家尊酒只新醅。不妨小住為佳爾,相顧狂歌亦壯哉。晚節最諳泉石味,云林深處好追陪。曾向南天把酒卮,飛揚意氣更誰知。千秋燕市悲歌侶,一卷松陵唱和詩。海荔乍殘人散后,江楓初老雁來時。釣龍臺上還山約,及此幽尋也未遲。
蓬山矗矗枕仙鰲,五色云中紫極高。明月似能知圣意,清光偏照赭黃袍。
人皆笑我我忘機,我愛青山直得歸。肯學班超謀肉食,更憐京兆泣牛衣。心非理義烏能悅,道勝紛華是故肥。獨坐鉤簾心語口,回頭四十五年非。
桐花竹實幾時生,桑野秋枯繭未成。肯信饑寒能累道,唯馀寂寞許尋盟。年顏已愧神仙事,江海難忘故舊情。何日往來同井陘,清談清坐到天明。
淵源師老杜,體制陋西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