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高士林亭和韻二首
每恨家居九陌東,朝衫無地引清風。關心漏待三更月,障眼塵飛一丈紅。勝境忽疑仙島近,好懷先遣俗緣空。彈棋瀹茗兼題句,不覺西亭日過中。
偶過琳館系情頻,似結煙霞未了因。塵世苦難逢笑口,仙家誰可著吟身。綠陰匝地全消暑,紅藥翻階已后春。載酒重來先訂約,歌童還解識詞人。
每恨家居九陌東,朝衫無地引清風。關心漏待三更月,障眼塵飛一丈紅。勝境忽疑仙島近,好懷先遣俗緣空。彈棋瀹茗兼題句,不覺西亭日過中。
偶過琳館系情頻,似結煙霞未了因。塵世苦難逢笑口,仙家誰可著吟身。綠陰匝地全消暑,紅藥翻階已后春。載酒重來先訂約,歌童還解識詞人。
常常遺憾家住在繁華的九陌之東,穿朝服的身子無處迎得一縷清風。心中掛懷更漏等待三更的明月,眼前盡是紅塵飛卷的一丈艷紅。這勝景忽然讓人疑心接近了仙島,美好的心懷已先將俗事緣分清空。下棋煮茶又題詩,不知不覺西亭的太陽已過了正中。偶然經過道館情感系戀頻繁,仿佛與煙霞還有未了的前緣。塵世里苦于難見歡笑的容顏,仙家又有何處能容下這吟哦之身?綠蔭滿地完全消去了暑熱,紅芍藥在階前已到春末時分。先約好帶著酒再來,歌童還能認得我這個詞人。
九陌:都城的大路,代指繁華的都市。
朝衫:古代官員上朝時穿的官服,此處代指官場生活。
漏:古代計時工具,如漏壺。
瀹(yuè)茗:煮茶。
琳館:指道觀,道教稱神仙居所如琳宮玉館。
煙霞:指山水勝景,常代指超脫世俗的生活。
紅藥:即芍藥,春季開花,此處“已后春”指花期將盡。
此詩為詩人與陳高士(可能為隱居或修道之士)在林亭唱和所作。詩人或身處官場,深感都市生活的束縛(“朝衫無地引清風”),偶然造訪林亭這一清幽之境(“勝境忽疑仙島近”),觸景生情,借和韻詩表達對世俗的厭倦與對自然生活的向往。
詩歌通過描繪林亭雅集與道觀游覽的場景,對比都市塵囂與自然清幽,主旨在于表達對世俗束縛的厭倦及對超脫生活的追求。語言清新自然,意境由濁轉清,是一首典型的文人雅趣之作。
風日都門外,樓臺十萬家。西湖春事足,不話洛陽花。舴艋填芳渚,鞦韆鬧粉墻。人爭桃李節,吾憶藕花涼。匆匆清明了,能馀幾許春。花開更風雨,腸斷惜春人。
暮冬寒凜洌,出口唾成冰。肌肉愁風割,胡髯苦雪凝。邊聲吞鼓角,戰火接園陵。向夕庵廬宿,凄然淚滿膺。
鼠牙雀角豈能欺,召伯聰明聽不疑。南國政成公已去,甘棠長結后人思。
紫陌尋春日日過,楊花無主奈春何。傾城壓酒嬌無力,醉里相扶踏踏歌。
入寺已昏黃,紗燈照上方。寒冰膠積水,清梵響空廊。頌酒襟期洽,懷山夢寐長。不辭風雪夜,攜手共云房。
可持唯有恨,欲以問清江。芳訊辭多悔,蘭旌日久降。海涯容謝罪,天末自開缸。一酹相攜地,還依寂寞邦。
百年豪氣未消磨,北騎南航苦更多。戀闕有懷隨口是,乞祠無計奈身何。山連巴蜀云層瘴,春入瀟湘水漫波。最是游魂招不得,隔江愁聽楚人歌。
浮丘山下見劉蕡,每說交游獨念君。鼠尾謾夸狂博士,虎頭誰識舊將軍。孤舟夜雪臨丹壑,破屋秋風補白云。我是玉山堂上客,幾時呼酒細論文。
春星滿院百花明,和淚成書問遠行。欲寄東風無羽翼,愁隨明月渡江城。
樓帶猿吟迥,庭容鶴舞寬。?書因閱畫,封藥偶和丹。
空林秋色滿柴關,何事園公獨破顏。為趁晚涼脩竹下,一溪新月半銜山。
藥瓢昨夜引詩魔,柳岸花塘載酒過。莫怨東風吹夢渺,誰教紅豆擷來多。人間天上兩沈沈,想見云羅寂寞心。一自漁郎迷去路,花源雖遠許重尋。何處天涯惜好春,征衫輕拂落花塵。回頭休問東流水,還愛浮萍不屬人。尚有離懷不可牢,天風硯海捲秋濤。十年只此情難斷,宿燕窺燈落剪刀。
愧無經濟術,徒有茂異名。行游三十年,不見有所成。歸來得荒地,僶俛始學耕。方春多云氣,甘雨亦時行。大澤含澄瀾,溝澮皆滿盈。清晨出門去,路與煙霧并。庶幾望秋實,敢懷勤苦情。日午有濁醪,揮汗且復傾。
祖帳香飄酒興濃,小桃無數壓枝紅。鶯聲夾道諸公遠,馬背飛塵我自東。西嶺半銜將落日,暮云飛散捲長風。滄江白浪明朝路,回首相思獨倚篷。
登臨皆俊逸,談笑見英豪。載酒非耽飲,捫蘿不憚勞。沿崖疑路險,開眼覺天高。斟酌長松下,前堤盡種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