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漁洋山人詩集感懷云圖賓石超群諸先生皆漁洋裔也 其一
記得髫年學賦詩
錦秋湖畔得良師
不知此日東堂下
可有梅花似昔時
記得髫年學賦詩
錦秋湖畔得良師
不知此日東堂下
可有梅花似昔時
記得童年時學習作詩,在錦秋湖畔遇到了優秀的老師。不知如今東堂之下,是否還有像過去那樣的梅花。
髫年:兒童下垂的頭發,代指童年。
錦秋湖:位于山東桓臺縣,清代詩人王士禛(號漁洋山人)的故鄉,其詩中常提及此湖。
東堂:原指東廂的廳堂,此處可能指詩人當年受教的場所或老師的居所。
梅花:此處或象征高潔的品格,亦可能寄托對往昔師恩的懷念。
此詩或為詩人閱讀清代詩人王士禛(號漁洋山人)詩集時所作。云圖、賓石、超群諸先生為漁洋后裔,詩人童年曾于錦秋湖畔受教于他們,故讀其先祖詩集時,追憶往昔師恩,感懷時光變遷而作此詩。
全詩以童年學詩遇師的回憶為引,借東堂梅花之問收束,簡潔勾勒出對師恩的銘記與對歲月流逝的感慨。語言平實卻情致深婉,是一首典型的懷舊抒情小詩。
春風容易結濃蘩,卻到秋深未可論。靜悟蓮華池上業,他時相見寂無言。
欲撫瑤琴獨自傷,回思舊夢總荒唐。朝朝歌管雷同調,處處文壇月旦狂。打鬼拜神沿陋俗,鋤蘭笯鳳等尋常。佳人都是搬姜鼠,那有閑情繡紫凰。囚住姮娥月一丸,行天容易自由難。頻年空盼烏頭白,此夜爭傳塞馬還。綠酒紅燈狂潑墨,驚才絕艷笑憑欄。座中也有吳剛在,金粟花前斧影寒。華林紅紫亂啼鶯,桂影婆婆梅影橫。文酒偏多名士賊,劍歌幾見可兒卿。頻年舊劫還新劫,歷史無情卻有情。底事夢回還悵悵,朦朧過也轉分明。
懵懵蒼天詎可呼,端憂如海淚模糊。橫流來日吾安往,催起靈氛一問途。
短發長眉一衲輕,古榕深屋老閒情。不知歲月歸何處,聊共云山樂此生。白晝聽潮滄海遠,中宵看月草堂清。一千七百無今日,人世猶傳寶掌名。
徼外夷人境,溪流一線通。山峰銀筆架,石壁錦屏風。霧隱千巖暗,霜凋萬木紅。土丁相打話,似笑白頭翁。
毛羽不多異,浪于花得名。深疑杜陵誤,黑白未分明。
客語南方鴆,啄蛇掀巨石。遂令山中人,多竊禹步跡。誰云不可轉,鳥啄猶能擲。
征君家陋巷,緗素對匡床。門外半城月,鄰家幾樹霜。劍留寒臥壁,竹影瘦過墻。不以貧為累,高歌自慨慷。
冰玉詞新吐,塵埃氣不留。
羅浮山上梅花村,花開大者如玉盤。我昔化為一蝴蝶,五彩綃衣花作餐。忽遇仙人萼綠華,相攜共訪葛洪家。鳳凰樓倚扶桑樹,琥珀杯流東海霞。我心皎皎如秋月,光映寒潭無可說。臨風時弄一弦琴,猿鳥啾啾悲楓林。巢繇不為蒼生起,坐使神州俱陸沉。
玄冬素雪灑江天,誰識袁生一室眠。農谷已憂成歉歲,林花空復兆豐年。青云抗志誰堪傍,白首為歌秪自妍。凍餒妻孥顏色好,典衣慚汝缺金錢。
二月前頭雨意回,移花趁雨破青苔。芳根得地春工敏,定有新英次第開。旋封旋筑帶霏微,贏得澆瓶不用攜。眾草自今常避地,主人來繞漸成蹊。
乍制春衫避藁砧,稱腰寬窄賞知音。題書遠餉膏唇藥,賣賦聊儲瞷浴金。三具明鐺觀妾意,七枚佳珥試君心。隨郎十索尋常事,只有丁娘耐細吟。
西出登封縣,來尋古少林。幢開青嶂近,鐘隱白云深。雨積溪初霽,峰遮日早陰。長廊詩刻滿,拂拭倩僧吟。
歲晚喜東歸,掃盡市朝陳跡。揀得亂山環處,釣一潭澄碧。賣魚沽酒醉還醒,心事付橫笛。家在萬重云外,有沙鷗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