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令人軒氏挽詞 其一
緣斷身先隱,
年侵鬢未華。
死生猶曉夢,
富貴更空花。
佛祖親提印,
兒孫競起家。
無因拜靈幾,
一奠趙州茶。
緣斷身先隱,
年侵鬢未華。
死生猶曉夢,
富貴更空花。
佛祖親提印,
兒孫競起家。
無因拜靈幾,
一奠趙州茶。
緣分已盡您先隱去身影,歲月侵蝕鬢發尚未斑白。生死如同清晨短暫夢境,富貴更似空中虛幻曇花。佛祖曾親自傳授佛法印信,子孫后代競相創立家業。無奈無緣拜祭靈前幾案,只能獻上一杯趙州茶祭奠。
緣斷:指與塵世緣分已盡,此處指離世。
年侵:歲月流逝、年齡增長。
鬢未華:鬢發未斑白,指逝者年紀尚輕。
曉夢:清晨易逝的夢,喻生死短暫無常。
空花:佛教用語,指虛幻不實之物,如空中花影。
提?。悍鸾讨兄競魇诜鸱ǖ挠∽C、法印。
靈幾:靈前擺放祭品的案幾。
趙州茶:典出唐代趙州從諗禪師以茶接機的禪門公案,此處指用茶作為祭奠之物。
此為悼念太令人軒氏而作,具體創作時間與作者背景未詳。推測軒氏生前或與佛教有淵源(‘佛祖親提印’),且子孫賢能(‘兒孫競起家’)。作者因未能親赴靈前,故以詩寄哀,結合佛理表達對生死的感悟與對逝者的追思。
詩以挽詞形式悼念軒氏,通過‘生死曉夢’‘富貴空花’等哲思,淡化世俗哀痛,突出對生命本質的思考;又以‘兒孫起家’‘趙州茶奠’等細節,展現逝者生前德澤與后人追念,兼具理趣與情致,是一首融合佛理與親情的哀挽之作。
大將忠精貫白日,諸生攬涕讀哀詞。天胡不隕楊行密,公恨不為張伯儀。滿眼陸梁皆小丑,甘心一死是男兒。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淺水時。
又見東風綠柳絲,客懷長是怨春期。休文腰瘦成何事,未必風流只為詩。
農父驅牛曉入城,可憐牛賣盡遭烹。明年湖上休兵后,一寸荒田不得耕。
共處深寬都倦怠,乍逢急狹即爭囂?還須歸去滄溟里,學取同心如汐潮。
手裁桃李盡成陰,此去應勞撫字心。清酒幾行賒后會,朱弦三嘆有遺音。爐峰日射香煙紫,湓浦潮添雪水深。解慍風行吾亦快,不妨題句滿東林。
樓船金鼓殷如雷,憲府春當海國開。西嶺白云推案出,中原紫氣渡江來。翛然自喜千秋事,去矣誰當一代才。今夜吳閶寒更好,最憐分手各登臺。
一本芙蓉樹,三秋覓地栽。尚逢南客問,果向北亭開。色落仙人掌,香浮太乙杯。可憐霜夜月,華艷滿池臺。
一夜春雷百蟄空,山家籬落起蛇蟲。無端蚯蚓爭頭角,觸破莓苔氣似虹。
華陽十日醉不醒,華陽一別天冥冥。眼底煙云失萬象,向來風雨迷千靈。捫蘿到處坐石壁,走馬忽然開翠屏。江國美人去已遠,誰與玩此芳草青。
梁木俄摧壞,嗟吁喪大賢。典刑看肖子,道學付誰傳。一代風流盡,千年物論先。師言猶在耳,身敢墜周旋。
白發蕭蕭始此來,高樓正倚夕陽臺。闌憑南面山都出,梯到上頭江大開。自愧衰翁落遲局,未容民部不深杯。若教卻飲天應笑,豪杰眼前安在哉。
見說新秋仍病痹,南州土濕暑熏蒸。耳邊愁聽三江雨,胸次清涵萬壑冰。臥起東山今謝傅,嘯聞半嶺昔孫登。北巖老子題詩寄,愧我才疏闕剡藤。
江南地僻繁華盛,古寺巍然鐵塔存。金屋月梅橫夜雨,銅駝露草泣秋原。六朝王氣人何在,幾度悲風鈴自喧。尚有他年舊時字,摩挲一半沒苔痕。
西京郁李不知愁,人逐秦淮汴水流。只道銀屏藏越國,誰疑金屋眝吳鉤。朱蹄駁馬傷鉛粉,青岳黃河怨白頭。莫負宮袍燈下泣,蛾眉有淚灑神州。
陸相祠前路,孤舟欲上時。空江難晚別,荒郡易秋悲。月送潮聲早,云隨雁去遲。幕中知有子,太守只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