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絲雨如塵云著水
絲雨如塵云著水,嫣香碎拾吳宮。
百花冷暖避東風。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
人說病宜隨月減,懨懨卻與春同。
可能留蝶抱花叢。不成雙夢影,翻笑杏梁空。
絲雨如塵云著水,嫣香碎拾吳宮。
百花冷暖避東風。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
人說病宜隨月減,懨懨卻與春同。
可能留蝶抱花叢。不成雙夢影,翻笑杏梁空。
細雨如塵般紛紛揚揚,云朵仿佛附著在水面上。在吳宮舊址,人們隨意拾取著嫣紅的落花。百花因冷暖不同而躲避著東風,我十分憐惜那嬌柔的花朵容易凋謝,連燕子也學著依偎在花叢旁。人們說病情會隨著月亮的盈虧而減輕,可我卻依舊精神萎靡,和這暮春一樣。難道不能留住蝴蝶讓它抱守花叢嗎?不能與愛人成雙入夢境,反而只能嘲笑那畫梁空寂。
著:附著。
嫣香:嬌艷的花朵。
酷憐:非常憐惜。
懨懨:精神萎靡的樣子。
杏梁:用文杏木做成的屋梁,這里指華麗的房屋。
這首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納蘭性德一生多愁善感,愛情生活不如意。此詞可能是他在暮春時節,觸景生情,因感慨美好事物易逝,自身情感無處寄托而創作。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對美好易逝的感慨和內心的孤寂。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暮春之景來傳達情感。在納蘭詞中,它體現了納蘭一貫的哀婉風格,是其愛情詞中的佳作。
蘿龕蘚室狎猿猱,
忽捧綸言掛紫袍。
恩大不知何以報,
五云天上望空勞。
九天宮闕春風滿,
陸地樓臺夜月寒。
鐵笛一聲吹雁落,
片云不到玉欄干。
竹外梅花耿玉顏,
凜然冰句落霜紈。
莫將輕扇趨炎子,
留作人間六月寒。
議撫招降計已施,凋殘民力久支持。
不明賞罰終何益,真舉才能儻未遲。
將相有權甘自棄,英雄無種要人為。
孫吳兵法非天授,誰竭誠謀報主知。
撇開薜翠訪巖阿,昔日累臣此嘯歌。
故國銷馀三戶在,悲風吹出九原多。
蒼煙幾點欷山鬼,碧血千年化女蘿。
一卷離騷一尊酒,酣吟痛醉兩摩挲。
西郊有路透東郊,塵病情牽萬里遙。
啼鳥不愁秋出院,好風常帶水過橋。
此時酒醉醒還夢,何處山堪漁更樵。
夜半月明簾外坐,不知花影為誰嬌。
籬菊凝霜,井梧零露,雁飛平楚。
何處秋聲,小庭淅瀝,無奈情千縷。
登高送目,手把茱萸,生受澹煙疏雨。
嘆良時、幾年虛度,總付東華塵土。
古今得失,人生聚散。渾似落英無數。
戲馬臺空,龍山帽冷,風月還如許。
閑拋書帙,笑引清樽,看取綠窗眉嫵。
莫更使、愁蜂怨蝶,香寒別浦。
江南好,腸斷為知音。南陌碧桃尋舊約,西陵繡帶結同心。良夜漏沉沉。
人何在,門閉落花深。膩粉尚黏雙鈿合,殘香猶暖舊瑤琴。幽恨至如今。
移來瓊島是何年,積素凝華入望妍。
瑞數碧雞開運會,城依元圃說桑田。
玉山岝崿光相映,銀海波濤勢欲連。
不信炎方寒起粟,燕云迢遞近中天。
墜露零煙半有無,夢回金井但啼烏。
愿攜冰雪親姑射,密寫云謠禮曼殊。
廢苑荒來馀橡栗,下山拾得只蘼蕪。
孤根自信今漂泊,未必秋蘭怨女媭。
細雨黃昏,聽翡翠屏邊,笛聲初起。鬟影依稀,坐背紅燈烏幾。丁星竹籟蛩音,都迸入一行織。指韻嗚嗚絲兒氣。力吹得、秋聲如此。尊前只合分明見。認窈窕、樊川婢子。料得前生為弄玉,或是雙成姊。醉把紅牙親拍,應笑我微云學士。問娉婷騎鳳,何時直得,配他蕭史。
滿地燕支,是無情有恨,不堪多數。春色三分,已作二分塵土。回首燕掠鶯捎,受到五更風雨。想綠窗病眼啼妝,千片淚、痕如許。隔簾誰唱山香舞,可憐人、亂紅辭樹。柳綿榆莢愁多少,同做香泥辛苦。仿佛倩女離魂,又似荀郎凄楚。待來春花放,三生石上重語。
巷戰無人,剩雕梁一桁,九條羅帕。再拜皇天,以次縱容齊掛。賊至仰視而驚,似聽得精靈交罵。但吞聲肢篋奔逃,不敢臨風呼吒。廉姬小妹還魂亞,妾為尼、妹婚而寡。殘軀兩兩等耄耋,鬼伯當時同赦。再生已證無生,死者無殊生者。算清明風雨,又到甲申年也。
怨海茫茫,將此情填作,鏡光緣本。無可如何,淚濕青衫紅粉。更制元璧徽詩,乞海內恨人憐憫。斷腸詞何補摧殘,但屬有情都肯。風流自古無憑準,是前因、許多傷損。脈脈思量當懺悔,暮怨老天殘忍。試想今世今生,即便今年今日。似卿卿兩個,一般多少悲忿。
惆悵王孫去不歸,
功成無復理蓑衣。
漢家只有桐江叟,
長保秋風舊釣磯。
金焦雙峙碧斕斑,
紅粉青衫共往還。
卻笑口頭成習慣,
不知蒜嶺是銀山。
山徑盤紆露石根,
一溪流水兩山云。
齋馀緩步青松下,
輸與蕭閒老惠勤。
檐鈴奏曲響珊珊,盡日重門不啟關。多插瓶花供宴坐,為渠消受一春閒。
春歸門巷靜深深,老去無情不彊吟。風絮入簾晴晝永,自燒香餅試花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