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堂三題 其三 松風閣
此閣宜登臨,上有松風吟。
非弦亦非匏,自起簫韶音。
明月萬里時,何必開綠琴。
鳳皇下云霓,鏘鏘嗚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傳于今。
潔如庖羲易,洗人平生心。
安得嘉賓來,當之共披襟。
陶景若在仙,千載一相尋。
此閣宜登臨,上有松風吟。
非弦亦非匏,自起簫韶音。
明月萬里時,何必開綠琴。
鳳皇下云霓,鏘鏘嗚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傳于今。
潔如庖羲易,洗人平生心。
安得嘉賓來,當之共披襟。
陶景若在仙,千載一相尋。
這座樓閣最適合登高臨望,松風在上面吟唱。它不是琴弦也不是匏笙,自然奏響如簫韶般的仙樂。當萬里明月灑下清輝,又何須彈奏綠琴?鳳凰從云霓間降下,在林中發出清脆的鳴響。這松風之聲質樸如葛天氏的古歌,從遠古流傳至今;純凈如伏羲的《易經》,能洗滌人一生的塵心。如何才能有嘉賓到來,與我一起敞開衣襟共賞?若陶弘景尚在仙班,定要跨越千年去尋訪。
匏(páo):古代八音之一,指用匏瓜制成的樂器,如笙、竽。
簫韶:傳說中舜帝的樂曲,后泛指高雅的音樂。
葛天歌:指上古葛天氏之樂,《呂氏春秋》載其歌“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代指古樸自然的音樂。
庖羲易:庖羲即伏羲,傳說中創制《易經》八卦的上古賢君,此處以《易經》象征純粹高潔的精神。
陶景:指陶弘景(南朝齊梁時隱士、道教思想家),此處借指隱逸高賢。
此詩或為作者隱居時所作。松風閣是其居所附近的建筑,詩中通過描繪松風自然之音,寄寓對遠離塵囂、與古賢精神共鳴的生活向往,反映宋代文人對自然意趣與高潔品格的追求。
全詩以松風閣為背景,借松風之聲串聯自然之美與古賢精神,既贊美了松風的清淳高潔,又表達了對隱逸雅趣的追尋,體現了文人對自然與精神境界的雙重向往。
料峭東風,廉纖細雨,落梅飛盡。單衣,惻惻,再整金猊香燼。誤千紅、試妝較遲,故園不似清明近。但滿庭柳色,柔絲羞舞,淡黃猶凝。
芳景。還重省。向薄曉窺簾,嫩陰欹枕。桐花漸老,已作一番風信。又看看、綠遍西湖,早催塞北歸雁影。等歸時、為帶將歸,并帶江南恨。
機心已盡自虛明,
滓翳寧容點太清。
寄語堂前鷗與鷺,
五湖煙水莫寒盟。
屏風新,畫美人,美人顏色傾國姿,君王顧之情可移。
情可移,即可誤,賢臣獻規君頓悟。
不見精勤納諫唐太宗,不畫蛾眉書奏疏。
西渚菰蒲老,南岡梅柳芳。
當時有佳意,十載尚馀香。
投老甘寂寞,歸期殊渺茫。
君能斲句麗,幽眇得張皇。
恍如遼鶴歸華表。閱盡人間巧。天乞一堂山對繞。微波不動,岸巾時照。照見星星好。
舞風荷蓋從敧倒。碧樹生涼自天杪。誰識元龍胸次浩。騎鯨欲去,引杯獨嘯。醉眼青天小。
蓬萊員嶠虛無間,世間何處無仙山。驂鸞到此偶歇息,但見無數白石清泉灣。
清泉隨風來,蕩漾空中瀾。聳身直上樹巔頂,千人濯足泠而寒。
仙人陶通明,鑿崄排云關。三層樓戶惝出沒,一層一陟玄都壇。
鐘乳何累累,千載結不乾。玲瓏幢蓋太古設,化工巧作波羅檀。
丹丘有何碧玉宇,凡夫想像無田攀。煙深水迷日食乳,時有錦鱗仙鼠相往還。
是誰寫出上清字,得無真有瓊華丹。我來狂飲已三度,往往云腴玉液充杯盤。
臨行拄杖側耳聽,淙琤如有絲竹彈。不知??直入幾百里,此語欲答山僧難。
山風一掃去塵跡,應讓真人玉佩來珊珊。
華居新買傍城陰,流水橋南帶茂林。車馬稀疏知地僻,煙花撩亂覺春深。醉扶竹杖看魚躍,困倚藤床聽鳥吟。最愛三山當戶牖,晚峰相對翠千尋。
不受塵埃半點侵,誰知城市有山林。鳥啼花落簾櫳靜,月白風清苑宇深。酒熟時招鄰父飲,詩成閒對細君吟。興來策杖園中去,萬紫千紅自討尋。
青衫司馬。船泊蘆花楓葉下。何事投竿。也向西風煙水寒。
鐏罍圖史。箬笠蓑衣誰似此。為語君侯。濯足須從萬里流。
起家從吏役,寧為食無魚。
游樂廢山澤,懷歸畏簡書。
文章簿領外,風采折腰馀。
臥轍從茲始,為謀未覺疏。
尺書將遠意,飄忽渡江湖。
嘉楮藤溪少,纖毫月窟無。
封題煩妙札,沾丐到迂儒。
多謝相思切,迢迢千里途。
須知失馬事,
莫廢獲麟書。
狗子無佛性,
勸君不用舉。
欲透萬重關,
須是千鈞弩。
十載江湖望帝鄉,
詎期清署趣為郎。
宦情自付滄洲遠,
行色誰分白雪光。
海內文章唯左馬,
山中巾屨幾裘羊。
近聞天上夔龍會,
早晚需君綴雁行。
赤日在天東,白云在天西。
薰風自南來,朔塵驚北飛。
餓鸮前頭叫,慈烏后面啼。
我心正懷憂,我仆告苦饑。
我行亦未央,我馬汗且嘶。
日出見鳥翔,日入見鳥棲。
眾族有閒暇,微生獨吾累。
去去不知往,行行且未歸。
仰視還四顧,情懷當語誰。
樓高望絕楚云重,春水漫流紅。鷓鴣聲暖,海棠深處,濃綠鎖眉峰。
王孫寶馬隨南陌,年少慣相逢。怎是輕佻,惹人牽系,更錯怨東風。
湖海飄搖日似年,相思兩地尚依然。壯心自笑成何事,慚愧佳人寄錦箋。
珍重新詩附遠書,燈前一讀一躊躇。淚痕沾透回文錦,寄與妝臺辯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