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經左氏傳莊子遺伯中弟有詩來謝次韻 其二
書種傳來直到今,
讀書幾似孝標淫。
欲君終就九經庫,
與子平分一片心。
更向漆園窮妙旨,
何殊清廟奏遺音。
中郎書籍付王粲,
想得知余此意深。
書種傳來直到今,
讀書幾似孝標淫。
欲君終就九經庫,
與子平分一片心。
更向漆園窮妙旨,
何殊清廟奏遺音。
中郎書籍付王粲,
想得知余此意深。
書籍的傳承從古代延續至今,你讀書的專注幾乎像劉孝標那樣沉迷。我希望你最終能成為精通九經的飽學之士,與你分享我對學問的一片真心。再去深入探究《莊子》的精妙旨意,這和演奏《清廟》古樂傳承雅音有何不同?就像蔡中郎把書籍贈予王粲,想來你能明白我這份心意的深厚。
書種:指書籍的傳承,喻學問的延續。
孝標:南朝梁學者劉峻,字孝標,以博洽著稱,曾注《世說新語》。淫:此處指專注、沉迷,非貶義。
九經庫:比喻精通九經(儒家經典)的人,九經一般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漆園:代指《莊子》,因莊子曾為漆園吏。
清廟:《詩經·周頌》篇名,此處代指典雅的古樂,喻經典傳承。
中郎:東漢蔡邕,官左中郎將,曾以家藏書籍數千卷贈予王粲(建安七子之一)。
此詩為作者贈予弟弟伯中之作。作者此前以《六經》《左傳》《莊子》等典籍相贈,弟弟作詩致謝,作者遂次韻回贈第二首,背景是兄弟間的學術交流,旨在鼓勵弟弟深究經典、傳承家學。
全詩以贈書為引,借歷史典故與經典意象,既肯定弟弟的向學之心,又寄望其成為通經博古之士,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學問傳承的重視與兄弟間的學術情誼,是一首兼具勸勉與溫情的酬贈之作。
萬石結叢林,縈回鳥道深。山高云漠漠,洞古綠陰陰。壁擁虬龍篆,崖懸鐘鼓音。不須愁日暮,勝景且追尋。
處處是歡心,時康歲已深。不同三尺劍,應似五弦琴。壽笑山猶盡,明嫌日有陰。何當憐一物,亦遣斷愁吟。
桃蘊蒸紅,杏開微白,仲春風物宜人。蓂疏九葉,隴右降天真。應瑞蔥蔥佳氣,寶猊炷、劫外濃薰。鳴金玉,瑯瑯聲里,高會洞中賓。良辰常勸勉,仙風道骨,早早離塵。悟人間虛幻,著莫因循。看取蟠桃結子,靈芝秀、不羨莊椿。常如此,洞天深處,獨步玩長春。
萬里一飛篷。吟老丹楓。潮生潮落海門東。三兩點鷗沙外月,閑意誰同。一色與天通。絕去塵紅。漁歌忽斷荻花風。煙水自流心不競,長笛霜空。
寒夜悄無聲,虛廊走風葉。忽忽疑有人,欲窺心轉怯。
英英禮文,既備而全。嚴嚴四郊,屹屹紫壇。百末旨酒,其敷若蘭。何以畀民,既壽而安。
環玉溪邊風日晴,千花萬花相間明。笑侍慈闈獻春酒,不知身在贛州城。
有歡非世同,有淚當自咽。我生眷師友,半世芳馨絕。菲菲九淵底,峨峨千仞雪。波流萬人海,吊影彌孤孑。繁冤枕遺書,魂夢向誰說。悱惻散原翁,湘累通一脈。夜過拾叢殘,同命在芳潔。歸眠月皎皎,窈窕哀輾側。孤奏起騷魂,使我寒灰熱。哀哉廿年事,龍戰水火烈。熙寧薦士初,程顥淚已滴。珍瘁帝何心,萬流雜喧吸。消息理則微,遂至三綱裂。聲放還復吞,憂端不可掇。
白頭母,結縭亦嘗作新婦。雞皮鮐背行龍鐘,數挽青裙不掩股。自從夫婿死軍中,夜夜西風吹獨樹。問之言是馀杭民,義兵當年起閭伍。生子誰如孫仲謀,憂國誰如祭征虜。白頭母,自傷還自語。情知有生不如無,人間何似黃泉路。記妾當年出嫁時,人言李下元無蹊。只今瓶沈寶釵折,縱守貞心何足埒。丑非鳩盤茶,妒悍裴談家。妍非張麗華,解唱《后庭花》。豈學乳媼嫁竇老,竟使世人呼阿奢。白頭終當死村塢,有足何曾入城府。近聞金雞夜半啼,天子肆赦平淮西。白頭母命在絲忽,得見太平無此骨。東家箜篌急于雨,西家銀箏移雁柱。請君彈作《白頭吟》,莫放哀聲入云去。
塵纓快濯四橋水,曳履卻上三高堂。欲按新圖買漁具,短蓑箬笠混行藏。
曙質絕埃氛,彤庭列禁軍。圣顏初對日,龍尾競緣云。佩響交成韻,簾陰暖帶紋。逍遙豈有事,于此詠南薰。
蹉跎十載。養就真無賴。事事不縈心,更絕盡、凡情世態。將迎冷淡,度日且閑閑,翻著襪,倒穿衣,一任人憎愛。鑄就三尺,龍泉快。氣焰徹天庭,又不見、全牛可解。踟躕四顧,不敢等閑看,隨身帶。密封緘,地久天長在。
吾人憂患生何樂,輸爾先參最上乘。墨跡尚憐留簿記,湖光無復照鬟鬙。曾慳設醴疏佳客,更少分金恤舊朋。何處秋墳容掛劍,天涯腸斷女延齡。
昔從故國瞻梅嶺,望杳天南欲斷腸。今日曲江試回首,只將梅嶺認家鄉。
高云作時霖,小雨成薄霿。變滅須臾期,杲杲同一夢。才老天心奇,文字極所縱。氣攝龍象瘖,大千震微諷。孤往若有見,偕來已失眾。飄風小噫欠,寧覺蚊蚋鬨。蕭寥楚山川,可嘆非時鳳。笑我滀涔蹄,短汲才一甕。煎愁自相濡,悠忽了賓送。多生何因緣,清凈每飯共。愿睹成寶坊,斷桷備斲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