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汴堤
楊花榆莢衛行人,十里遙堤一色春。
多為利名憐此景,未能憐得自由身。
楊花榆莢衛行人,十里遙堤一色春。
多為利名憐此景,未能憐得自由身。
楊花與榆莢像衛兵般護著行人,十里長堤一片春日的明麗。人們大多因追逐名利而愛這春景,卻未能珍惜自己自由的身心。
楊花:柳絮。
榆莢:榆樹的果實,形狀如錢,俗稱榆錢。
衛:護衛,此處指楊花榆莢紛飛,似在陪伴行人。
遙堤:漫長的堤壩,此處指汴河堤壩。
一色春:一片統一的春日景象。
利名:功名利祿。
憐:喜愛,珍惜。
自由身:不受世俗束縛的身心狀態。
汴堤指汴河(古運河)堤壩,為古代交通要道。詩人登堤見春日楊花榆莢紛飛、長堤春景明麗,觀察到行人多因名利奔波而忽略身邊美好,觸景生情創作此詩,暗含對世俗束縛的反思。具體創作時間或為春季,背景與詩人游歷或仕途行旅相關。
全詩以汴堤春景起興,由景及人,揭示世人追逐名利而忽視自我的普遍現象,語言平實卻內涵深刻,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于小景中見大思考,體現詩人對生活的敏銳觀察與哲理思考。
露珠濯濯曉光新,紅粉初施彩色勻。憔悴自憐非宋玉,東家何事亦窺臣。
筆端春草已如生,點綴蟲沙更未停。淺著鵝黃作蝴蝶,深將猩血染蜻蜓。
奮鵠有奇翰,古鐸無追響。游云跡易滅,鳴世情難想。昔吟瞻眺詠,今覿湖中賞。松門既岑峙,川水深以廣。昏旦候自變,伊人竟焉往。巖劓徒空嵌,堂基鞠為莽。扉徑不可識,悲愉異今曩。石壁屹寒岸,葛崖嘯魍魎。攬馭意巳極,登舟秪彌惘。抱茲久延佇,遵渚路回枉。
云起烏石峰,雨洗紫溪嶺。旅館入山深,愁人覺宵永。燈花剪復開,風竹亂不整。清晨度閩關,南斗落衣領。好寫度關詩,筆頭點石筍。
光武經營業未興,王郎兵革正憑陵。須知后漢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群峰沓嶂逐河生,馬首輕云到水明。西望昆源襟右入,天風吹出暮濤聲。
瑤島輕寒暮靄青,天風吹動鳳凰翎。珊瑚影里無塵跡,月色秋聲酒半醒。
黑發黃髯萬里歸,腰如開國待犀圍。樓前花似琴臺發,江上魚如丙穴肥。蠻井遠民茶稅急,槐陰燕席酒觥飛。名勛莫負傳家笏,六尺青云立繡衣。公子承恩日下歸,小山堂上錦香圍。百壺寫淥方論醉,五鼎熬肪不厭肥。聽瑟池魚沖浪出,寄書籠鶴傍云飛。茜袍色映輕裘好,為是夫人手制衣。
露下碧叢珠滴滴,月明素萼雪團團。不知晚節全清白,更向東籬仔細看。
好月江門客未眠,水風吹冷綠楊煙。望窮碧海三山路,興滿羅浮七洞天。勢利可能驅我輩,路人剛道是神仙。千峰不語留君醉,乞與人間作畫傳。
旬浹寒彌急,陽春暖尚微。西華愁葛帔,漁父點蓑衣。京洛殘堪望,龍山度正飛。麟經書大雪,此瑞古今稀。
六十年前五歲兒,夢魂歷歷萬艱危。數聲春雨微中酒,絕好梅花大欠詩。老病自應無世味,退脩焉用要人知。十兄弟行唯身在,未可全狂且半癡。回首同庚五歲孫,老夫老矣尚何言。一生酒債兼詩債,數畝花園半菜園。雨濘謂難來賀客,馬嘶誰忽顧閒門。倏無驟有真天相,徑為茅柴覆瓦樽。十年爭席聽漁樵,辦著心情耐寂寥。老覺歲華殊易邁,愁嫌日晷似難消。縱無詩句題桃板,也有春光到柳條。何限貴人近俱夭,鎮長窮健不逍遙。
畫戟雕戈映晚天,轅門盡日鼓喧闐。御前視草冰生硯,帳下題詩雪滿氈。樓堞平空開朔漠,關門斗絕鎖胡煙。六軍坐睹旄頭落,何待陰山羽檄傳。
朝濟越江帆,莫投冶城郭。寒日衣上殘,微霜草頭落。城南種柳春復春,幾度經過憶故人。故人得官未得意,青袍束帶聊裹身。蕭條客舍三衢里,一片柯山對烏幾。得錢便買浙江魚,渾家衣食公田米。忽聞君來喜不定,幾日狂歌候蘿徑。斗酒空馀別后期,扁舟祗是山陰興。如何歸騎太匆匆,冠蓋紛紛祖錢同。嗟予參差忽不見,悵望青天飛塞鴻。
嘗約花時尋洱海,共呼明月照清深。春風負我卅年約,不負春風兩地心。思同器業拋章句,曠望山河到夕陰。重巒圍得寒潭住,閉置詩人萬里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