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義吟
小人固無知,唯以利為視。
君子固不欺,見得還思義。
思義不顧死,見利或忘生。
二者之所起,平之與不平。
小人固無知,唯以利為視。
君子固不欺,見得還思義。
思義不顧死,見利或忘生。
二者之所起,平之與不平。
小人本來就沒有見識,只看重利益。君子本來就不會欺詐,見到可得的利益還會思考是否合乎道義。考慮道義時可以不顧生死,見到利益時有的人就會忘了生命。這兩種情況的產生,源于心態的平和與不平和。
固:本來。
以利為視:只看重利益。
不欺:不欺詐。
見得還思義:見到可得的利益要思考是否合乎道義。
平之與不平:指心態的平和與不平和。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可能是詩人基于對社會上不同人面對利益時的不同表現有感而發,通過對比君子和小人來宣揚重義輕利的價值觀。
這首詩主旨明確,通過對比小人與君子對待利益的態度,強調了義的重要性。其特點是語言質樸,道理深刻,在倡導正確價值觀方面有一定的意義。
官是蓬萊海上仙,此行聊復看桑田。
鯤移鵬徙秋帆健,潮闊天低曉日鮮。
平地誰言無崄岨,仁人何處不安全。
但將美酒盈船去,多作新詩異域傳。
青鳥已無白鳥來,
漢皇空筑集靈臺。
祗因王母曾臨處,
一樹山桃對客開。
候曉傳清蹕,
迎風引綵旒。
共瞻宮輅出,
遙想望陵愁。
弓劍隨云氣,
衣冠奉月游。
空馀駕龍處,
搖落鼎湖秋。
維揚太守何雄哉,朝天昨上黃金臺。
雞喈喈,魚鑰開。烏鵲飛,五馬來。
旦以驅,夕以馳,出宣上德思民疲。
上曰三輔汝治之,五谷再熟蠶八絲。
子弟衿佩談書詩,飾遣隨計刀布赍。
丁庸不取釜不肥,騎竹之童請還期。
九門煌煌日漸高,天官尚書奏爾勞。
有詔解賜秋水刀,襜帷敕去章賢豪。
幸哉淮海今樂土,維揚太守民父母。
何以壽之酒與脯,何以樂之歌且舞。
蜷蜷者旃,噦噦其鸞,躡驄父馬行翩翩。
中和樂職歌殿前,愿我圣主壽萬年。
簾風暗裊,檻雪新晴,小樓月又剛圓。有杜秋娘在,微酣候、催弄脆竹零弦。曲中驀聽羊車到,褰幃入、一座喧闐。驚疑甚、似曾相識,別來一十三年。
重新移燈添酒,算夜長難睡,且話從前。記得當初,揚州薄倖,有人同做樊川。玲瓏去后詩人老,湖湘客、飄泊誰憐。憑誰報、渡瀘諸葛,君家燕子依然。
銜哀送汝出江關,滿路悲風損別顏。
此日素車驅白馬,幾時黃絹勒青山。
夢回草色離腸斷,身著麻衣血淚斑。
憐我雙眸枯欲盡,不堪分手更潺湲。
叮嚀數語淚千行,此去關山路渺茫。
三伏炎蒸過劍浦,一江風雨度錢塘。
魂隨遠嶼孤鴻斷,目極遙天匹練長。
當念倚門雙白發,莫將行色滯他鄉。
要有堂堂冠劍叟,
蒼然十萬甲兵中。
太乙天皇謁紫清,
翠娥百萬擁云軿。
當時不合抬頭看,
忽見天丁叱火鈴。
帳下悲歌勢已孤,
美人忠憤慨捐軀。
山河莫道全歸漢,
墓草青青尚姓虞。
碧桃吐艷鶯初囀
丹桂含芳燕又歸
日往月來傳大道
花香鳥語泄真機
有時街上斷行人
猶見敲門訪子云
一種傷心向誰語
夜闌燈火只思君
漢威宣外域,
博望乘槎通。
進取堪模范,
誰人繼鑿空。
春至多新水,瀰漫四望同。卻疑霄漢里,還有泛槎翁。
萬疊峰巒秀,遙空散火云。興來聊極目,佇立向斜曛。
玉露生涼風,江空兔魄多。分明桂樹影,誰道是山河。
寒山高百尺,老樹傲風霜。更欲彈棋坐,秋聲九夏涼。
上水深虞費挽牽
順風似得江神憐
云山好處留不得
縱望令人空惘然
半江斜日送歸橈,
楚尾吳頭入望遙。
今夜鄉心愁絕處,
蘆花楓葉暮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