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州呈侍御穆老師二首
烏臺簪筆舊知名,行部新揚豸史旌。桂樹忽開秦尉郡,棠陰猶覆越王城。威棱象嶺千峰立,官比漓江萬派清。所幸蠻方無戰斗,何勞溪笛怨南征。
一夜扁舟溯郁潯,霜威寒色最蕭森。南中久識埋輪使,臺上空懷相馬心。縱有聲名慚劇孟,敢言經術比陳欽。含毫欲擬班生頌,共勒銅標作楚吟。
烏臺簪筆舊知名,行部新揚豸史旌。桂樹忽開秦尉郡,棠陰猶覆越王城。威棱象嶺千峰立,官比漓江萬派清。所幸蠻方無戰斗,何勞溪笛怨南征。
一夜扁舟溯郁潯,霜威寒色最蕭森。南中久識埋輪使,臺上空懷相馬心。縱有聲名慚劇孟,敢言經術比陳欽。含毫欲擬班生頌,共勒銅標作楚吟。
御史您手持簪筆早就聲名遠揚,巡視地方新揚起了執法的旗幟。桂樹在潯州這個昔日秦尉所管之郡忽然開放,甘棠的樹蔭還覆蓋著越王城。您的威嚴如象嶺的千座山峰挺立,為官如同漓江的萬條支流般清澈。所幸這南方蠻夷之地沒有戰事,何須讓溪笛吹奏哀怨的南征之曲。一夜之間我乘小船逆郁潯江而上,霜寒的景象十分蕭瑟陰森。南方人早就知曉您這位敢于彈劾權貴的御史,我空有伯樂相馬之心??v然我的聲名比不上劇孟,也不敢說自己的經術能和陳欽相比。我提筆想要寫下如班固那樣的頌文,和您一起在銅標上刻下這楚地之吟。
烏臺:指御史臺。簪筆:古代行禮時的冠飾,這里指御史的服飾。
行部:巡行所屬部域,考核政績。豸史:指御史,因御史所戴法冠稱獬豸冠。
秦尉郡:指潯州,秦代曾設郡。
棠陰:甘棠樹的樹蔭,比喻惠政。越王城:泛指南方舊有的城池。
象嶺:山名,在今廣東境內。
郁潯:指郁江和潯江。
埋輪使:指敢于彈劾權貴的御史。
劇孟:西漢著名游俠。
陳欽:西漢經學家。
班生頌:指班固所作的頌文。
銅標:古代出征南方勝利后所立的紀功銅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知是作者在潯州向侍御穆老師表達敬意之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南方地區沒有大的戰事。作者可能是出于對穆老師的敬仰,在其巡視潯州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侍御穆老師的威嚴、清正和惠政,同時表達了作者的自謙與追隨之意。其特點在于運用豐富的意象和典故,語言典雅對仗。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馀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游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其 一 英雄在何處?氣概屬山家。 蟻布出入陣,蜂排早晚衙; 野花團部伍,溪村擁旗牙。 抱膝長吟罷,天邊日又斜。
其 二 避世忘時勢,茅廬傍小溪。 灌畦晴抱甕,接樹濕封泥。 乳鹿依花臥,幽禽過竹啼。 新詩隨處得,不用別求題。
日者真奇中,春風畫鷁行。 東山須繼起,南浦獨傷情。 越岸江山麗,都門祖道榮。 里閭高臥際,趣詔逐追程。
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并州。簫鼓沸天,弓刀似水,連營十萬貔貅。金騎走長楸。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鉤。路入榆關,雁飛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風流。有儒將醉吟,才子狂游。松偃舊亭,城高故國,空馀舞榭歌樓。方面倚賢候。便恐為霖雨,歸去難留。好向西溪,恣攜弦管宴蘭舟。
木葉輕飛,乍雨歇亭皋,簾卷秋光。欄隈砌角,綻拒霜幾處,蓓深淺紅芳。應恨開時晚,伴翠菊、風前并香。曉來寒露,嫩臉低凝,似帶啼妝。 堪傷。記得佳人,當時怨別,盈腮淚粉行行。而今最苦,奈千里身心,兩處凄涼。感物成消黯,念舊歡、空勞寸腸。月斜殘漏,夢斷孤幃,一枕思量。
有誰念我、如今霜鬢,遠赴邊堠?!碓诒淘莆髋?,情隨隴水東流。
不是這,下輩無禮,都緣是我,自家遭逢。
嘗思鵬海隔飛翻,曾得天風送羽翰。 恩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欲移難。 經年空嘆音書絕,千里常思道義歡。 每向江陵訪遺治,邑人猶指縣題看。
怪夜來南極,祥光炯炯中天。恰先借新春,暫留殘臘,為慶稀年。弟兄垂垂白發,愿年年輝映棣樓前。尊酒光搖□旭,爐熏細裊輕煙。詩書一脈繼青氈。五世喜家傳。憶京□橫經,天臺振鐸,往事悠然?;仡^十年如夢,看園花灼灼幾春妍。爭似蒼蒼松柏,歲寒同保貞堅。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辟┐笈懺唬骸叭昙炔惶?,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天下奈何無可問,世皆如此有誰聽。 為儂指點春知處,惟有垂揚眼獨青。
在象數前鐘鼻眼,出囂塵外鑄形模。 傳香到手親曾見,全勝人看博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