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談九歸里行赴浙東時同客于湖四首 其三
總為饑驅我,頻年作客忙。
一身殊碌碌,兩鬢漸蒼蒼。
學業慚知己,交情重故鄉。
江流東逝水,別意興俱長。
總為饑驅我,頻年作客忙。
一身殊碌碌,兩鬢漸蒼蒼。
學業慚知己,交情重故鄉。
江流東逝水,別意興俱長。
總是因為饑餓驅使著我,多年來都在他鄉忙碌作客。孤身一人顯得十分忙碌,兩鬢漸漸變得花白。在學業上我愧對知己,對故鄉的情誼卻格外看重。江水向東流去,離別的愁緒和感慨都悠長無盡。
饑驅:為饑餓所驅使,指為生活所迫。
殊:很,非常。碌碌:忙碌的樣子。
蒼蒼:灰白色,形容頭發花白。
慚:慚愧。
詩人與談九一同客居在湖,如今談九要歸里前往浙東,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生活不如意,為生計奔波多年,在送別友人時,內心復雜情感交織。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之感和送別之情。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漂泊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百丈鰲山帶紫霞,修真幾度轉河車。拋書午倦惟看竹,操筆年來更夢花。司馬園開耆會勝,太丘門聚德星華。安車會見來天上,歡舞還應遍萬家。
斜日,斜日,門外馬蹄聲疾。林棲鳥盡飛還,霞彩紅銜遠山。山遠,山遠,莫怪行人歸晚。
一箭雙雕手,青衫已白頭。硯幾磨鐵盡,官止及瓜休。漏斷鄞江夢,風含曲水愁。鈞天記白玉,麈世冷西樓。
藉甚鳴場屋,居然好弟兄。桂林同擢秀,梓里頓增榮。泮水清規在,家山雅趣成。投簪方自適,何處掩佳城。仕宦吾鄉少,咸尊魯一儒。名雖登上第,身不到亨衢。耆舊今垂盡,游從孰與俱。百年如夢幻,回首但驚呼。
垂楊落日弄疏陰,滿地風塵戀國心。回首神州天咫尺,五云凝望隔青岑。
雜樹本唯金谷苑,諸花舊滿洛陽城。正是古來歌舞處,今日看時無地行。
花氣當簾未寂岑,客邊無夢夜沉沉。不須結實成涼藥,已解平生郁結心。
丹霞歸路未逢人,依舊頑牛昨日身。莫怪適來還適去,溪山無地任吾真。
隨人作計魚千里,知命無憂鳥一天。碧落云深堪避世,九華煙暖可忘年。平章萬有歸玄覽,收拾方心入大圓。上界真人自官府,不妨聊作橘中仙。
牛女盈盈河漢傍,清風肅肅吹羅裳。朱門達旦聽歌曲,莫遣濃陰蔽夜涼。
曾從講席抱琴彈,自縶南冠隔往還。見說近承安福檄,將乘風雪過常山。
每遇東南雁北歸,一展愁眉。總有漣漪起清微。若水,若水。
野云窺玉洞,曲水護桃溪。四百峰頭見,東風一杖藜。
黌館群游并俊華,書香半襲舊儒家。芝蘭尚友顏回室,葩萼爭雄宋玉衙。席上珍藏光發越,胸中道富樂肥嘉。白袍自破天荒后,秋鶚嘗飛嶺外涯。
千年光景東西漢,一把春風大小喬。坐嘯行吟芳草碧,杜鵑時節雨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