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郊祀齋居次陸廉伯太史韻
東風吹冷襲虛襟,蕓閣西頭接羽林。上界疏鐘清客夢,廣庭明月空齋心。回驚舊壁題名遍,轉覺微官閱歲深。此夕圜丘天尺五,擁衾時聽屬車音。
露下虛庭月滿襟,仰看殘雪罥疏林。久叨禁直隨班尾,共誓齋明協帝心。三宿夜分蓮漏永,一年春到竹宮深。題詩欲繼云間陸,蟬噪終慚海鶴音。
東風吹冷襲虛襟,蕓閣西頭接羽林。上界疏鐘清客夢,廣庭明月空齋心。回驚舊壁題名遍,轉覺微官閱歲深。此夕圜丘天尺五,擁衾時聽屬車音。
露下虛庭月滿襟,仰看殘雪罥疏林。久叨禁直隨班尾,共誓齋明協帝心。三宿夜分蓮漏永,一年春到竹宮深。題詩欲繼云間陸,蟬噪終慚海鶴音。
東風帶著寒意侵襲著我的衣襟,我在蕓閣西頭緊挨著羽林軍駐地。天上傳來稀疏的鐘聲驚醒了我的客夢,廣闊庭院里的明月讓我的齋心空明。回頭驚訝地看到舊墻壁上題滿了名字,轉而覺得自己這個小官經歷的歲月已深。今晚在圜丘離天很近,我擁著被子時時聽到隨從車駕的聲音。露水灑落在空曠的庭院,月光滿照著衣襟,抬頭看殘余的積雪掛在稀疏的樹林。長久以來我在宮廷當值跟隨著朝班末尾,大家共同發誓齋戒虔誠以合天帝心意。三夜到了半夜,蓮花漏計時顯得漫長,一年的春天已深入到竹宮。我想寫詩來接續云間陸廉伯的韻,可我的詩就像蟬噪,終究慚愧比不上海鶴的清鳴。
虛襟:敞開的衣襟,這里指內心。
蕓閣:藏書處。
羽林:皇帝的禁衛軍。
上界:天上。
圜丘:古代祭天的圓形高壇。
天尺五:形容離天很近,指離皇帝近。
屬車:皇帝的隨從車駕。
罥:掛。
禁直:在宮廷中值班。
齋明:齋戒虔誠。
蓮漏:古代計時器。
竹宮:用竹子建造的宮室,這里指祭祀場所。
云間陸:指陸廉伯。
“丙申”為干支紀年,推測此詩創作于某丙申年。郊祀是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的重大典禮。詩人在郊祀期間齋居,和陸廉伯太史的韻而作此詩。當時處于宮廷祭祀的莊重氛圍中,詩人可能有感于自身的經歷和職責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圍繞郊祀齋居展開,既描繪了祭祀時的環境和氛圍,又抒發了詩人個人的情感。其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特定場合的創作風貌。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妙義傳天臺,迷云凈如掃。 初終雖五時,修短自三草。 結隱非此峰,獲藏亦珍寶。 秋來月正圓,獨照松已老。
大聲扣洪鐘,萬里來彤庭。 鳥閑棲影重,星淡云氣清。 余音繞巖壑,林葉如回驚。 有客發深省,塵耳非謾傾。
峨峨烏目山,曾臨貴侯宅。 重房昔珠翠,峻宇煥金碧。 泉激晨霞明,松搖暮云白。 宜爾山中人,日輪自朝夕。
圓旨探雙林,卮言發南華。 萬里歸一空,誰云正非邪。 門影搖青松,曾回貴侯車。 猶遺數層塔,岌岌凌飛霞。
妙理悟三伊,巍巍抗奇節。 千尺巖下松,蕭然獨凌雪。 珠影雖青黃,月輸豈圓闕。 危石揚寒泉,至今伴清絕。
白龍門巍峰,長澗落千尺。 靈泉應奇蹤,高連暮云碧。 寒影凌蒼崖,清流動危石。 八月苗正枯,猶能變甘澤。
紫府制金鑰,銀漢夜乘槎。老仙暫駐幢節,來佐玉皇家。翠發朱顏好在,肘后有方醫國,寶鼎養丹砂。談笑功名了,身退飯胡麻。 游物外,聚紫腦,練青芽。星垣寓直有子,曾步八磚花。來歲稱觴壽宴,袞繡彩衣交映,重薦棗如瓜。俯首拾瑤草,長嘯臥煙霞。
紫蓋星臨北斗躔,金門客去幾千年。 蒙泉在味見福地,劫火離灰是洞天。 塵外仙家山上屋,日邊帆影海東船。 飄飄云氣蓬萊近,五彩飛鸞不用鞭。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關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 謾哀痛,無及矣。無情莫問江水。西風落日慘新亭,幾人墜淚。戰和何者是良籌,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藪澤里。豈無人、高臥閭里。試問安危誰寄。定相將、有詔催公起。須信前書言猶未。
重陽還近秋光好,銀屏翠箔涼透。鳳髓爐溫,魚軒瑞應,天與冰壺清透。多文在手。更賴玉腰肢,唾花衫袖。舊約梅仙,為來人世作珍偶。 虛堂簾半卷,化工何限意,妝點時晝。裛真香葵傾勸盞,都把芳心為壽。當歌對酒。愿綠發朱顏,鎮長依舊。寶箓名高,已書千歲久。
楚天春晚,盡替了,殘紅點成層碧。蝴蝶蜂兒嬌未足,舞破游絲千盡。一夜風高,滿天清露,冷浸瓊樓徹。遮鸞繞鳳,使君不是凡骨。 游蕩偶爾人間,鈴齋談笑,好作龔黃匹。火急功成天上去,卻問蓬萊消息。酒瀉鵝兒,十分金盞,染就眉間色。滿城爭看,一封鶚薦飛入。
色似蠟梅渾淺,香如檐_微清。更張綠幄蔽輕盈。巧著工夫斗釘。 露葉涓涓月曉,風英點點秋晴。江南江北可經行。夢到吳王香徑。
曉日簾櫳初破睡,寶鴨宿薰濃。笑指圖中鶴發翁。仙骨宛然同。 萬里郎官遙上壽,五馬茜衫紅。待插華貂酒滿鐘。仍是黑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