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元日 其一
夏正標吉朔,堯歷載初辰。
柏葉清樽舉,椒花綺頌陳。
年芳隨律盛,皇澤與時均。
共有華封意,升平億兆民。
夏正標吉朔,堯歷載初辰。
柏葉清樽舉,椒花綺頌陳。
年芳隨律盛,皇澤與時均。
共有華封意,升平億兆民。
夏歷標注著吉祥的初一,堯帝制定的歷法記載著一年初始。人們舉起盛著柏葉酒的酒杯,獻上如綺麗文章般的椒花頌詞。新年的美好隨著節氣興盛,皇帝的恩澤與時間一同均勻播撒。大家都懷著華封人的美好意愿,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夏正:夏歷正月。吉朔:吉祥的初一。
堯歷:傳說堯時所制的歷法,這里泛指歷法。初辰:一年的開始。
柏葉清樽舉:古時正月初一有飲柏葉酒的習俗。清樽,清酒。
椒花綺頌:晉劉臻妻陳氏曾在正月初一獻《椒花頌》,后以“椒花頌”指新年祝詞。綺頌,美妙的頌詞。
年芳:新年的美好景象。律:節氣。
皇澤:皇帝的恩澤。
華封意:《莊子·天地》載,堯游于華,華封人祝堯“壽、富、多男子”,后用“華封三?!北硎緦Φ弁醯拿篮米T浮?/p>
此詩為奉和皇帝所作的元日詩。元日即正月初一,是重要節日。在古代,新年時君臣之間常有唱和之作,以表達對新年的慶祝和對國家、百姓的美好祝愿。詩人應是在新年之際,應皇帝之命而作此詩,展現出當時宮廷中節日的喜慶氛圍和對太平盛世的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在新年時贊頌皇帝恩澤,祝愿天下太平。其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恰當,體現了應制詩的規范。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宮廷詩歌創作的一種風貌。
金縷曉風殘,素雪晴翻,為誰飛上玉雕闌?可惜章臺新雨后,踏入沙間。 沾惹忒無端,青鳥空銜,一春幽夢綠萍間。暗處銷魂羅袖薄,與淚輕彈。
碧水迢迢漾淺沙,幾叢修竹野人家。 最憐秋滿疏籬外,帶雨斜開扁豆花。
篆縷銷金鼎。醉沉沉、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無聊、殢酒厭厭病。云鬢亂,未忺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篆縷消金鼎,醉沉沉、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無聊、殢酒厭厭病。云鬢亂,未忺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白云封斷仙巖路,重重洞門深窈。翠竹籠煙,蒼崖濺瀑,古木陰森回抱。壇空不老。鎖一片莓苔、幾叢莎草。試把桃源,較量風景是誰好。 乘鸞人去已久,只今惟有,鶴飛猿嘯。樹擁香幢,泉敲玉佩,疑是群仙重到。塵氛可笑。久志慕丹臺,夢思蓬島。愿把英游,細參梨與棗。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 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老能勸學照馀生,似夜隨燈到處明。 往行前言如不見,暗中無燭若為行。
美酒濃馨客要沽,門深誰敢強提壺。 茍非賢主詢賢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三往何勞萬乘君,五來方見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輕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輕財重義見英奇,圣主賢臣是所依。 公瑾窘饑求子敬,一言才起數船歸。
秦法煩苛霸業隳,一夫攘臂萬夫隨。 王侯無種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
船驥由來是股肱,在虞虞滅在秦興。 裁量何異刀將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西子能令轉嫁吳,會稽知爾啄姑蘇。 跡高塵外功成處,一葉翩翩在五湖。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無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