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閣閒望 其九
演峰遙見客懷開,
天末舟從海上回。
三岸歡呼無別事,
一潭風雨劍歸來。
演峰遙見客懷開,
天末舟從海上回。
三岸歡呼無別事,
一潭風雨劍歸來。
遠遠望見演峰,我羈旅的愁懷豁然開朗,天邊的船只正從海上歸來。三岸的人們歡呼著,沒有別的事情,原來是一潭風雨中寶劍歸來了。
演峰:可能是當地一座山峰的名稱。
客懷:指客居他鄉的情懷。
天末:天邊。
三岸:詩中指延平閣附近的三個岸邊。
劍歸來:這里可能化用了豐城劍氣等與寶劍有關的典故,寓意著某種祥瑞或重要事物的回歸。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在延平閣閑望之時。延平閣或許是當地一處觀景勝地,詩人在此眺望遠方,看到船只歸來、人們歡呼等景象,結合當地可能流傳的寶劍傳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延平閣閑望時的所見所感,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文化典故相結合,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情和對生活的敏銳觀察。
柳動御溝清,威遲堤上行。
城隅日未過,山色雨初晴。
鶯避傳呼起,花臨府署明。
簿書盈幾案,要自有高情。
明麗碧天霞,豐茸紫綬花。
香聞荀令宅,艷入孝王家。
幾歲自榮樂,高情方嘆嗟。
有人移上苑,猶足占年華。
好雪動高情,心期在玉京。
人披鶴氅出,馬踏象筵行。
照耀樓臺變,淋漓松桂清。
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虛聲。
前陪看花處,鄰里近王昌。
今想臨戎地,旌旗出汶陽。
營飛柳絮雪,門耀戟枝霜。
東望清河水,心隨艑上郎。
洞戶夜簾卷,華堂秋簟清。
螢飛過池影,蛩思繞階聲。
老枕知將雨,高窗報欲明。
何人諳此景,遠問白先生。
金牛蜀路遠,玉樹帝城春。
榮耀生華館,逢迎欠主人。
簾前疑小雪,墻外麗行塵。
來去皆回首,情深是德鄰。
公來第四秋,樂國號無愁。
軍士游書肆,商人占酒樓。
熊羆交黑槊,賓客滿青油。
今日文章主,梁王不姓劉。
乍起衣猶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雞唱后園枝。
洛水碧云曉,吳宮黃葉時。
兩傳千里意,書劄不如詩。
朱門退公后,高興對花枝。
望闕無窮思,看書欲盡時。
含芳朝競發,凝艷晚相宜。
人意殷勤惜,狂風豈得知。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
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
影透衣香潤,光凝歌黛愁。
斜輝猶可玩,移宴上西樓。
蟬韻極清切,始聞何處悲。
人含不平意,景值欲秋時。
此歲方晼晚,誰家無別離。
君言催我老,已是去年詩。
軍城臨漢水,旌旆起春風。
遠思見江草,歸心看塞鴻。
野花沿古道,新葉映行宮。
惟有詩兼酒,朝朝兩不同。
把鏡朝猶在,添香夜不歸。
鴛鴦拂瓦去,鸚鵡透籠飛。
不逐張公子,即隨劉武威。
新知正相樂,從此脫青衣。
傲士更逢酒,樂天仍對花。
文章管星歷,情興占年華。
宦達翻思退,名高卻不夸。
惟存浩然氣,相共賞煙霞。
州遠雄無益,年高健亦衰。
興情逢酒在,筋力上樓知。
蟬噪芳意盡,雁來愁望時。
商山紫芝客,應不向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