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泉河夜步
月色明如許,幽尋性所耽。
花光浮夜氣,星影浸春潭。
古寺清鐘歇,長堤野徑諳。
攜筇吟未已,已過小橋南。
月色明如許,幽尋性所耽。
花光浮夜氣,星影浸春潭。
古寺清鐘歇,長堤野徑諳。
攜筇吟未已,已過小橋南。
月色如此明亮,我熱衷于在這夜色中探尋幽靜之美。花朵的光彩在夜氣中浮動,星星的影子倒映在春天的潭水里。古寺的清鐘聲已經停歇,我熟悉這長堤上的野徑。我拄著竹杖吟詩不止,不知不覺已走過了小橋的南邊。
明如許:如此明亮。
幽尋:探尋幽靜之處。
耽:沉溺,愛好。
浸:倒映。
諳:熟悉。
筇:竹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一個月色明亮的夜晚,漫步于萬泉河周邊。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去感受自然之美,在夜步中放松身心,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萬泉河夜晚的美景,突出了景色的清幽寧靜。其特點是寫景細膩,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敏銳感知。
破屋新彌補,茅茨三兩楹。風吹草樹綠,雨濕夢魂驚。負俗成蓬累,所期亦蔓生。土苴人世棄,風露正平明。
國老分茅社,祠官從使星。鶴書來澗谷,羽節動仙靈。寸草春逾碧,黃花晚獨馨。真人猶五采,歸受《蕊珠經》。草木南薰候,神仙上界官。平生修月斧,萬里御風翰。江雨鳴星劍,涼空憶露盤。白鷗秋水外,相與醉憑闌。
叔度醫家子,君平卜肆翁。蕭條昨日事,彷佛古人風。舊宅雨生菌,新阡寒轉蓬。存亡誰一問,嗟我亦窮空。
落日清江好放船,西風滿棹未須牽。鯨鯢已靜波澄海,鴻雁初來水接天。過眼風光如隔夢,近人風月也堪憐。歸來尚有黃花在,暫醉佳人錦瑟前。
怪石與古松,林立如甲士。銅鱗作而怒,鐵盾絢犀兕。不肯受秦封,鞭笞焉及此。往見梅將軍,功歸漢天子。至今往來人,向午如趨市。金梁待翡翠,明珠疑薏苡。亦有吳隱之,吟詩酌江水。
人生幾月明?難得最真情。寄意如明月,照君如意行。
自我來涇川,星歲已再周。托茲山水勝,謂可成遲留。奈何外物牽,撫事心悠悠。久知世道惡,奚事仍夷猶。璚林有奇鶴,未嘗識羅罦。翩然覓靈鳳,接翅昆侖丘。
九載名山五度過,山容靄靄勢峨峨。洞穿海外飛仙島,水接天中織女河。白鶴盤風秋氣近,紫簫吹月夜涼多。宦情也動幽棲念,可奈深恩未報何。
花信風嬌花事遲,梅花春半未盈枝。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影落清池搖水鏡,標凝殘雪瘦瓊姿。細看疑是羅浮夜,月淡參橫惱夢思。
棹郎大似半邊蠅,摘蕙為船折草撐。今夜不知何處泊,浪頭正與嶺頭平。
夕陽明孤帆,西風搖枯葦。江流隨人去,人獨不如水。
疏食以當肉,緩步以當車。茲言深服膺,既穩仍且腴。鄙哉彈鋏君,惓惓志魚輿。古人甚能言,適與吾心如。
風生濠上碧流湍,日照金雞五色翰。楓岸晴看霜錦爛,菊籬香挹露珠寒。附書每欲隨玄雁,綰誥何因識紫鸞。滄海東歸憐驥子,吳江應已過淮安。
塞北兵戈滿,竹西歌吹空。何堪故鄉夢,真在白頭中。
望斷傷春眼,湘簾懶上鉤。落花深院靜,鸚鵡對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