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風臺次韻三首
萬乘還家日,威生泗水前。楚聲聊復爾,漢業已茫然。宿雨苔花亂,斜陽樹影偏。一臺慚戲馬,相望亦千年。
渺渺荒臺上,蕭蕭白日前。籀文多剝矣,井汲尚泠然。故國誇形勝,新亭說地偏。向來懷古意,蹤跡又經年。
猛士歌難得,長思宇宙間?;戳鲬氤?,不道恨潺潺。擊筑悲游子,千秋憶沛間。后來鴻鵠調,同此淚潺潺。
萬乘還家日,威生泗水前。楚聲聊復爾,漢業已茫然。宿雨苔花亂,斜陽樹影偏。一臺慚戲馬,相望亦千年。
渺渺荒臺上,蕭蕭白日前。籀文多剝矣,井汲尚泠然。故國誇形勝,新亭說地偏。向來懷古意,蹤跡又經年。
猛士歌難得,長思宇宙間?;戳鲬氤?,不道恨潺潺。擊筑悲游子,千秋憶沛間。后來鴻鵠調,同此淚潺潺。
帝王回到家鄉時,威風顯現在泗水之前。唱著楚地的歌聲不過如此,漢朝的大業已模糊難辨。隔夜的雨讓苔花零亂,斜陽使樹影傾斜。這座歌風臺比不上戲馬臺,彼此相望也已過千年。在那渺渺的荒臺上,面對著蕭蕭的白日。碑上的籀文大多已剝落,井里的水依舊清涼。故鄉夸耀地勢優越,新亭說這里地處偏遠。往昔懷古的心意,追尋蹤跡又過了一年。像《大風歌》里渴求猛士那樣的心境難得,長久地在宇宙間思索。淮河似乎近在咫尺,卻不知它帶著恨意潺潺流淌。像高漸離擊筑為荊軻悲歌的游子令人悲嘆,千年都讓人憶起沛縣。后來的《鴻鵠歌》,同樣讓人淚落潺潺。
萬乘:指帝王,天子擁有萬輛兵車。
楚聲:楚地的歌聲,劉邦《大風歌》有楚地歌謠特色。
籀文:古代的一種字體,這里指碑上文字。
泠然:清涼的樣子。
形勝:地勢優越。
猛士歌:指劉邦的《大風歌》,其中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擊筑:戰國時高漸離為荊軻擊筑送行。
鴻鵠調:指劉邦的《鴻鵠歌》。
歌風臺是為紀念劉邦返鄉作《大風歌》而建。詩人來到歌風臺,看到古跡,聯想到劉邦建立漢朝等歷史事件,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個人心境,寫下此詩以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懷古,通過描繪歌風臺的荒涼之景,結合歷史典故,展現歷史興衰。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豐富,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文學表現力。
杮葉常書池水黑,策勛載在中山國。玄香異氣結樓臺,為愛鵝群書道德。
精舍初成近惠泉,幾回辰至起僧眠。新正屈指今三日,舊約驚心又一年。慈母板輿應偶爾,佳賓草飯乃居然。憑君莫問山中事,萬里青云彩鹢前。
胭脂邊女艷,雨雪地爐紅。小隊銀箏合,深情玉盞通。歌長愁落月,發白愧驚鴻。明日城西獵,還將舞袖同。
詞。日月經行雨露之。朝晞發,芳草正萋萋。
老去懶耕田,秋來愿有年。每從橋下卜,頻解杖頭錢。南地三冬雪,西疇萬井煙。農談昨如此,曾否不虛傳。
人生衣食爾,所適飽與溫。逮其得志間,歸心負初言。少壯慕富貴,老大憂子孫。此心本無累,利欲令智昏。嗟我復何為,未能返丘園。物外恐難必,開圖對一尊。
竹破須還竹補,人衰須假鉛全。思量只是眼睛前。自是時人不見。日月相交離坎,龍蛇產在先天。長生妙藥在家園。一餉工夫便現。
能得幾回春,匆匆滯此身。一江書易寄,連月性難馴。買藥獨行市,敲門暫訪人。幾時束書卷,來伴釣魚綸。
平生適興多閒話,付與時人作浪猜。一酌曹溪知水味,白云無意若為來。
百花春放菊秋榮,霜里鮮鮮照眼明。歲晚不妨開自好,何須三嗅泣繁英。
漠漠籠疏樹,微茫澹夕曛。因風時斷續,將雨乍氤氳。幽壑連山氣,寒塘漾水紋。陽臺何處所,飛去雜巫云。
燈花作意照歸人,短棹扁舟寂寞濱。帝力如春蘇萬物,遙知太一不威神。云窗月檻仰乘輿,俯看香車出繡襦。九陌人人歌帝力,不須微服過康衢。鸞駕翩翩馭晚風,積蘇宮闕夜濛濛。明朝遣覓鐵如意,應在涼州酒肆中。我欲安心未有方,至人遺跡已茫茫。自非窣堵波中老,誰直先生一瓣香。我觀世界只兒嬉,一戲相從更莫辭。綺語未忘馀習在,明朝與和紫姑詩。
小隱居城市,悠然寄一丘。青山同入定,黃葉自悲秋。湖影搖晴榻,鐘聲度暝樓。丹砂何日就,期爾在玄洲。
幻身何處現,此地借清涼。大夢成蕉鹿,千秋閱海桑。碑猶貞觀列,河已拔提荒。欲問迷津者,何如選佛場。息心驅害馬,失路有亡羊。達者應齊契,寧論滯異方。
桐花吹雨惜殘春,滿地江湖見隱淪。短笠輕舟終遠去,白云春草喚愁新。畫牛事已知弘景,學稼心常憶子真。山月一樽談未了,夜深猶照病閑人。